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我读《朝花夕拾》(7)

文/茹伊

昨天的那一章节,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提到了一个邻居——衍太太。衍太太在作者父亲病危之时,鼓动年幼的作者,不断地高喊父亲,导致父亲在最后的时刻,都没能体会到片刻安宁。这一事件过后,衍太太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有些不好了。

《朝花夕拾》的第八篇——《琐记》,开篇第一段就有一句: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看完我就迷茫了,前一篇感觉这人挺坏的,这一篇作者对她似乎挺认可的啊!

后面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孩子们吃冰,被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喊大叫地作者的母亲也知道了,结果孩子们都挨了骂。而衍太太却会怂恿他们比赛,看谁吃的最多。

欲抑先扬法啊!

她还鼓励孩子们比赛“打旋子”,“打旋子”这个词我以前没听说过,从字面上来分析应该就是原地转圈吧,为了准确理解,我查了百度,我的理解是对的,的确是转圈,但没有提是不是地方方言。衍太太看着孩子们“打旋子”,她在旁边帮忙计数给孩子们助威,当她看到孩子的父母出来时,马上就会变换口吻说道,“你看,不是跌倒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们不要旋,不要旋……。”

除此之外,衍太太还怂恿作者去偷母亲的首饰,甚至给作者——一个小孩子看不堪入目的画。

作者并没有直接评价衍太太这个人,但读者在心中已经实实地给她画了一个大叉,真的恨不得把她关进监牢,永不释放!

我在作文课上也让孩子们练习过这方面的间接表达,我跟孩子们说,读者都是聪明人,他们喜欢思考,所以我们不必直接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直接看到了答案,而不用思考,那他们就会觉得没了乐趣。

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社会的禁锢,离家去外地求学后又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中写道,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成了“众矢之的”,就因为这所学堂除了教汉文还教“洋文”和“算学”,那些“熟读圣贤书”的秀才们还编了八股嘲笑,这正说明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的思想难以转变,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革,而总是有人难于接受新事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场战斗,或许硝烟弥漫,或许悄无声息。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应该感谢在每次改革创新中,一直坚持着的人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我读《朝花夕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