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在中国读大学,对大多数人而言,面临的是基本失败的大学教育,草草收场之后,被迫踏入社会,重新学习各种技能,去生存,去竞争。
01
拿大学的商科教育来分析吧。
第一,先说大学教材,关于企业管理类的教材还是工业时代的教材,缺乏互联网的内容教学,一方面是教材陈旧,没有迭代;二是与实际的商业实践脱节。
第二,老师轻教学,重科研。曾经与一位老师聊有关大学老师激励制度带来的问题:老师的职称与科研直接相关,而教学与老师的绩效考核没有任何关系,“轻教学,重科研”符合老师生存的逻辑。
举个例吧,我在所院系的系主任,上课算是精彩,任教市场营销课程。我大学前三年,每年必上,精彩程度每年减半,并非老师内容变得更糟,而是三年下来,老师课程没有任何更改,不说理论的迭代,案例亦没有任何添改,互联网的元素始终缺失。最好老师尚且如此,你大概知道其它老师的情况了。
我谈的是经验,当然不认为其中国大学的商业教育都如此,但是从自己朋友的交流得到的猜测,中国大学商科教育很可能如此,除了头部几间大学。事实上我也听到来自于就读头部学校朋友的抱怨,大学四年,基本荒废了。
02
看见大学教育的失败,便向外求。
社会上缺乏真正针对大学生的教育产品。具体到商业教育上面,现今大部分的产品面向的是社会就职人员。整一个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目标受众都不是以学生为基底开发的。
一般做大学生教育市场的公司,提供的是鸡汤类,演讲技巧,职业生涯规划,语言类的学习,考研以及公务员考试等课程,而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最终的学生需要的产品形态。这些课程无法弥补大学教育的缺失,无法使一个人学会基本的思考,它只是一种快速胶囊,疗效有限,没法使我们获得一种持久的经过理性思考的竞争力。
03
市场上的确有不少优质的资源,但是这种资源由于没有直接面向大学生市场而缺乏整合,无疑是分散的,对于学生而言,这类信息是高度稀缺的。身在高墙之内,没有一定的阅历,怎么去分辨哪些资源合适?哪些资源不合适?需要时间去探索的,然而另一个事实是,当你不断试错的时候,你离毕业也不远了。
你很应该问,面对现实,你能够做什么。
我们认为短时间内整一个大学教育体制的难以改变,坐以待毙的成本太高,你应该这样做:从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学习。
那么问题来了。
1)市场上教育资源稀缺且分散,难以筛选和判断。
2)价钱,是一般学生难以承受之重。
Eg,罗辑思维一个专栏199,25个专栏,全部订阅,一年4975,是学生能承受的吗?
这些资源是优质的,稀缺的,同时也是昂贵的,昂贵加剧稀缺。
04
在知识付费的大潮下,我基本试过各种知识付费,包括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到得到专栏,吴伯凡老师的、中国最贵商业顾问的刘润老师、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等老师的专栏都认真学习;樊登老师的读书会;梁文道老师的看理想系列;企图颠覆传统商业教学的混沌研习社;36氪新传媒的知名互联网it评论人keso老师以及投资界网红曲凯老师的专栏;进行具体互联网职业教学的互联网大学三节课等等…………当然还在不断地尝试。
自认为是这一波学生当中向外寻求教育资源相对早的学生,通过不断的试错与学习,对社会外各种教育付费资源有一定的见解和判断力。
05
这波知识付费显然不是针对学生的,在价钱上就已经把学生拒之门外了。学生这个群体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大学教育的缺失,一方面互联网对于大学教育的改变还是微乎其微,我们何去何从呢?
聪明人可以看出,这里蕴藏着机会。
06
适合大学教育的知识付费是什么形态呢?欢迎各位与我交流。
微信id:182180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