感性的逻辑

文/古 泉渊

看了一个老旧的视频:易中天开讲被学生质疑。青年学生认为易中天刷存在感,其在快退休的年龄上了电视讲起不是本专业的历史,把业变成了余,把余变成了业,并认为这是一种不务正业。再由此引出问题,大师也缺存在感吗?

易中天(年轻人,让我给你上一课!)回答道:第一,当年上百家讲坛时没有耽误一节课,同样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第二,易老师看到学生的逻辑没问题,但是逻辑起点错了,即从认定“刷存在感”开始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第三,对概念的了解不足,何为“不务正业”,谁规定一定要做本专业的事。通过以上反问和推敲瓦解学生的质疑。


发问的学生是要去美国读博士的人,为何还会存在这样的思维呢?即便是高学历的人,也不一定能看清楚问题所在,因为他们被情感的逻辑蒙蔽了。他们从主观上认定一个事物的本质(印象),再进行逻辑推理,发起质疑,一步步推向结论,找到各类的证据和例子证明,自然,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结论。

其一,在进行逻辑推理时,应当清空感情上的预先判断,防止本末倒置、因果错乱。比如视频中的学生,认定易老师是刷存在感,那么,在他的推理过程中,便会找到符合“刷存在感”的理由和例子,忽略了其他的本应考究的事情,不去判断是否确实存在“刷存在感”。为什么会忽略呢?因为他认定预设的结论是正确的,不免会神毫无知觉地过滤掉其他合理的推断,陷入自身思考的泥潭中。

这样的感情逻辑在生活中太常见了。比如许多的热点时事很多人喜欢追,在事情的真相出来之前,大多数人是基于先定印象,大发评论,做出深度的逻辑推理,早早得出结论,获得热捧。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我们越发失去逻辑的真实性,本应通过逻辑去探索结论,却变成了锁定结论去找条件支持。

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这导致我们在一些新闻的评论上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以推断有罪的前提进行着所谓的批判;而在工作中人们一旦不深入思考,单纯地为目的和结论拼凑起所需的碎片,不免越做越错却茫然不知,因为他们的眼中只有自身所认为的“正确”,从而导致逻辑起点存在偏差。

其二,概念模糊源于日常的不求甚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太在意自己言谈中的语词的真实含义和合理性。易老师的反驳是强有力的,你在说别人“不务正业”的时候,是否能解释不务正业的含义,再谈论不务正业的理由。学生对不务正业的理解是易老师上百家讲坛,不去做好老师的本分,显然是一个简单的、不加思考的理解。

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年“哇塞”开始流行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喜欢跟着说。作为一个好奇的人,我百度了这个词的原意,是闽南语中“我操”的意思,由于我知道了它的概念,知道这是一个很低俗的词语便再也没说过了。很可惜的是,一个流行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大家都会觉得好玩,不求甚解,以至于在很多公众场合,仍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哇塞”,我不禁想起自己的无知。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各种各样的网络词汇涌现,在病毒式扩散后人们渐渐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其本意又有多少人了解呢?有人多少人会探究一番呢?并且,显得我们越发浮躁的事实上,我们往往对一件事物不甚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即可。看似一种提高效率的处理方式,但是其危害同样值得警惕——我们在模糊的概念中游走,觉得什么都不需要深究,需要用的时候百度一下就好了,那么,我们将会变得越来越无知。而且,我们习惯于碎片式阅读,难以形成清晰的概念,难以形成体系化的知识架构。

其三,印象往往会随时间根深蒂固,使人固执。人在年轻的时候所学习的知识、所接触到的人和事、所得到的经验和经历,使得人对世界形成一个固定的看法。因而,人们根据他们经验勾画出对一件事物的印象,固执地去找到理由来支撑他们形成的印象。这是人最难改变的地方,思维方向的不同,导致人与人的差异。

视频中的学生大概是一帆风顺的孩子,没有遇过太多的挫折,因而他经验和经历不断验证了他的看法——他是正确的,这么想是正确的,大家都要按照这个想法来做,不免将自己的信条奉为真理,在无意中强加在他人身上。在被狠狠地打了一次脸后,才意识到世界上的看法和见解还有如此之多,至于如何看待,则是他自己的选择了。

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则有更复杂的情况,基于立场和利益的不同,也因人的认知差异,人们的印象往往不尽相同,导致逻辑方向的差异,却又固守己见,互相争吵。于是,人们多困在自己的感性逻辑中。

每日一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性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