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了两天的时间阅读完了这本讲“知识管理”的书籍《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了解到这本书来自于一个契机,在静雅思听FM上听到了这本书的试听部分,对于作者提出的“知识管理”这一概念非常感兴趣,所以立马下单购买了此书,花了两天时间阅读完了。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我似乎之前在读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著作中略有耳闻。德鲁克多年前就提到了:未来的工作者是知识型工作者。我作为一个知识型工作者,自然对“知识管理”这一门学问感兴趣了,尤其在目前专业领域的提升中发现还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掌握,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个人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这显然是许多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我始终认为:educate yourself 是一个人一生都要做的事情。
知识管理是个人核心知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工具,作者是一个在“知识管理”领域花费数年进行研究的专家,我们要学习知识管理,当然要学习那领域中的top10%。
一、知识构建竞争优势三阶段
首先,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假设或者说是预判:作者认为从知识构建的竞争优势角度来看,有3个发展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2000年左右,知识数量取胜。知识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比如: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等。这个时期,谁拥有大量的知识,谁就能建立竞争优势。
2000年开始到现在2017,知识获取速度取胜。这个时期,谁快谁赢。国内迅速模仿、抄袭国外的先进理念、新事物,比如阿里巴巴和ebay,微博和facebook等,“风口”成为关键因素,人人都想抢占在风口处,标志性口号是:唯快不破。
已经开始慢慢来临,知识深度取胜。这是作者的一个重要预判,其理由是:目前由于互联网对信息的变革,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已经趋近雷同,不能再靠“更新最快”取胜。国外发生的事件,先进的理念,国内也能迅速获取信息,“低成本获取第一资讯”现象已经出现,未来竞争优势将来源于:知识的深度。
我个人是非常认同这一观点的,内容创业迅速兴起,只要你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你就能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因为这是一个“个人崛起”的时代。而且,这种知识深度并非仅科学家、专家们的专业能力,不管你是多么普通的一个人,只要你能带来某一领域的“深度知识”,都是被社会鼓励的,比如:秋叶PPT、成甲的《成甲说书》、公众号朕说等等有名的IP,只要你能做到所在领域的top 10%,你就能获得成功。
这里我要衍生一个概念:稀缺导致成功,而稀缺则来自于需求的不被满足,其最基本的底层规律是供求关系。所以,如果你想要做一件事就做独特的,没有人做的,从概率上讲因为竞争者很少,所以你获取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二、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然后我们谈书中提出的两个有趣的概念: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
这两个概念很有意思,目前我是第一次听说。作者认为我们一直在花时间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技术效率,指我们对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的学习,都是使我们能更好地完成某一项具体的工作;认知效率,是指学习了解问题的实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基本规律,我认为就是深度思考。
还有一句话说的是:人们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我们绝大多数人欠缺“深度思考”的能力,因为我们并没有专注在提高“认知效率”上。作者把提高“技术效率”和“认知效率”分别比作为:老鼠赛道(在一个圈圈中原地打转)和快车道。那么,你是想进入到老鼠赛道还是快车道呢?
三:认知深度
接下来,我们谈书中的第三个问题:认知深度。
关于认知,本书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我觉得很有意思的理念。
人与人之间,会因种族、文化、性格、价值观等等产生诸多区别,但是我更愿意吧这些区别都归因于一点: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人们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中。《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提出了“想象共同体”的概念,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的共同体”:认知水平趋同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社区”,灾难生活方式、个人成交和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接近。
这个部分又让我联想到了有一个词叫做:同类,就是对这一认知共同体的最形象称谓。人是群居动物,人人都渴望“认同感”,而找到同类更加能够帮助加深这种“认同感”,从而满足动物本性中安全的需求。比如,社群,工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回到“认知深度”这个话题,作者将“对知识管理的认知”分为三个维度:
数据管理的维度,我认为这里的“数据管理”其实就是一些基本的知识管理方法,比如怎么保存文档、贴标签等,都是一些很简单的小技巧,学了就能用的,非常直接。
信息管理的维度,我更倾向于描述为:如何更好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对细分领域进行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应用。这是占在“系统思维”的框架下来对知识进行管理。
底层规律的维度。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概念就是:底层规律。我把它理解为:事物运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个层面上的知识管理,要求跨界,还要跨底层的界,运用基本规律解释形式不同的各种现象、问题,并且能根据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判。这要求深度思考,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也是书中的重中之重。
四、书中的知识框架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作者的整个知识管理体系构架:
首先,我们要有这样的认知:
1.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很重要,掌握后可以应用的范围很广,具有普适性,而有一些只能解决某个具体问题,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作者把这种“重要的知识”成为“临界知识”,比如:供求规律可以用在大部分的场合。临界知识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
2.你要认识到:天才是可以学习的。比如:1万小时训练天才。
3.如果你有良好的“正反馈”,你会被激励得更加优秀。经济学10大原理中第四条就是: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4.这个世界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动态的、复杂的,所以思考问题时要:系统地思考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不是事物和事情本身。
两个心态:
1.绿灯思维
当你听到不同观点时不要急于反驳,而是允许别人说下去。作者解释,这来源于心理学一个著名的概念:习惯性防御。因为“基本归因偏差”,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时,倾向于把别人的问题归因于那个人本身,而对自己的问题归因于外部环境。当我们遭受挑战时,会下意识地向外部寻找原因。你需要建立这样一个认知: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因为我们会把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质疑,理解为对我们自己的否定。可以这样想,我的观点错了,不是我错了,别人挑战的是我的观点,而非对我进行的人身攻击。
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
底层认知: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2.以慢为快
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可以这样理解,对重要知识的阻塞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啃硬骨头,因为只有啃下这些关键骨头,你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
三个方法:
1.反思
首先,作者区分了:总结和反思的区别,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作者在研究思考这一过程时,使用了一种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并多次提到一重要概念:假设。他认为假设质量的好坏,意味着我们认知深度的差别。
反思的顺序可以看做: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而且作者认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这让我不禁想到上大学时读到《沉思录》中的这么一句经典句子:宇宙就是流于变化,人生就是主观印象。我们反思,不是像总结似的,记录每天的事实,而是反思思考的过程,情绪的变化,决策的过程
作者提出反思可以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1)发现知识误区:跳跃性假设
“跳跃性假设“来源于我们的习得性经验或者直觉,是指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它跳开了理性思考的环节作出假设。一个形象的描述是《影响力》一书中的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
而我们的大脑解读过程和做出的假设有可能是错误的,这将导致行为的错误。所以,反思你思考决策的过程,验证你预先假设的正确性,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觉性的漏洞,提高思考的客观性。
(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温故而知新”,在反思时,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的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分散的生活经验也能产生新的知识。
(3)促使我们应用新知识
可以采用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办法,将行为和标准对照,检查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有助于我们运用新知识。
作者就在书中讲到了训练反思的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我个人认为写反思日记是比较可行性的方法。每个人都会对生活或者人生进行反思,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反思频率不同。有的人可能遇到重大问题产生警觉时才会反思,有的人如作者每天都在反思。
我自己自从大四为了研究自己到底是谁、性格怎么样这样的“哲学问题”也坚持多年写日记,以前是每天写,流水账,后来是有重要关键转折时期和产生认知困惑,或者长期萦绕在脑海中对某个问题的思考有所感悟之后才反思写作。从最开始的事实记录,后面我开始在记录中写下自己的情绪,真实地面对可能不好的自己,写下对某些人的看法,对未来的期待,对自己的要求等。我发现,反思日记有助于你平复情绪,和客观地看待他人,发现你的行为模式和内心持久的热情。偶尔翻看自己曾经写过的日记,有时候甚至会感到惊奇:哦,原来我以前就说过这么经典的话。哦,原来我以前就想搞金融了。哦,原来面对这样的事情,我这么多年还是采用的相同行为模式去应对。反思日记,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作者提出的一些改进反思日记写法的方法也值得借鉴,比如,把每天的反思进行分类,反思的时候尤其注意反思“思考的过程”,发现漏洞。
2.以教为学
这个方法很简单,输入的知识经过你的加工整理总结后输出给别人,不仅加深了你的印象,而且促使接触不同的观点、把每个问题将清楚。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过也是值得采用的方式。你可以开个微信公众号,把你学到的新知识分享给别人。如果获得了“同类”的反馈,也是一件正反馈的好事。
3.刻意练习
有本书叫《异类》,书中提出的概念是:1万小时天才定律。“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得超凡”。但本书的作者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美国心理学家、《刻意练习》的作者埃里克森认为:训练天才型专家真正重要的是1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基本假设是:只有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这里的关键词是心理表征,指我们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换句话说,就是元认知,对我们思考过程的思考。我是这么来理解这个“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运用刻意练习来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即元认知。我们刻意练习的目的是获得更高效的思考路
我们有三个层次的刻意练习:
1)对基本核心知识画小圈,来源于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意思是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对知识阻塞区大大力攻克。比如,在学习股票的过程中,量价分析可能就是一个需要重点画小圈的地方。
2)将基本知识单元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然后进行整体应用。比如,对K线、量价分析、趋势分析等模块进行大量刻意练习之后形成自己的技术分析方法。
3)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查理芒格说: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在整个股票交易体系中,基本面分析模块、技术分析模块、大盘、板块、个股、驱动、心理、行为、资金管理仓位控制、理念方法模块等,综合进行分析,从而做出交易决策。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
记录,要求的是:如实地记录过程,因为回忆是大脑对过去经历的重构,重构的记忆不一定可靠,而我们又常常把重构的记忆当做是准确无误的事实。这里的重要观点是:我们的思想和记忆其实是具有欺骗性的,我们有可能扭曲了事实而不自知。在记录中,要主动思考,挖掘决策中看不见的关系。
定期回顾,是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这没什么好说的,从回顾中发现规律、发现人生的惊喜。
付费购买,这个是作者认为的可以低成本高质量学习的一个方法,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来说是比较有效的。这里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将书籍比作自己的私人顾问,看书是为了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探索如何消除知识阻塞,所以他只读目录、序言和搞不懂的关键部分,等以后生活中产生了需要时再从这个顾问中获取更丰富的解决方法,这种做法值得借鉴。但是,读经典书籍可不能如此,应当反复阅读。
发现临界知识的方法:
临界知识其实就是基本的规律,规律的发现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大量观察后的总结归纳,基础理论结构,还可以是做出的假设并校验。
1.尽可能找到规律的原始出处,从而对其适用范围和可能的局限有所认识。
2.尝试用第一性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第一性原理”指:能够用更加底层、通用的规律解释,就不用新的假设。
比如:培养大师——高强度训练1万小时——刻意练习——生理学:强化神经链
3.找不到解释的时候,两种方法:要么想办法查询到相关书籍,看看别人有没有结论可以参考;要么自己创造一个假设,然后进行验证是否合理。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两点要求:1.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练习;2.大量持续练习
作者认为解释问题有三个层次:现象解释、技术解释、通用规律解释。其实就是从现象向内延伸思考直到发现最底层规律的过程。
我认为这本书最有帮助之处在于,帮助我们理清楚了:知识管理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临界知识,底层规律,因为它们决定这世间万物的有序运行,化繁为简,我们只要掌握了这最初的一,就能够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在信息爆炸时代都本末倒置了。因为工作中追求的是快速,这其实阻碍了知识工作者个人的能力提升,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本质来,锻炼深度思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规律,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洞见未来。
书中一些具有启发的语句摘录:
稻盛和夫: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你的优势就是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
《影响力》的六个武器:互惠、喜爱、承诺一致、社会认同、权威、稀缺。
内心的热情和天赋,才是让生活创造精彩奇迹的剑刃。我们应当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热情和独立思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