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

读这套书的人都会有两个感慨。一是可惜第四卷资料毁于火灾,无缘拜读伊利亚德对中世纪中国、日本及非洲等地区宗教的论述。二是感叹作者的博学强识,能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把世界主要神话与宗教思想做系统比较、解释的,伊利亚德外似无几人。

先聊聊第一卷。早期各地区神话中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头骨崇拜、巨石崇拜、前期的天空父神崇拜和后期的大地母神崇拜、司掌雷电的神明杀死恶龙或巨人、神明的周期性死亡与重生、作为祭祀仪式的人牲等。第一卷的一大主旨就是认为这些不约而同的特征都与神话发源地当时的生产水平及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水平有关。

以巨石崇拜为例,可能反应了早期人类对石头物理性质稳定的认知。早期人类认为石头恒久不变,象征着永生,所以各地都有人用巨石建造坟墓、祭奠先人。书中举了一些神话为证,其中有则印尼神话讲到:创世时有一对夫妻,因为当时天地离得很近,神就经常用一根绳子吊着礼物送给这对夫妻。有一天神吊下来一颗石头,夫妻俩觉得石头没用就请神收回去。接着神又吊下来一根香蕉,夫妻俩就接受了,结果神对他们说如果当初接受了石头他们便能如石头般获得永恒的生命,现在只能像香蕉一样会慢慢腐烂死去。

另外一些特征则与农耕文明的出现紧密相关。大地母神崇拜的出现应该是将大地孕育农作物与女性孕育婴儿现象间的联系解读。其实这一崇拜在狩猎文明时期也存在,但真正兴盛则是在农耕文明出现,人类的生活与作物的联系越发紧密之后。

神明的周期性死亡与重生现象(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女神伊师塔自地府重生、古埃及的欧西里斯被赛特杀害后重生等)很可能象征了谷物周期性的播种与收获,这点在迦南神话中尤其明显:死神莫特吞吃兄弟巴力后,他们的妹妹兼巴力的爱人女神阿娜特将其报复杀死,还把尸体磨成了粉喂鸟(磨谷子喂鸡?),后来莫特与巴力相继复活,两人从此就重复着厮杀与复活的循环。

祭祀仪式中的人牲可能也是对这一周期性的模拟,最有名的例子来自弗雷泽的《金枝》:古罗马时内米湖附近一座神庙的祭祀历来由逃跑的奴隶担任,只要有奴隶能折下神树上的“金枝”就能与现任祭祀决斗,将其杀死后就能继任祭祀一职。“金枝”仪式中还有很多细节引申出了更丰富的含义(如奴隶身份、折“金枝”等),这里只提这种杀死衰弱的祭祀由强壮者代替的仪式象征了更新,是对神明死亡——复活周期模式的模仿。

至于雷神击杀恶龙或巨人(如宙斯杀巨人提丰、马杜克杀恶神提亚马特、因陀罗杀恶龙弗利多等)的传说,其中的解释就比较丰富了。可以认为体现了征服者民族对原住民的征服过程,如信奉马杜克为主神的古巴比伦就是由闪族的一支阿摩利人征服原住民后建立的。也可以认为是对神周期性死亡重生模式的反应,即强神杀死弱神取而代之。甚至有说是反应了铁匠、巫师等初步掌握自然规律的成员在人类早期社会崇高地位的,因为雷神们挑战恶龙与巨人时都曾一度恐惧或是被击败过,但又通过其他神明的帮助获得了勇气与新的武器,然后重新挑战并杀死对手。

伊利亚德在第一卷中的卓见远不止此,但我个人认为其对早期神话共性特征的解释无疑是书中最大的珠玉,当然其中肯定也还有值得推敲的地方。这里想提一下写出《地球编年史》系列的撒加利尔·西琴,这位大佬认为上古诸神都是来自一个叫尼比鲁的外星种族,以资源采集为目的来到地球并教化了人类。他列举了很多自己研究古文明后发现的证据,如“神”一词在楔形文字中酷似喷火的火箭或是人造卫星,金字塔的角度可以成为通向美索不达米亚某座神山的道标等。以此解释古代诸神的大能,并认为上古各地的神话其实都是在转述这些大神的事迹,也由此解释了各地神话中有相似之处的原因。虽然国外主流科学界把西琴视作民科(也有人当科幻小说看),但西琴也不乏拥护者。或许只有等时光机发明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去验证他与伊利亚德及其他神话学说的真伪吧。


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_第1张图片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的提亚马特
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_第2张图片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的提亚马特


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_第3张图片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的提亚马特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的伊师塔
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_第4张图片
手游Fate/Grand Order中的伊师塔

你可能感兴趣的:(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第一卷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