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9 学习薛兆丰经济学第8天。
米尔顿 弗里德曼(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导语:
"伦纳德·里德引人入胜的《铅笔的故事》,已经成为一篇经典之作,它也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经典。据我所知,再也没有其他的文献像这篇文章这样简明扼要,令人信服地、有力地阐明了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也阐明了弗里德里希
哈耶克强调分立的知识和价格体系在传播某些信息方面的重要性的含义,而这些信息“将使个人毋须他人告诉他们做这做哪而自行决定做可欲的事情”。
本期主题
我们的美好生活来自分工协作,是市场的结果。
课程来源
伦纳德·里德(Leonard E. Read)于1958年发表的《我,铅笔( I, PENCIL )》
课程还原
我们总是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但是却忘却了我们人类创造的东西的神奇,比如一根小小小的铅笔。
1. 神奇的铅笔
铅笔看似简单,一根木杆里有笔芯,上面有个铁圈,捆着一根橡皮。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首先,它的原料就非常复杂。木杆专门用一种叫做雪松木的木材做的;它上面的油漆不是一层,而是6层,这漆是蓖麻油做的(深究起来,也不全是蓖麻油);这笔芯里的石墨,还要加上黏土和石蜡,你看上面那铁圈,据说是用黄铜做的;还有那橡皮,它是红色的,红色的颜料,据说是硫化镉。总之,它的原料非常复杂,产自世界各个角落。
它的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是要有成千上万的人共同协作才能产生出一只铅笔,要生产木杆就要锯树,要锯树就要有钢铁,要有钢铁就得炼钢,要炼钢就得挖矿,要挖矿工人就得吃饭。工人不仅要吃饭,还得喝咖啡,要喝咖啡,咖啡得航运,要航运就得有人造船,船只要远航得先发明一个精确的时钟。这得涉及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2. 市场的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如此神奇,它到底有几个意思?
第一神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第二神奇: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但是他们的努力却生产出铅笔。
第三神奇: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甚至敌视,但是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造出来。
最神奇的是:我们只需要支付微乎其微的代价就可以得到一只铅笔(1块钱)。
是市场让如此神奇的事情发生,那个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调工作的平台。
3. 猎人和老虎的故事
深山老林的猎人会做的东西非常多,会做肥皂、衣服、甚至子弹,但是过得却很清贫。但城里人只会很少的技能,但是生活的却很好。
老虎的爪子很锋利,跑的很快,能上树,能下水,但是他却没有一个乞丐物质丰足。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分工合作造成的,这是市场的结果。
(这让我想到了王东岳在《物演通论》的观点:考察137亿前宇宙轮廓,我们会发现越进步越高级的物质存在形态,其衰灭反而越快,死灭程度越高,存在状态越发不利,而存在度越低的高级物质存在形态(或物种),它的属性和能力反而越强;存在度越高的原始物质存在形态(或物种),它的属性和能力反而越小。可见能力增强是一个负面指标,能力越强,意味着离灭亡越近,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递弱代偿”原理。这让我们第一次可以理解,为什么人类文明程度越高,人类反而越来越陷入重大的危机和灾难。环境污染,我们现在已经把地球上最丰富的三大物质——空气、淡水、土壤——全部污染。生态破坏,现在地球上每小时三到六个物种灭绝,每年三到六万个物种灭绝,这个灭绝速度是正常事物交替灭绝上千上万倍。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把我们推向深渊的边缘。)
课堂小结
一支简单的铅笔,在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掌握生产它的全部知识,它需要成千上万人通力合作,才能生产制造出来。而这些共同合作生产这支铅笔的人,可以互不相识,彼此憎恨,甚至互相敌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而当这支铅笔被生产出来之后,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得到它。这个神奇的故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有市场机制在协调人们分工与合作。
课后思考
现代社会的分工和合作已经到达如此精细和复杂的程度,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穷人呢?
我的回答
穷一般指物质很匮乏,而不同环境下的穷人是不同原因造成的。
1. 如果在高度分工协作的发达国家,穷更多的是个人问题,要么是他们不愿意卷入这个高度协作的社会,要么是因为他岗位的可替代性高。
2. 如果是在分工程度很低的国家,穷可能更多的是个社会问题,因为市场经济并未发展的足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