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想炫耀?那就炫耀知识

(图:王刚在《我知道》拍摄现场)


“让我感动的是两年前,儿子五岁,他妈妈带他去看音乐剧《妈妈咪呀》,电视台居然还采访他了。他说我爸爸是我的神——人家问为什么?因为他懂知识。如果往高里说,他的价值观跟我一样一样的,我欣赏知识,看这个节目兴奋异常,他也一样。 ”

——王刚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每天晚上8点,是王刚的儿子做作业的时间,每到周六,这个习惯就会改变一下,王刚会提醒7岁的儿子,白天别玩太久,因为每个周六晚上8点,都要看《我知道》。

儿子偶尔能答上来几道题,特别兴奋,逢人便说:“我爸爸是神。”

王刚这个爸爸很开心,因为父子的价值观相同:“知识是有价值的,有知识的人是有尊严的。”

2015年10月31日《我知道》总决赛在即,王刚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我一直想控制自己、压抑自己一点,别太投入了,”可是他在场上,总是忍不住。


1 你愿意成为被“仇”的对象吗? 南方周末 :你以前说,如果你年轻,来参加这个节目肯定能拿冠军。现在做了这么久导师,还这么认为吗?

王刚:有这个信心,那是年轻的时候。现在我这个年龄,跟他们去比,肯定有难度。最犯愁的是音频题、视频题,很多是当下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我的确没有兴趣去听去看。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爱好。也有一些,比如《三体》,年轻人喜欢,我也挺想去了解,但确实没时间。

南方周末 :你在朋友圈推荐了最近的电影《解救吾先生》。

王刚:对,我跟我夫人买票去看的。我觉得这是当下难得的好电影,打破了时空,有交错感,我觉得是动了一番心思的。警匪片能拍得这么真实、这么干净,我觉得很难得。

电影除了视听愉悦以外,还得能让我咀嚼,几个人喝酒的时候还能聊一聊,才是好电影。有些电影,可能给了你当下的视听刺激,完了啥也留不下。就算是文艺片,说它多么好、多么深刻,我看着昏昏欲睡,这个也不行。我希望两者都能兼顾到。

南方周末 :节目中出现过很多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奢侈品,你觉得艺术品也是奢侈品。好像你对“仇富”这个词也有不同的理解?

王刚:很有趣的一点,当我们仇视任何一个人、一件事物,我们往往从价值判断上认为这个东西是坏的、是罪恶的。但是如果让你去做你仇视的这个人,你做不做?你说其实我想做,但是没这个机会。这种仇视,是令我鄙视的。

就像我们谈到反腐,好多人对腐败不满,但如果他到了那个位置上,可能贪得还要厉害。为什么古往今来肃贪,依然有人前仆后继,这是人性本身的弱点、贪欲,所以很有趣。

当你仇视的时候,仇什么也好,你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可以,你愿意做他吗?你发自内心地说我不愿意,那是一种罪恶,你仇视,我觉得也好。反之,那也不用过分谴责。能不能把这个仇视理性化一点,非理性的仇视,如果泛滥起来,侵害是很大的。

另一方面,我在现场也提到了,我们东北人讲“别嘚瑟”。富有的人就不要再炫富了,你要考虑到人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但若以知识作为财富,适当炫一炫倒也可以。

2
第一名往往不是你最早看好的那个 南方周末 :很意外,你的学员本来是很强的种子选手,但最后居然没有走到四强。

王刚:我真的是没有想到。此前我可以说信心满满。我是分两条腿走路的:有两个选手是作为保底的王牌,还有两个我希望成为黑马。

如果最后这个不菲的教育基金能够落到其中一匹黑马手里,那是我最欣慰的。这个黑马就是武小妹。古往今来,人们对寒门子弟都有一种同情。我在看足球的时候,也希望弱队能够赢得比赛。

我说的两张王牌,就是我心里有底的。我不在意最后我有几个人进入了决赛,但我希望,或者说我确信,冠军应该在孙小明和陈晟之间产生。陈晟在他们中间是老大哥,有点当代知识分子那个意思。

孙小明初赛的时候就一杆清台,相当厉害。但一开始人们都看好你、都认为你是No.1的时候,这个事就有点悬了。我老拿足球举例子,不管是欧洲杯还是世界杯,往往第一名,都不是原来最早看好的那支球队,这个很有趣。

现在失去了四强,我反而也一身轻松了。其实自始至终我都觉得,比赛本身精彩,这是最重要的。

3
“爸爸是神,因为他懂知识” 南方周末 :当观众时,你很喜欢《我知道》,现在当了导师这么久,还喜欢吗?

王刚:依然。而且我一直想控制自己、压抑自己一点,别太投入了。尤其到了这个年龄,我的着急、沮丧、喜悦,能不能收敛一些?大概是因为性格或者我的职业所致,我比选手还紧张。

包括我在家看所有的竞技类节目都会这样。足球是我最喜欢的,经常看着看着就在那儿手舞足蹈。不好意思地说,如果家人不在旁边,还可能满口粗话。

南方周末 :你儿子会看这个节目吗?

王刚:喜欢极了。以至于跟他妈有点矛盾了:因为每天晚上8点是他做作业的时间。礼拜六白天他要出去玩,我就说你玩回来早点把作业写完,好不好?看的时候,偶然他还能答上来一两个,然后高兴得要命。他还问我,爸,这是你那个队的吗?如果我那个队失败,他就跟我做鬼脸,好像我有多大责任似的。

南方周末 :他能从这种节目里学到东西吗?

王刚:太能了。这跟我平时对他的灌输、影响,可能都有关系,潜移默化地,他会知道:知识是有价值的,有知识的人是有尊严的。让我感动的是两年前,他五岁,他妈妈带他去看音乐剧《妈妈咪呀》,电视台居然还采访他了。他说我爸爸是我的神——人家问为什么?因为他懂知识。如果往高里说,他的价值观跟我一样一样的,我欣赏知识,看这个节目兴奋异常,他也一样。

南方周末 :节目里有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各种诗词对答如流。你也会让你的孩子这么小就被装进这么多知识吗?

王刚:那个孩子非常活泼,她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是个小书呆子,很可爱,可以适当地填鸭一下。

我们家小朋友也会背,但是没有会那么多。现在我觉得,让他多动手、多动嘴,而不是光动脑,非常有必要。现在的孩子只要有时间就拿起iPad、iPhone来,这么小,个个都是低头族。这些智能化的东西越来越多,动手、动嘴的东西将越有价值。




本文欢迎微信公号转载。如希望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微信号:nanfangzhoumo。


在这里读懂中国
南方周末
微信号:
nanfangzhoumo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刚:想炫耀?那就炫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