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

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_第1张图片

文丨流放九月

编辑丨流放九月





/01/

这是来到大学的第一年零三个月,我终于忍不住作出此文。


真的,人生二十余载,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迷茫过。这不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就像我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中一位已经毕业的学长所写:


“前几天,和女友闲聊。她说起,大学真是‘事与愿违’的高峰期。


大一时,每天起早贪黑背到崩溃,考试却发现别人打小抄查手机,轻松拿下奖学金。


大二时,为了减肥饿得头晕手抖头脑发昏,室友一天五顿却比自己瘦一大圈。


大三时,知乎寻求共鸣,用心答题却应者寥寥,大V随便晒自拍,自带五百评论一千赞。


再后来,总算熬到毕业,家里催着相亲,自己忙着投简历,跑招聘,仅有一两个offer,偏偏还瞧不上······”



曾经,满怀期待的大学生活,到头来,只剩失望。


本以为将拥抱自由的气息,没想到在自己面前的却只是一片荒芜。


于是待在原地陷入不知所措。


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_第2张图片



/02/

我想,90%的大学生都会和我一样,或多或少的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对自己发出这样的诘问:“我的大学的意义在哪,我究竟想要的是什么?”


我不想直到毕业也没能找到答案,我不想在四年后毕业时浑浑噩噩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度过了一个怎样的大学。


于是我上百度,刷知乎,看各路大神经验。然后看来看去无非这几种:健身、看书、英语、广交朋友、拿奖学金······


总结一下就是烂鸡汤,全是一些绝对正确的废话,就和告诉你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正确,一样废话。


如果不相信,你可以回想自己办了多少张健身卡,去了几次健身房,看了多少书,背了多少单词?哪次不是一开始踌躇满志而后三分钟热度?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过原因。


究其本质,还是关于我们做这些究竟意义在哪的问题。健身为了身材好,那么身材好的意义是什么?背单词为了英语好,那么我们又将用到多少英语?拿奖学金为了将来好工作,可是好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的人生就为了一份好工作而活?


我们只能被动去做,所以麻木,所以呆滞,所以迷茫。


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_第3张图片



/03/

当然我也不可能反对他们所说,因为他们绝对正确。但是我承认,我做不到,我做不到麻木的去服从,我不想我的人生就这么机械的被安排,在没能知晓一件事情意义的情况下,我无法为之付出努力。


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大学会变成这样,因为我们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价值信仰。


何为价值信仰,很简单,高考前我们的价值信仰就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所以我们为之所努力所奋斗。


但是到了大学,我们的价值信仰瞬间坍塌,短时间内又很难树立起一个全新的价值信仰。


我觉得这个词同时也可以用“路”来代替:站在一条岔路口,前方每条路都被迷雾笼罩,我们该走哪条路呢?选择这条路的后果是什么?


正因为我们不知道后果,所以我们不敢轻易选择,我们不知道它通往的是宝藏还是悬崖,所以我们迷茫,不敢轻易去确定一个全新的奋斗目标,树立一个全新的价值信仰。


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_第4张图片


/04/

记得电影肖生克的救赎中有一位自杀的老人布鲁斯,他在监狱图书馆工作了50年,然而就在他获得假释的时候,他选择了自杀。


这段情节可能让很多人不解,但是我觉得这算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为什么?


用电影中费曼的话来回答便是:“监狱是个怪地方,起先你恨他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


当布鲁斯获得了假释后,他在监狱里所建立的一切,他的价值信仰,都在一瞬间崩塌,当他疲惫的无法适应现状之后,自杀也似乎变得合乎情理。



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_第5张图片




/05/

上学期时看过一部电影,年初就上映的,一直拖了几个月才看,叫《无问西东》。


当时看完好像哭的稀里哗啦的,四个主人公,四段故事。


故事都围绕着一句话展开:“爱你所爱 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当时这部电影似乎给我麻木的生活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之后一段日子接踵而来的各种麻烦马上将我打回原状。


或许这几天我会抽出时间来,把这部电影重新看一遍。


但愿这次我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能够想我所想,行我所行,听从我心。


也祝愿各位处在迷茫中的小伙伴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无法为你们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因为那些世人皆知的建议在我看来尽是些废话。


但是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不是吗?


各位,晚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大学以前,我从未像现在这样迷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