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探索“花卉+旅游”丨产业跨界新模式的现状和思考

近年来,宜良县以建设“花乡水城·宜居宜良”为发展定位,在城市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下一步,按照县委提出“五大平台”中打造花卉苗木平台的要求,我县将进一步积极探索产业跨界的新模式,推动花卉苗木产业和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实现融合发展。


宜良县探索“花卉+旅游”丨产业跨界新模式的现状和思考_第1张图片

当下,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成为大势所趋。从产业层面来看,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都面临着从粗放化、初级化向精细化、高级化的转型。双方的融合能够为彼此提供外部动力。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农业与旅游的融合是国家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可以帮助城市周边的农村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可谓一箭三雕。2016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农业要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从技术层面来看,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融合的技术基础。花卉苗木本身的产品就具有观光功能,如果进一步把这种观光功能进行深化,就可以顺利实现花卉苗木产品到旅游产品的转化。苗旅融合,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业的嫁接,是这两大产业需求突破的最佳路径之一。


宜良县探索“花卉+旅游”丨产业跨界新模式的现状和思考_第2张图片

一、宜良县的花卉苗木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宜良县地处滇中,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县。一直以来,丰富的花卉苗木资源和厚重悠久的花卉文化历史,为我县的旅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人气和商机。

(一)花卉节会与旅游业的结合。一年一度的端阳花街节是宜良县最具有品牌效应的节庆活动,2015年、2016年,通过连续两年与中国昆明国际观赏苗木展览会联袂举办,花街节这一地方节会品牌在国内国际上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自2005年以来,宜良县每年花街节接待游客量屡创新高,2016年达到了累计接待游客6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0万元,花卉销售营业额700多万元。节会期间举办的首届文化产业展览会,林下经济、三角梅、云南乡土苗木高峰论坛、花卉苗木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多个高规格多边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宜良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投资环境。节会招商引资工作成果斐然,共有 12 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协议书,协议投资额达57亿元。

(二)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在自然界,不同花卉有着各自的“色、香、姿、韵”,使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宜良县的重要旅游资源可用六个“一”来概括,即:“一江一洞一朵花,一鸭一茶一温泉”,“花”已成为构建宜良旅游品牌和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经过多年发展,宜良县在荣膺云南省最大花卉苗木基地县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以花卉等植物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景点。如依托“云南山茶花第一村”万家凹村建成的生态公园,云南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打造的云南首个三角梅主题花海文化展示园,云南雷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投资建设中的花木城项目等。


宜良县探索“花卉+旅游”丨产业跨界新模式的现状和思考_第3张图片
格桑花道中的68道拐


二、宜良县实现花旅融合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花卉旅游的产品比较单一,除了花街节这一节庆活动,现有的其它花卉旅游产品多属于景观观光类,规模小,影响力、吸引力不够,缺少将花卉苗木产品转变为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创意和项目。

(二)我县虽是花卉苗木种植大县,但产业化程度不高,对花卉旅游的认识,主要停留在花卉观赏层面。丰富的花卉苗木资源和厚重的花卉文化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附加值高的休闲度假模式开发不足,多元化旅游业态尚未形成。

(三)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够健全,饮食、住宿、娱乐、购物等其他旅游要素发展相对滞后,游客综合消费较低。

(四)花卉的季节性矛盾突出,导致花卉旅游市场开发受限。

三、工作建议

(一)针对花卉旅游这一发展前景广阔的产业,我县可以结合气候、自然环境等条件,开发某一地方性花卉的集中生产地,打造特色鲜明的花卉旅游品牌。例如,依托万家凹生态公园打造全省最大的山茶花基地,依托为君开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三角梅主题花海文化展示园打造三角梅花海,依托靖安哨68道拐打造樱花大道、格桑花海、千亩茶花园,将大片的花卉生产地发展成观赏型花卉旅游地,以新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各地旅游者。

(二)大力扶持花卉旅游重点企业和项目,积极争取省市旅游发展基金和项目支持。如:以云南雷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花木城项目为核心,拓展周边花卉苗木基地进行3A级景区打造和申报。

(三)实现花卉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充分挖掘地方花卉文化、名人文化、乡土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花卉旅游项目建设,贯穿旅游发展的各个环节。如举办花卉摄影绘画展、传统楹联比赛、民间艺术展演,引导鼓励专业或民间艺术团体面向旅游市场,推出民族风情歌舞、花灯、地方戏等精品文化旅游演艺剧目,打造“白天看景,晚上看戏”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四)通过多层次开发实现“淡季不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精准施策,用花卉“养生”之旅、“康体”之旅和“休闲”之旅持续性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加强各旅游景区产品的设计、开发、组合协作力度,形成区域旅游大格局,缓解和解决花卉旅游季节性问题。

(五)大力实施“旅游+”,延伸花卉旅游产业链,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内容等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如:在餐饮方面,设计花卉主题菜品,突出地方风味特色;在住宿方面,建设花卉主题酒店,让游客拥有被花包围的特殊体验;在交通方面,加快各级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景区景观道路、标识标牌、自驾车、徒步游营地等配套设施;在购物方面,适当开发一些花卉旅游纪念品,例如精美的干花艺术品、以鲜花为原料制成的食品、鲜花保健服务等,推出宜良旅游“伴手礼”。通过完善以花食、花居、花行、花游、花购、花娱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体系,满足游客多元化消费需求。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宜良县探索“花卉+旅游”丨产业跨界新模式的现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