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能力的抽象与具象(上)

产品能力的抽象与具象(上)_第1张图片
image from wolfgang tillmans


<抽象篇>

PM在互联网团队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这与我们的工种能力太普通,太容易被比较有关系。

产品人自己的能力水平,决定其在团队中的地位,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嘛。而如何判断一个PM的水平高低,其实很难。看起来人人都能做产品经理,但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凤毛麟角,很多团队招PM,如果是非产品背景的人作为面试官,除了看履历这些表面的东西,这个人是否厉害,厉害在哪儿,其实是拿不准的。

PM的很多能力是高度抽象化的基础通用能力,基础能力则表示大家都有,你会沟通表达,我也会。它不像编程能力,工程师会,运营、产品人不具备这个能力,泾渭分明。设计师会出作品,漂亮好看,其他人会评价但是你做不出来,于是设计能力也很清晰。

看出来了吧,基础通用能力人皆有之,只是高低之别,容易被人比较。专业垂直能力,有与没有,非常直观,而比较也能发生在同类之间,你不会拿工程师的代码能力与设计师的美术能力比较。

这个岗位的能力要求特性,天生使得PM要面对更多的比较与挑战。你的沟通表达能力,会与合作的各方产生碰撞,如果表述能力不行,对方无法理解你的需求,那用户需求最终在产品中的有效展现难以得到保证。

作为用户与产品的连接人,PM第一步要求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那前提就得理解用户,理解能力是关键。然后把你对用户的理解,转化成有逻辑的「需求」,这是提炼与组织,需要系统化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把需求科学完整的传递给团队其他人,这需要表达阐述能力。

理解、逻辑、阐述,这些都是人的基础能力,在任何一个行业工作,要想做好,都需要这些,所谓通用的能力。

越基础的能力,反而越抽象。有的人能看懂梵高,不一定能看懂(欣赏)蒙德里安。

不是把话一字一句说出来,别人能听清楚就叫表达顺畅。沟通的目的是传递信息,双方理解一致、校验无误才叫传递成功。比如PM的沟通能力,乍看根本算不上技能,谁都有,那何须单独一个人来提供、但是把一个需求在项目进程中完整传递所需的沟通能力,其要求是大大高于单独两个人面对面,只把话说一遍给你听这样的过程。

抽象化的能力,培养成本都挺高。

比如前面说到的,PM立身之本的理解能力。人的大脑里有许多认知模型,我们会运用比较、归类、标记等等方法,把我们见到的事物分门别类的存放在脑子里,某一类相似的东西会形成一种认知模型,比如在外面见到UFO,我们会拿来跟鸟类对比,分析它哪些特性跟鸟类似,然后赋予它我们已经从鸟身上获得的经验。

那这个世界如此复杂,没有一种认知模型是通走天下的,需要我们掌握非常多的认知资料。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怎么去分析挖掘用户需求,依赖于我们怎么去理解这里面的关系。

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浅显,好人就是不会做坏事的人,坏人就是不会做好事的人,那我们设计的很多东西,根本没法在这个社会上运转。

可以想想,一个团队之所以要设立这么一个专门岗位,是团队资源中需要这样一种理解能力,以助于我们更懂得用户所需,打造满足其诉求的产品。

理解能力是说有就有,上过C语言课一样就能掌握的吗,显然不是。

培养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涉及到这个人的知识储备、共情、变化适应等等更抽象的东西,这些可能不是舍得花多少钱或时间就一定能提高的。当然经过科学的训练,这些能提升,但坑定不是在公司里获得这些能力培训,那是学校阶段应该让学生具备的。

还在读书的同学,想知道哪些学习对自己以后工作有用,可以从目标岗位出发,像这样反过来推导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能力的抽象与具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