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反作用

读勒庞的《乌合之众》,读到他对拉丁民族、中国教育的批判,有点触目惊心。如此博学之人,对填鸭式教育如此失望和深恶痛绝,在最后一句“今天,能够找到社会主义者的地方,正是教室,为拉丁民族走向衰败铺平道路的,也是教室”,极尽失望。

在中国,广义的科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真正始于隋朝。这种社会制度,让更多的寒门子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看到了希望。有人可能会说,科举制度最终不还是官宦子弟们的游戏吗?可是,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科举制度......恐怕,历史会朝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被中国历史向来推崇的科举制度,好像中间隐藏着一点点玄机。历史,是每一代后来人,记录的过往,且不说真假掺半,有时候甚至能看出别有用心。那些写历史的人,当然都是科举的佼佼者和幸运儿,但他们又何曾站到金字塔顶端,何曾体会过帝王坐在龙椅上的荣耀?他们写的历史,极尽对权力的仰望,也极尽对世俗的厌恶,有对社会的祝福,但更多的是失望。

想想这么多年来,我们读的名著,读的诗词歌赋,书本上的文言文,试卷里的填空题,大多讲的都是官场不如意,人生应有宏大理想云云。那些当时摇头晃脑要努力刻在脑海的诗词,恐怕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可高中时代在课堂上偷偷读过的金庸古龙,却记忆犹新。

当年的《天龙八部》里,那些爱恨情仇,江湖侠义,时隔多年,在电视节目里再看到原班人马时隔二十年再相逢,不禁让人泪目。它陪伴太多人的青春记忆,也满足了太多人对于成为一个自由之人,有血有肉的向往,而不是沦为应试教育的棋子,被裹挟着不断向前,积极进取,却永远无法做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的教育里,被官本位洗脑了太多年,我们一心被教育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对家庭有用的人。放眼望去,多少人在25岁之前都在学校里度过,被不知道学来要在哪里用的知识包围着,好不容易离开校园,拼了命地又去与万人争抢名额少的可怜的“铁饭碗”——公务员或者国有企业人员。那里真的有什么东西是铁的吗?唯一铁的,是一眼能看到头的未来。

是什么,束缚了所有人的脚步?又是什么,迷惑了一代又一代人这么长的时光?

是教育的假象。

青春时代,是一个人价值观定型的时光,真正该培养的,是一个年轻人有血有肉,有技能有思想,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为某些时间坚持的能力,不是那些永远都背不完的所谓经典文学,不是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等等。用没完没了的考试题训练出来的,只是一群听话、服从、被动、从众的小绵羊们。

不怪社会上遍地都是高学历,但没有任何思想的所谓优秀的人,他们的努力奋进,让这群人团结起来,更像一群乌合之众。他们以为自己凭着高学历,凭着曾经的努力,获得今天的一切,是应该的,是应得的,他们以为有权利指点别人的人生,有权利评判别人的对错。其实,漫漫进程中,一个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我们的存在,何其渺小,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贡献,何其微不足道,我们为推动时代的进步做出的努力,几乎看都看不见,用尽全力,都不足挂齿。

在沦为乌合之众的路上,教育曾经蒙蔽了一大片有能力睁眼看世界的双眼,如果你意识到了,就请用力地挣脱这个群体,做个勇敢孤独的战士,守护自己的领地。

看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书,学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路,过自己认为快乐的人生。世界上应该的事情多了,唯一不应该的,是放弃自我。

数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固然主流,但放眼望去,它终究会过时,只是时间问题。伟人的思想,总是领先大众好几百年,这就是他们伟大的原因。

别怕,去往远方的路上,你肯定会孤独,但放心,你并不孤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