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书里的知识看清墙外的世界(现实太复杂,知识则是最能抵挡残酷的武器)

如何用书里的知识看清墙外的世界(现实太复杂,知识则是最能抵挡残酷的武器)_第1张图片
再熟悉不过

当你第一眼看到题目时,内心肯定是知道我将在接下来的文字里阐述什么,这是不是所谓的第一感?你相信了?总之我是不会去相信,就像书本里的知识,即使读通后来看清世界也需要除了耐心和细心以外的其他技巧。当然我也更希望凡事有所谓的一眼穿透,那么我读书的效率必然将会获得翻倍级的升华,可事实并非如此。

世界是公平的,你的收获和付出总是持正比关系,所以一来到这个世界你会发现四面皆是墙,人类从第一天开始就活在了墙里,外面的世界怎样,能看多远全然需要靠自己,而书本则成了很好的垫脚石,难怪小时候嫌自己太矮总拿着一堆书垫着去望窗外,原来这方面早有先天性的基因,但是否让基因得到升华便是另一回事了,就像你知道怎么去做,却不知如何去做好。

为什么要去读书?相信这个傻瓜问题今天还会有人在问,但我会发现每个人的观点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生来对各种人与事的判断有穿透力,不学而知,也有的人会把读书当做是认识自己,理解社会,看清墙外世界的捷径,我就是后者。小时候总为了读书而去读书,包括我在内也曾经中了这个毒,后来自发意识为了看清世界,解决各种问题而去读书,是的,通俗地说,读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我见过因读书成痴而变得迂腐的人,也见过因读书成精而变得聪明的人,最可怕就是前者了,父母教育我们别总是死读书死读书,就是这个道理,真验证了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结果进得去出不来。而后者则是很好的把知识深入浅出,放进大脑存储器,回到常识与生活,不断看清世界,认识自己,甚至解决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最近读了王烁的《为什么我们总是看错人》,他就是典型的后者,彻底将书里的知识当作垫脚石,让自己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面对书里的知识,要学会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小到每一个细节,不断地相互融合,不断地去分析与理解,而不是一味地相信第一眼感觉,就像我一开始就提到你无须把题目和内容相提并论得太早,精彩总在后头,举个例子,来说说宽容这回事,我们总是大谈要学会去宽容,这是最直白的表面性鸡汤,那么问题来了,当你面对不宽容的行为时,是否还要继续学会去宽容?如果回答“要”,那么对不宽容的宽容,导向宽容;如果回答“不要”,那么对不宽容的不宽容,也是一种不宽容,所谓的一致性在哪里?这跟“你妈和你媳妇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的问题一样,存在很大的矛盾性。这也正是我想提到的阅读前需要秉持的原则之一,即“矛盾性”,带着这种思维去阅读会让知识得到更好地吸收,拒绝凡事都停留在表面。

忽然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的一句名言:同时保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在这里我要引用王烁在书里提到的故事。蓝腮太阳鱼颜色鲜艳,公鱼求偶时会游过来游过去,全面展示其良好的基因。但也有一些蓝腮鱼长得很不对称,一侧比较鲜艳,另一侧比较灰暗。这种鱼很难找到繁殖的机会,本来早该灭绝了,但又是如何代代传下来的呢?

靠骗。永远只以一面示人,谁说生存竞争容易呢?

知识如生活,面对的时候需要有多面性的思维,这就是我想提到的另一个原则。表演魔术的时候,我总是自信满满,但中间时不时都会出现一段误区小插曲,说白了就是出错,这个概率是不高的,但不排除为0,所以一旦出现时,我总会若无其事地说:“你看,这是个错误,这将为接下来神秘的结果铺垫,请看好。”因为我深信观众肯定会惊讶地将我的错误指出来,说到这里,你或许会不太明白,但人类就是个奇怪的物种,抱着神秘感看神秘的东西,对于一切不想被自己知道的东西忽然被自己看穿一点点内心都会涌现一股强大的自豪,思想触动行为,于是你会去指出。这也引发了我将扮演“骗子的最高境界”,即自欺,把这个错误看待成多面性,一面确实是非刻意性错误,另一面则是刻意性错误。

在《愚昧者的愚昧:自欺与欺骗背后的逻辑》中,作者罗伯特∙特里弗斯这么认为:自欺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进攻,是为了更好地欺骗。

骗人太累,所以骗过别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先骗过自己,这是骗子的最高境界,也是多面性看待问题的典型衍生案例。变魔术这个例子只是发生在我现实生活中的一段故事,足以阐述多面性的地位,毕竟我在前面提到,看待知识等同看待问题,看待生活,可能怎么看生活的思维不一定能全部用来怎么看知识,但看知识的思维绝对可以运用在生活之中。

带着这两个原则看书、看知识是我一贯秉持的作风,那么接下来你将书本垫起来去看清墙外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快,因为知识被你吸收的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升华。看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笔记,看完之后还要抄笔记,笔记这个东西到了今天我已经领略数百本书还是坚持认为是有必要的行为,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师教育我们的习惯是没错的,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法接受老师的要求只因我们未能理解这个行为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可当你体会了之后做笔记便不再是被动性行为,就像我说小时候读书是为了读书,长大读书是自发为了认识自己,看清世界。自发和被动的区别总是会有的。

抄完笔记之后别忘了最后的系统性总结,最后这一个环节我常惯用的就是“思维导图”了。书里的知识是零散的,读者不比作者的思维,作者写书时知道后面要写什么,所以前面会预先写好什么,这是他在写书前系统整理好的骨骼架构。而读者不然,读者是一章节一章节地读,带着这一章节的知识进入下一章节是惯用的思维,也是自发的,但这也恰好进入了一个误区,假设第一章节挂钩第二章节,第二章节直接挂钩第六章节,那么你应该带着第五章节去读第六章节呢还是带着第二章节去读第六章节。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朋友,他们告诉我,读完一本书之后事实上都忘了前面在讲什么了。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本书有几十个章节,你还打算去读吗?

读完一本书去系统性地总结,需要借鉴目录以及留下的笔记,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出整本书的框架,最后你只要明白框架每个支点的细节是什么即可,那么整本书的内容就像这个框架被烙印在脑子里也不再是问题了。

现在流行着这么一个说法,你今天的努力所具备的智慧,跟你未来的小朋友的智慧是存在很大关系的。这话什么意思?很明显,未来你的孩子的智慧跟你今天的智慧多半是有关系的,且不说是正比还是反比,毕竟小朋友是自宇宙诞生以来最精密最了不起的学习机器了,有生而知之的天赋本能,更有学而知之的强大能力,而父母的教育就发生在无意之间,父母能否很好的教育就要看是否具备很好的教育思维了,是否具备很好的教育思维就要看是否具备很好的领略知识的能力。不过这个影响力科学研究在小朋友成人之后才会出现,小朋友虽小,却非常聪明,大脑也非常忙碌,三个月的时候负责视觉、听觉和触觉那部分便开始大量消耗能量;到了两岁小朋友大脑消耗的能量便达到了成人级别;到三岁,达到成人的两倍,这种状态一直会持续到10岁左右,到18岁才降到成人水平,也是这时候才会突显那股潜在的影响力。

有科学书谱这么解释该现象,小朋友大脑神经元数量与成人相近,区别在于小朋友忙于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线(突触连接)。出生时每个神经元大概有2500个突触连接,两到三岁时达到高峰,每个神经元平均有15000个突触连接,远高于成人,这与成人父母继承给小朋友的基因也是有一定联系的。

说到这里,扯谈了两代间的思维继承原理,为了下一代,我们是否更该努力点积累知识,看清世界?

看清外面的世界需要知识固然没错,毕竟书本就是垫脚石,直白说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那么这些知识如何被你充分吸收和利用便要看你如何去阅读了。

墙外的世界纷繁不一,且不说水有多深,光是去领略也不简单,那么垫上你的书本,带上你的知识,勇敢地去面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书里的知识看清墙外的世界(现实太复杂,知识则是最能抵挡残酷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