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

「听说」

设计师、建筑师、美食家、作家等

听他们说的,奇闻共欣赏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1张图片

鼓浪屿小姐姐

也叫漓笙,鼓浪屿片区专职吃货

少女心不定期爆发的二点五次元


7月的鼓浪屿申遗成功成了旅行圈儿一件小高潮的事儿。除了一群兀自兴高采烈收拾行囊准备畅游鼓浪屿的雏儿,更多去过鼓浪屿的老司机们的第一反应却是,凭什么?

而当这块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斩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芳心的时候,有个厦门的小姐姐却说,她只想要回十年前的鼓浪屿。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2张图片

十年前的鼓浪屿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听厦门本地的小姐姐一一道来:

其实说起来,也没什么的特别的。那时候岛上随处可见猫咪,来了鼓浪屿,就可以悠然地吹吹海风,逛逛各种文艺小店,尝尝各种刚出炉的馅饼。累了就随便找一家家庭旅馆的咖啡厅,坐着喝喝咖啡聊聊天,就是一个下午了。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3张图片

现在的店铺商业化太严重了,都没了那时的文艺范。文艺也好,小资也好,都不是流于形式的噱头。我还记得以前那些古老的招牌广告,一家有一家的特色,你看了招牌的风格,就知道这家店经营什么。小吃店的招牌菜都是直接写在店名旁边的,你看了就能决定到底要不要进这家店。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4张图片

那时候岛上的海鲜也都是当日打捞上来的,以前最享受的就是晚上坐在鼓浪屿海边的餐厅吃着还带着海洋气息的海鲜和朋友谈天说地,现在的码头边上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店铺了。

还有鱼丸,那时候鼓浪屿岛上的鱼丸特别好吃。是精选的鲨鱼经过脱骨去皮的处理,又在木槌的反复捶打和揉捏中变成均匀的肉浆,这样做出的鱼丸,皮Q滑又劲道,而包心汤汁是鲨鱼头和鲨鱼骨熬成的,咬一口鲜香嫩滑。只是现在吃不到了。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5张图片

那时候的赵小姐家的馅饼,还没这么多味道,但香酥嫩糯。一边吃着馅饼,一边分享着这位鼓浪屿上早年大户人家的千金的品味:浪漫端庄的店内布置,或古典或可爱的小摆件,就像是和她一起分享更早时期的鼓浪屿的专属记忆。

现在岛上还是有这些小吃的,馅饼,茶,鱼丸,肉脯,沙茶面。名字还是叫着老名字,味道却偷偷变了。偷工减料之后的鼓浪屿的味道已经变了。游客来了,即使没有比较,但马马虎虎做出来的味道,是留不住人心的。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6张图片

现在的鼓浪屿也听不到钢琴声了。以前走在鼓浪屿,大街小巷都能听到钢琴声。那时候住在岛上的人家里有钢琴,也会弹钢琴,还会播放钢琴曲。那是鼓浪屿西洋文化与小资情怀的一个缩影。对于鼓浪屿来说,除了中西文化交融而诞生的厦门装饰风格,还有从第一位传教士踏上这座小岛就开始了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氛围。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7张图片

鼓浪屿曾经的浪漫氛围,其实由来已久,而这份浪漫的文化气息,更多是托了7个西方姑娘的福气。虽然当初最先进入这个小岛的尽是男性,但成就了这里文化内涵的却是那些异国的姑娘。现在这些终身不嫁,致力于鼓浪屿教育的姑娘们早已难寻芳踪,留下的只是鼓浪屿田尾路上的姑娘楼而已。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8张图片

所以,我总觉得当鼓浪屿被称作‘海上花园’‘万国建筑博物馆’的时候,反而距离真正的鼓浪屿越来越远。留下这些建筑和文化的人,与曾经在这座小岛上共处的各国人民与各色文化,其实才是这个小岛最重要的灵魂所在吧。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9张图片

就像当初,鼓浪屿的大街小巷都是来自四海八荒的画家们,曾经一条路上都是画家的画作。他们的到来给了鼓浪屿另一种风味,空气里放佛都是画作上颜料逐渐风干的气息。有人说鼓浪屿一点都不美,可是她是每个艺术生都会来写生的地方。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10张图片

当游人纷至沓来,一味挤进人潮,贪婪地享受鼓浪屿的小资情调、精致建筑与这座小岛扬名在外的声誉时,其实鼓浪屿一直都在期待遇到能够不断丰富她内涵的人们。所以旅行不应该是简单的逃离,也可以是一种生命的分享与重组。所有一天就离开鼓浪屿的人,没有资格对她评头论足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11张图片
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 | 鼓浪屿的前世今生:不濯旧见,续解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