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孤独

文/财管1652顾宇遥

最近一位老友胡乱的跟我讲了一些关于“孤独”的话题,这个词很大,也很空,也许我并不应该以它作为这篇文章的中心点。就像你不能去了几个国家回来写个游记就叫《世界》一样。我只是想通过“孤独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那位朋友的名字跟社长相近,不过少金,曰:戴辉。老辉是一位挺随和的人,跟大家都处得来,但他总跟我讲自己是孤独的,一些观点没法儿讲,讲了,别人听不懂,还会引走误解。不讲,那就只能写下来,给能懂的人看。我想,写作的意义之一大概也是如此。

他有一次很严肃地跟我说:“我孤独,在我们班上就是我们俩只能理解孤独。”他严肃,我自然也不能笑,便眉头一皱问:“为何?”

“因为眼界与思维方式。”

这句话我没来由的一直记着。后来,一场考试,两个所谓“孤独”的人去了不同的大学。

高三一年,让我从害怕孤独变为享受孤独,虽然我性格也一直不是很外向,但我记得已经适应了,并开始发现孤独的魅力。记得有句话是: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得益于此,即使在大学难遇知己,也能继续着一个人的狂欢。

人们之所以合群,或是因为群体里大家话题相近,看法相同,或是为了追求一种保护,让自己获得安全感。那么,那些不合群的家伙呢?第一种天生内向,不善言辞;第二种盲目自大,标新立异;第三种则是坚持主见,有着其它的理解与追求,不愿因“合群”而打破自己的生活以及思维方式。

然而,群体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它会在无形中慢慢给你施压,好比“温水煮青蛙”。马上第一种内向的人就会觉得“也许外向才是正确的态度”,于是便生硬的融入别人的圈子,明明觉得无趣却又故意表现活泼来竭力合群,很累,可笑又可悲。这只能说是“寂寞”。第二种人分明没有实力却又自命清高,只是表演欲很强,想在众人面前秀出自己的不同,这还是脱离不了群体,倘若没有群体的“观赏”与“衬托”,他一个人是会非常迷茫的,可能他连自己是否属于这个群体都没有搞明白。我想给他取个名字,叫“伪孤独者”或“群体中的小丑”,如何?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孤独是第三种,就是你的眼界与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你追求和理解的生活与众不同,你不在意群体,但同时你也尊重群体,只是不想融入罢了。因此,孤独并不是无视群体而是在人群中,我水远是在想我所想的,关注我所关注的。蒋勋先生曾在《孤独六讲》中说过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的是你害怕孤独。

很多人将孤独和寂寞混为一谈,两者其实相去甚远,寂寞是想讲没人听,孤独是压根不想讲;寂寞是没人理你,孤独是你不理别人;寂寞让份空虚和无奈,孤独让你冷静而进取。

现在转念一想,那些寂寞的人不正是群体崩塌后每个人的状态吗?他们害怕孤独,却又不愿直面寂寞。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思考,每个人都急着讲话,每个人话都没讲完,每个人都顺从别人的观点,这种交谈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他们都希望用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所以不敢发对,害怕疏远,于是语言跟思考变得极度贫乏。

可能每个人对于“孤独”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我觉得都得学会“独处”,学会跟自己对话,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个世界知己是很少的,在没有人陪你高山流水的情况下,某个夜里,你可以自己弹上一首直抵心灵的曲子。

孤独,只是让你用一个很奇妙的角度观察世界,以一种很酷的方式体验生活。

生日那天,我给自己留言——生日快乐,孤独的人。随后,老辉回复——生日快乐,孤独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