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地推江湖

商界导读: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地推。不管时代如何变幻,他们都是永不磨灭的番号。

你不知道的地推江湖_第1张图片

文丨《商界》记者 糜 丰 蒋述平

你对某件商品的了解,也许来自广告,也许从别人口中得知,但你可能不知道,一款畅销产品的诞生其实离不开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就是穿梭于商圈、地铁站、写字楼,出没于居民小区和街角路口的“地推党”。

地推连接着商家与用户,整日冲在市场第一线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但相比那些聚光灯下的企业家和代言明星,却鲜有人关注他们的江湖。

殊不知,他们表面上是蚂蚁雄兵,其实是半壁江山。

“小蜜蜂”与“大马蜂”

“因为只卖鸡,所以更专业,XX烧鸡公周年庆,酒水全免。”

2015年国庆黄金周的一天,重庆南坪步行街,一支由十几位大妈组成的腰鼓队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向行人派发传单。

这次游街宣传活动背后的组织者叫张袁萍,他有一家广告公司,但主业却是劳务经纪——专门给商家提供发传单和拉客的“小蜜蜂”。

所谓“小蜜蜂”,其实就是地推的最初级业态,主要以退休大妈和兼职大学生组成,通常出现于门店开业、楼盘促销活动中,商家按人头支付费用。

张袁萍说,做“小蜜蜂”的公司有很多,背后比拼的是动员能力。关键就是要一批“带头大妈”或“蜂头”,也就是在退休大妈和兼职大学生中号召力强、人脉广的人。商家一有活动时,他们便能在短时间内召集足够数量的“小蜜蜂”。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小蜜蜂”,只要商品是非标准化的、涉及复杂的购买决策、需要经常进行渠道维护,“小蜜蜂”通常是效果突出的推广方式,大公司都玩得很“溜”。

十年前,网游盛行催生了“网游地推”。史玉柱的巨人网络便拥有数量过万的“小蜜蜂”军团,可以直接飞进网吧抢占渠道与终端。

其具体做法就是:在各个网吧张贴海报,抢占有利地形;赠送点卡,手把手为玩家做游戏演示;给网管提成,让其有动力推荐游戏玩家;组织“包机”活动,把整个网吧包下来,让玩家只玩一款游戏……

虽然巨人网络每个月都要花费数百万元维护这支“小蜜蜂”军团,但确实有效,《征途》每日流水就可达数百万元。其他游戏厂商也纷纷效仿巨人,争夺网吧终端资源。高峰时期的2008年,整个中国的网游地推号称有十万之众。

也正因为如此,“小蜜蜂”成本不断攀升,游戏公司获取单个用户的成本从几块钱猛增到数百元。加之后来家庭宽带的普及和手游的兴起,网吧人气下降,游戏厂商才缩减地推队伍,转而偏向于线上营销。

不过,“小蜜蜂”队伍又被团购等互联网公司雇用走了。

在 美团网,初级的“小蜜蜂”地推业态背后有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支撑。比如,数据运营人员会进行时长4个月的地推试验,由此分析传单该在什么时间发、什么

地点发、转化率如何、单个用户获取成本有多少……当这些数据被建模分析,得出一套科学的模型之后,美团便制定出标准化的地推执行方案在全国复制。

如果一旦失去科学体系支撑或者模型失效,“小蜜蜂”则完全有可能走向另一种方向:“大马蜂”,简单说就是“武斗”。

“大马蜂”最早出现于快消领域,两个伶牙俐齿摧营拔寨的,搭配一个五大三粗脾气火爆的,后者专门对付其他“小蜜蜂”和“大马蜂”。近年来,滴滴与快的,美团与饿了么,都曾在地推过程中发生过暴力冲突,媒体均有报道。

难道大家就不能和和气气、阳春白雪一点吗?可以啊,比如地推军里笑脸相迎的“补贴派”。

地推2.0:补贴派与场景流

补贴派的作用往往发生在“小蜜蜂”无能为力的时候:大家都祭出“人海战术”,比试“小蜜蜂”的数量和“大马蜂”的威慑力,不出点血看来是不行了。

北京的午后,有着“扫码一条街”之称的望京街一带吆喝声此起彼伏:“扫码注册即送50元代金券”“一元下单送午餐”“XX理财App,充值即送玉米油”……一眼望去,不到100米的街道上聚集了三十多个地推点,一小时的补贴流水超过10万元。

肖俊杰服务于一家科技公司的推广部门。过去,肖的部门主要依赖“买流量”,但“僵尸粉”“羊毛党”不在少数。索性,部门干脆动员全体出动“扫街”送礼品,换来的都是货真价实的“活人”用户,看着就很踏实。

但提高地推转化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一种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职业因此有了用武之地:具备场景思维的产品经理。

简单说,不是你送了礼别人就要买你账,关键是你的全套动作要“走心”。

就 拿地推中最小的环节“发传单”来说,一般只有0.5%~1%的转化率,大众点评在做团购地推时却经常能做到20%以上——首先,地推人员在递送传单时要微

笑着说,“你好,送给你5块钱的快乐”,用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接受了传单;然后,迅速向用户传达一个产生情感共鸣的信息:扫描二维码,你会获得快

乐;最后,用户扫描二维码,会直接进入微信公众号的商家活动页面,揭开了“只需5块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的悬念。

在这个过程中,大众点评设计了三个细分场景,第一个场景的优化提高了发传单的接受率,之后两个场景的优化提高了传单的转化率。当然,也可以粗暴地直接告诉用户:只需5块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但用户会以为你开玩笑呢!

其 实,场景思维的关键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类似无线路由器的“地推盒子”,可以事先将App安装包存

在盒子里面,当用户手机连接盒子以后,就能迅速进入App下载页面。这样一来,在网络受限的场景下,用户的下载体验得到了提升。

重庆的大学生周启迪则动了另外一种脑筋:兴趣补贴+场景借位。

周 启迪创办的“启迪悦读会”有近三千名会员,其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她按照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把会员分成了“运动旅游”“美食分享”“金融理财”等十多个

不同的社群。在每个社群定期的线下晒书活动和嘉宾分享会中,她便利用“图书分享场景”和“社群”的叠加,与商家进行地推合作。

——一场关于“金融理财”的读书分享活动,就可以植入“校园分期”类的金融产品进行推广。而健身馆和旅游景区的推广就可以在“运动旅游”类的社群活动中进行。

近年来流行的城市夜跑、微商会销、企业试吃等活动都是属于类似的“场景化”地推,无不都是提升了用户体验,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但是,无论是“小蜜蜂”还是“补贴派”,本质上都是“自high”,也要承受没人搭理你的风险——现在可是崇拜“自来水”(粉丝自发组成的免费水军)的魅力时代了,就不能大家都high起来吗?

演艺派的自我修养

地推里的“演艺派”就是专门为“自来水”而生的。

2015年7月的一天,北京朝阳区街头突然聚集了一群“斯巴达勇士”装扮的外籍男子,他们上身赤裸、穿着短裤、佩戴披风,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款罐装商品。这些从天而降的外国帅哥迅速引起了行人围观和拍照,场面一度火爆,更造成微博、微信的疯狂刷屏。

其实,这是一家O2O甜点品牌组织的地推活动,虽然最后因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出面干预,但新闻效果好像更好了:《北京警方制服300斯巴达勇士》,上百家媒体竞相报道。

无独有偶,两个月后的一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出现了一群头戴“工具进化”字样头巾、身穿带有企业标识图案背心的“猩猩”,上演了一幕“猩球崛起”。这次地推活动的组织者是纷享销客,一个专门服务企业的销售管理工具平台。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网络曝光量超亿次,其中微信总浏览量超过200万。据纷享销客市场运营副总裁黄海钧透露,整个活动一共只花了50多万元,却做出了价值5000万元的广告效果,产品线上注册用户比常规时间增长了近10倍,日均企业注册量超过2000个。

总 结“演艺派”的模式,关键就是乘数效应。首先,活动确实有“料”,现场效果喜人;接着,事先安排好的公关公司工作人员会假扮“路人”拍照起哄造势,形成第

一轮100人的关注;接着,公关圈促成第二轮转发,引起媒体圈、企业圈过万人的关注,这时已经出现大V级人物“上钩”;再接着,以大V为中心,微博、微信

圈形成第三轮过百万甚至超千万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轮到第二轮的过程尤为关键,最保险的方式还是事先联系具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购买版面,也可以联系大V预定“今晚8点”,由此集中进行曝光,更快地促成大流量的“自来水”形成。

当然,做精“演艺派”同样需要技术配合。纷享销客在进行写字楼地推时,就运用自身产品的优势,通过销售人员外勤签到的数据,分析筛选出城市中目标客户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并从中选择了500栋楼宇开展地推,由此实现了效果最大化。

剑走偏锋,往往会收到奇效。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演艺派”并非适合所有的商家。因为表演稍有不慎,超出了大众心理承受范围,就会变成恶意炒作,对品牌带来负面效应。

那么,在地推的过程中,如果可以清晰地确定受众就是潜在的需求用户,不会对地推活动产生任何敌意,岂不就是最高级的地推?

其中的关键就是整合。

O2O中的那个“2”

所谓整合地推,也是由近来火热的O2O创业潮引发的新业态。

韩戈是一个70后工科男,曾在华为和百度做过项目经理,后来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2015年,韩戈发现互联网O2O行业对地推需求很大,便索性组建了一个地推团队专门服务O2O企业,用他的说法就是,专门干O2O中那个“2”的事。

韩 戈给自己的团队取名为“地推军”,并统一制服,意在打造一支观感形象和战斗力俱佳的地推团队,“至少看上去很正规”。但“地推军”真正的竞争力并不在形式

感上,而在手段。大多数地推团队在推广一个App时,只是单纯地送一份礼品给用户就完事,而“地推军”虽然也送礼品,但这份礼品却与其推广的App有着较

强的关联性。

举个例子,“地推军”在为一家上门母婴护理O2O公司做推广时,就针对性地找到了同属母婴行业的商家资源进行合作。具体的方式

是:客户在下载上门母婴护理的App时,就会获得另一家电商公司提供的母婴用品;另一方面,这家电商公司每卖出一件母婴用品,其包裹上就会附带母婴护理

O2O公司赠送的福利卡,只要扫码下载App即可领取。

韩戈的逻辑是,要想找到一个产品的目标用户,那么这个产品所处行业的其他商品就是最

好的传播媒介,比如经常购买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人,很有可能就是高血压治疗仪的目标用户。按照这个思路,“地推军”在推广网上银行App时,就嫁接一款金融

理财产品;推广一款运动饮料,就与健身类O2O公司进行资源互换。

因此,通过整合同一个行业的资源,形成产品互推,不仅可以降低推广成本,也利于商家找到精准用户,用户对此更是“感激不尽”。

然而,对于韩戈这样的创业团队来说,他所谋求的“整合互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整合”必须建立在足够庞大的资源基础上。但殊不知,更大的整合已经迎头而来了。

前 不久,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联合投资口碑网之后,启动了“全民开店”计划,投入10亿元全国招聘100万名“口碑客”。口碑客的主要工作就是说服自己身边的

餐饮商店去口碑网也就是支付宝商家页面里开店,每成功说服一个即可获300元现金奖励和相应的店铺优惠券。如此大的手笔,让口碑网一个月便接入线下商家

20万,日交易量突破了100万单。

这种“全民地推”显然超越了传统的人海战术,只要有需求,它所整合的是无上限的人力。然而,这种玩法并不是谁都能照搬,毕竟不是谁都能够成为“土豪”,因此,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特点的玩法,才是地推的王道。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肖俊杰系化名)

编 辑:唐 亮 [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知道的地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