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寓教于乐

不同的人,喜欢用不同的方式了解世界,一般归类为四种:

1. 视觉型:喜欢用文字,图案,视频等方式接收信息;

2. 听觉型:喜欢聆听,听过后就很容易记住,善于沟通;

3. 触觉型:通过相互接触来感知世界,体验过才有真理,喜欢与人亲近交流,表情丰富;

4. 自语型:总有一把声音在脑海你和你对话,善于分析,表情比较少。

今晚参加了美国使馆的一个关于 integration arts education的工作坊,再次感受到学习不单来源于课本和死记硬背,也不再局促于课堂中的PPT和讨论等互动模式。

Integration arts education就类似我们之前说的寓教于乐,通过不同的视觉因素,肢体语言、视频、装置等艺术元素融合到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演绎、观察别人的演出及反馈,加深印象。

有研究指出,对于同一知识点,接受艺术结合的教育学习的小组比普通组的同学记得更深入及更长久。因为当提及到这一知识点,他们脑海中就呈现出当时演绎的画面,从模糊印象变成深度感知。在这样剔除“语言天份”的情况下,同学会可以更容易的投入到学习中。在融入这一教学方法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不但来自对知识的理解,还包括演绎过程的投入度,为共同学习打造安全的平台。

让我们现在来一起学习些简单的活动,练习自己的幻想力,感受身体与眼睛的对话。

活动一:Zi Ze Za

不能说话,通过手掌指示的方向传递;只有四种方向传递,左,右,前(眼神方向),跨过(双手过头成跃过姿态),反应错误的要退出

活动二:用身体和道具来演绎一首诗

不能说话,用肢体语言来表述一首诗/一句话,可以是个人呈现,或团队呈现

活动三:Mask Game

通过眼神接触来传递表情“面具”,接受别人传递到表情后,马上同步展现,然后用右手摘下面具,左手带上自己创建面具,并展现给大家,用眼神搜寻下一位被传递者,然后把表情抛/扔/投给对方

活动四:At this moment

幻想脚下的地板或者环境是指定的情节,在提示的时间内自由发挥,但在暂停时,马上定住。

当你和身边的人玩这些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我想到的词语有:专注力,规则,知识的理解,细节,传递信息,眼神接触,自由,创意......

更多的教学视频,可以留意一下链接:

http://www.questvisualtheatre.org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寓教于乐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PS.使馆不允许带雨伞,放在安检门口,离场时我的雨伞就被参加的人捎走了......顿时觉得无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