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回头再看,1993对我来说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是我突然之间意识到的。

郑智化以一首《水手》开始在中国大陆风靡一时,短暂的辉煌之后他归于寂静,网上也很少能找的到他当年的歌了,但我至今仍喜欢他的歌词,让我想起罗大佑的风格,他对于现实社会有着特别的冷静清醒、犀利痛楚、入骨三分,引人深思和反省,麻花辫的怅惘、堕落天使的蛊惑和迷离、淡水河边的璀璨烟火、大国民和皇后大道东的异曲同工,每一首歌是一首诗一种风格。而大国民又是多么贴合现在的祖国。

1993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93年,他的补习街伴随着我的高中时代结束。

那年,在写了最后一篇题为《补习街》的作文被同学评价太悲观颓废之后,我逃离了补习街,稀里糊涂选了一个酒店管理的专业,懵懵懂懂的离开家门。

在送给同学临别纪念的照片背面,我写下了改动后的郑智化的歌词:

深度的近视,凝视模糊的未来

强作的笑颜,打发无聊的现在

我在别人的眼里,不被允许的样子

仿佛毫不在意用自己的方式固执的存在

1993年,我因为一首偏偏喜欢你而痴迷的喜欢上陈百强,不久,他去世了,终年35岁。他的紫色的忧郁的音律,他象阳光一样温暖的笑容、从此不能在记忆中抹去,那样一段花底愁看残红乱舞的季节 。不论何时听到他的歌,我依旧会停止一切的思维,沉浸到他的歌声里。

1993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样是1993年,顾城在新西兰据说是以斧头杀妻后自杀,终年37岁。诗人的感情世界总是复杂而矛盾的,他们经常选择死亡来逃避,那一刻柔弱的诗人面对生命是多么的残忍。我现在再也没有耐心去读诗,但1993年之前,我喜欢席幕蓉、北岛、顾城、泰戈尔以及很多不知名的诗人的作品,从各类杂志报纸看到后,认认真真的抄写在笔记本上,还配上插图,也非常稚嫩的悄悄自己写现在看来让我惭愧的诗句。

1993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93年,我对诗的喜爱和顾城一起埋葬了。

这种死亡没有什么原因,无非是寿终正寝而已,喜欢诗原本应该是年少无知、内心纯静时的事儿。

1993年,黄家驹意外身亡,终年31岁,因为大量的评论和追思,我开始喜欢他的歌。他的声音和他的形象,始终难以联系起来,声音苍老而沧桑,可是光辉岁月现场的画面里,他清秀的象个女孩子,那个声音完全不像是他的。

尤其在到广东之后,因为粤语的原因,Beyond相比在内地更被人熟悉和热爱。曾经随身带着他的磁带要求开车的司机放给我一路听、曾经听着海阔天空看着李丽珊奥运夺冠的镜头在人群中泪流满面。

1993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黄家驹的歌词里,我发现他特别的喜欢“唏嘘”“自由”和“理想”,反复的在用。

最终,向往自由追寻理想的他的死是多么的令人唏嘘。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一年是一个数字,刻在生命里被岁月的风尘掩盖而模糊。

1993,在20年后的今天,这一刻容我来祭奠你、祭奠你们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