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做过一个“游戏”。
即使在那个还不懂得什么叫做矫情的年纪,这个“游戏”也让全班的人都泪流满面,连平时嘻嘻哈哈的男孩子们也都哭到不能自持。
老师叫我们拿出一张白纸,写下自己人生中最爱我们的5个人。记得很清楚,我当时写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哥哥。即使现在要我写,我也会写这5个人。
我们都不知道老师用意何在,班上几个调皮的男生还在一如既往地小打小闹,时不时发出嬉笑声。
随后,老师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现在,你们仔细回想一下和这5个最爱你们的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想好以后,”老师环顾了一下四周的同学,接着说:“请你们在这5个人中,把其中一个人划去,被你划去的人,就意味着将永远离开你。”
教室里想起了一片“啊?”的声音,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犹豫不决。谁愿意让最爱自己的人永远离开呢?
只是,在老师的严肃要求下,我们也不得不做出选择。划掉每一个人,老师都会请人起来回答“首先,你为什么觉得他是最爱你的人?现在,你为什么要划掉他?”。
心里再多的不情愿,也换不来一次逃避选择的机会,有些现实必须得面对。
随着名单上的人越来越少,代表着这些最爱我们的人一个个离开,教室里开始隐约听到啜泣的声音。一个女生起来回答为什么要划掉自己的妈妈时,她没忍住大哭了起来,一直说不出话。这一哭,彻底引爆了全班的泪点。
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理由来回答“你为什么觉得他是最爱你的人”。可是当被问到“你为什么要划掉他?”,我们都像那个女孩一样,找不到让这些亲人离开的理由。
可是,没有人会陪你走完一生。爱我们的人,终究是会离开的。这个道理,我们都知道,但很少意识到。
2.
每次打电话回家,都会问问家里人“身体好不好?”。
好多年来,他们的回答一直没变过:“身体好得很,你别操心。”好像时间真的没拿他们怎么样。
听到这句话,我们真的就会放下心了,“我爸爸妈妈还算年轻,爷爷奶奶身体也还硬朗。”抱着这样的心态,我们一出远门,就离家很多年;一回到家,刷手机的时间,可能比陪他们说话的时间要多得多,心里盘算着“反正陪伴的时间还有很多”。
直到,奶奶突发脑淤血的那天,我才开始意识到,时间对每个人都不会温柔以待,我们所拥有的爱,随时都可能被夺走。
小时候,家里人基本都出门在外,从小我就和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即使已经70多岁,她一直闲不下来,家里的几块田地都被她种满了农作物。插秧、挑水、割稻谷,年轻人能做的农活,她基本都能做。村里组织老人家去体检,竟然只有她一个人没有高血压、关节炎这些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农村的老人身体硬朗倒也常见,而我奶奶更是常被村人夸奖说 “狠”得很,意思是年老了身体好,还非常能干。
我一直很庆幸,在即将面临高考的时候,因为老人家身体好,所以我一直没有牵挂太多。但是谁也预料不到,她会突然昏倒,查出脑淤血。
大病一场后,奶奶背也驼了,说话说不清楚,常常记不住事情。一夜之间,奶奶的精神状态完全变了一个人,真的变老了。
从那以后,我都会尽量多打电话回家。因为奶奶不懂怎么挂电话,都是要我按下挂断按钮,通话才会结束。所以每次我说挂电话的时候,其实都会悄悄再拿着手机,多听听家里的声音。
回家的时候,也要花时间陪她看看自己在学校从来不会看的抗战剧、神话剧,给她讲解剧情。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悄悄给她拍视频,因为她看到镜头会很不自在。拍她说话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散步的时候,想抓紧记录下她还在的时光。有时候我会很感谢这些高科技的存在,让人可以把回忆储藏起来,有一种可以凝固时间的错觉。
实在害怕,下次意外一来,她就真的不在了。
3.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要在外求学,要去大城市奋斗,要去追求诗和远方,所以离开家往往是迫不得已的。
我们无法参与父母的上半生,其实父母的下半生,也因为我们离家远行而参与得越来越少。
在和我们分别的年岁里,爸爸的腰渐渐直不起来了,甚至连走路也要靠拐杖了。以前那个强壮得可以撑起一家人的背影,渐渐佝偻了。
以前妈妈染发,是因为爱美;现在妈妈染发,是因为白头发越来越多。看到她倔强地和年龄抗争着,心里总是说不出的心疼。
以前总是好烦爸妈会给我发一些如何养生的中老年必看微信链接。慢慢才知道,他们真的已经到了要靠养生来缓解衰老的年纪了。
岁月无情,我们无力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多一点陪伴,让自己少一点遗憾。幸福不只是衣锦还乡,而是衣锦还乡之时,重要的人还能够和你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爱情会被距离打败,友情也会被时间冲淡。只有对亲情的牵挂,可以一直悬在心头、藏在心间。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走了多久,始终是要回家吃饭的。那些一直在桌边翘首以盼等待我们的人,终究会慢慢变老,甚至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
就永远挥手离别。
爱我们的人,终究是会离开的。我们无法决定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我们,但他们离开前我们能够给予多少陪伴,
取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