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莱辛:以悲悯姿态,走进众生现场

多丽丝·莱辛对多数国内读者来说,是陌生的。

书评|莱辛:以悲悯姿态,走进众生现场_第1张图片

或许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加冕”,2007年以后的中国读者,还不会认识这位高龄且多产而又多元的作家。

在拿到《对杰克·奥克尼的考验》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前,我对她的认识也是陌生的。为了打破这样的陌生,我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去找了相关的研究资料来读,关于莱辛的。当然也都很新,大多数资料都是2010年以后的书评、论文和专著。

一个作家生活的环境,就是她文学的根,而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就是她文学的魂,如果不能够搞清楚这些,读她任何一篇文章,就容易坠入云雾之中。

这也是大多数读者反映读一些国外作家的作品,容易只看得懂文字,而看不懂其到底在说什么的原因。而我对莱辛的文字,也差点落入这样的窠臼。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独立的19个散篇(短篇),没有交代写作背景、没有标注写作时间,仅有的一点,是1994年莱辛的一篇简短的前言,更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婴孩一般,想要抓住浮在眼前的云,却伸手抓住了虚无,这样的虚无,带给内心的不安感,只能通过一篇篇的慢慢通读,才能填充起来,才能把文字的脉络厘清,让整个阅读的过程变得明朗起来。

1994年的莱辛,已经是一位75岁的老人,不知道为什么,在计算出这样的一个年龄之后,《红楼梦》中贾母的形象映现在我的脑海中。或许她们的共同点就在于,经历了人世间的大江大河百川东到海之后的宁静,便是对人类世界的一种悲悯姿态,她会用一种“慈爱”“怜惜”的视角去看到所遇见的人和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关怀她所看到的众生。

书评|莱辛:以悲悯姿态,走进众生现场_第2张图片

在这部小说散文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社会中的众生相。

有《我们的朋友朱迪思》里的大龄文艺女青年朱迪思的生活日常;有《相互之间》中保持多年不伦关系的兄妹;有《向伊萨克·巴别尔致敬》里的年轻姑娘的天真烂漫和浅度的思考;有《部办公大楼外面》紧张而有现实的政治场景叙述;有《对话》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正常人之间的看似正常却会给人内心带来些许颗粒磨砂般不舒服的感受…

这些故事,有的思考人性,有的思考制度,有的呈现老人的生活,有的呈现临终关怀和一个人站在死亡的边缘时,所进行的看似无厘头却痛彻的醒悟,还有对自然万物如雪人存在的思考,和对人类最无情的批判。或许我们读莱辛的文字,会让人的内心生发出距离感,因为有的文字,着实是需要阅历才能对其有更深的理解,或许对其早年的文字评论,有人会说她的文字充满了平权主义,充满了对女性的关爱,充满了对英国在非洲殖民主义的批判,甚至具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的批判,但无论是哪一种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人性的光辉,对人最本真的关怀。

所以当我们读着莱辛的文字,读的云里雾里,仿佛不知所云的时候,却总会有小小的细节打动你。就好像看过了人生最美的风景之后,内心更多的是对名利的轻视和对待万事万物内心所存在的虚无感,这种虚无感,把地位、金钱、阶级、身份模糊掉,绕过这些外在的表现,直接触及到人性最深的柔软。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莱辛:以悲悯姿态,走进众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