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制改革,是指将原先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实现出资人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认为,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在《公司法》的法律框架范围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市场化的运营体制。
李锦还进一步分析指出,公司改制后,原先由企业法登记的企业,改为公司法登记的企业,改制的关键在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真正实现市场机制,而不是政府管理下的计划体制。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公司一级、二级技术专家岗位序列,并在油田范围内公开选拔技术专家;全面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打破身份界限,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竞争选拔机制,打通了晋升通道,盘活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劳动效率,拓展了发展空间,提升了整体效益。
中国石油集团的公司制改革起始于1999年,在此之前的中国石油集团就是典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存在着诸如政企职责划分不清、企业负责人考核标准缺乏合理依据等弊端,在治理结构层面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中国石油产业和中国石油集团自身的现状。
伴随着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公司制改革并成功实现境外上市,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板及较为清晰的操作模式,以公司制改革为核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化运营体制的深层改革,也在我国石油产业领域中开疆拓土。
中国石油集团,凭借着我国原油生产领域无可动摇的领先地位,以及较完善的产业链和内在发展动力,当仁不让地成为我国石油产业迈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先锋”。
基于资产、业务和相关权益的划分,中国石油集团将经评估确认后的21308642.2万元净资产按75.09%的比例折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计1600亿股(每股面值1元),由中国石油集团持有,股权性质界定为国家股。
经1999年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0]1号文)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完成股票全球公开发售,以每股1.28港币(每份ADS16.44美元)的价格共发行17,582,418,000股H股(其中包括41,345,210份ADS)。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ADS和H股分别于2000年4月6日和2000年4月7日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也使中国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家实现境外上市的石油产业链公司。
自上市伊始,中国石油股份(0857.HK)就以稳定的分红来回报其投资人,在上市后次年也即2001年,中国石油股份即实施了两次分红、现金分红合计达0.1377元,以每股1.28港币的IPO发行价格计算,分红回报率超过了10%;在随后的2002年到2006年间,中国石油股份的每股现金分红金额更是持续逐年提高。
中国石油股份(0857.HK)正是凭借着稳定的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的现金分红以及给投资者带来的优异回报,成为香港资本市场中公认的蓝筹股,被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捧。
2011年,沃伦·巴菲特在座客南京大学商学院时,还提到了8年前对中国石油股份的这笔投资:
“我一般是先看报告,形成对于公司价值的判断,然后再看公司的价格,否则先看公司的价格会潜意识地影响对于公司价值的判断;如果不受到公开市场报价的影响,我能更好地对公司进行估值。
当时我读了报告,和自己说,这个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应该价值1000亿美元左右,然后我看了一下公司的股票交易市值,中石油总体市值为350亿美元左右。这就像我能用350亿美金价格买到1000亿美元价值的东西,虽然我不能买到控制权,但是我喜欢这个投资。
我没有办法以这个价格购买美孚或者壳牌这样的公司。有趣的是,我几乎能以差不多的条件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尤科斯,这也是很大的一个石油公司。我思考后决定,购买中国公司会比购买俄罗斯公司要妥善得多。
我不知道这两个公司的管理层如何,也不知道这两个公司的石油储备各有多少,真正的差别是一个公司是在中国销售石油,另一个在俄罗斯销售石油。我对于中国要感觉好得多,所以我决定购买中石油。”
至少在“股神” 巴菲特眼中,中国石油股份充当了一张形象和信誉俱佳的“中国名片”。
此后,中国石油还于2006年完成了首单境外再融资,于2005年9月以每股港币6.00元的价格增发H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196.92亿元。
中国石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市场化的运营体制的探索,并未因境外上市带来的巨大成功而中止,上市后多次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了中国石油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产权管理理念的持续动力,也使中国石油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特别是针对由中国石油集团控股的多家已上市A股公司,中国石油股份开展的多宗回购业务,每一宗回购都成为A股并购史中的经典案例,并为中国石油日后实现整体上市扫清了组织架构领域的障碍,包括2005年11月全面要约收购锦州石化、2006年12月全面要约收购辽河油田、2006年1月要约收购吉林化工H股等。
上述全面要约收购锦州石化、辽河油田和吉林化工的流通股,撤回其有关A股、H股及ADS的上市地位,解決了中国石油股份内部同业竞争问题、规范了关联交易,进一步改善了中国石油股份经营效率,也为后来中国石油回归A股上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伴随着建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体制的持续完善,以及通过多次资产重组实现的资产、业务架构的清晰,中国石油在2007年实现了其跨越性发展的关键一步——回归A股上市。
中国石油A股的IPO也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响应,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石油网上发行申购款为2.57万亿元、网下申购款为0.799万亿元,合计冻结资金总计3.37万亿元,创出A股发行冻结申购资金纪录。网上发行超额认购倍数达51.47倍、网上申购中签率仅为1.9429%。此后,中国石油于2007年11月19日正式计入各A股成分指数,一举成为当时第一大权重股。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月19日中国石油总市值约为62858亿元,同日上证市场总市值约为313290亿元,由此算出中国石油在上证指数的权重占比为20.638%。
也即是,中国石油每波动1%,将影响上证指数大约10.97点,这也使中国石油相应的石油化工板块,成为A股市场中继金融板块后的第二大板块,所占权重达到约26%,被称为A股市场的“定海神针”。
对于中国石油回归A股上市,多位券商研究员从不同角度均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和很好的预期:
华泰证券石油研究员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石油回归将对国内股市的行业配置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会进一步的提高A股市场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地位和水准,将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关注中国,加入中国股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支持。
东方证券研究员也表示,中国石油回归A股市场将增加国内股票市场供应,对改善国内资本市场供应不平衡的状况发挥积极作用,并将使国内投资者享受这家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利润增长带来的好处。
回归A股还只是中国石油在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新的高度的起点,从2016年4月开始,中国石油正式启动资产重组项目,到同年12月15日中油资本、中油工程两家下属公司分别获得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中油资本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完成仅历时8个月,创下同类型和相似规模重组用时最短纪录,被业界评价为“国内首个年内同步完成金融平台搭建和上市的经典案例。”
速度的背后,是反复推敲和谨慎抉择。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管理日益规范,企业上市相关资料和审查工作愈加严格,加大了企业重组上市的难度。特别是像中油资本和中油工程融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及相关政府机构在前期项目审查过程中更是慎之又慎。
由于中油资本、中油工程两家企业的前身*ST济柴、*ST天利同属中国石油集团控股企业,如果不能按期完成资产重组,投资者利益也将因此受到损害。如何更好地维护股东利益,也是此次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集团公司在制定两家企业重大资产重组暨上市方案过程中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
2016年9月,金融业务整合上市方案和*ST天利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先后公布,将两家企业重组所涉及的重大资产置换、配套融资和股票发行等详细信息一一披露,让市场和投资者看到了中国石油推进改革的信心,更看到了两家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为确保两家企业重组项目平稳推进,集团公司提前筹划并评估项目可行性,将盈利性较弱的资产剥离出上市公司,同时置入行业前景好、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全面实现两家上市公司业务转型。在改善公司经营状况、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
在推进重组改制上市过程中,集团公司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保证控股前提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参股,优选实力强劲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公司治理,促进企业转化经营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将现代管理理念、市场化意识、资源优势等“优良基因”注入中油资本和中油工程两家企业中。
作为集团公司综合一体化优势的重要体现,经过多年沉淀和积累,工程建设业务形成涵盖油气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拥有国际领先或先进的工程技术,具备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全价值链服务能力。
其综合实力、品牌形象、国际商誉大幅提升并获得广泛认可,部分工程建设企业成为中国神华集团、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国内外知名能源公司的合作伙伴。
西气东输、苏里格气田项目、独山子石化项目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现场,都有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队伍的身影。通过本轮上市融资,中油工程有望一举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工程建设上市公司之一。
光大证券在2018年6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王者归来》中,就给予中国石油高度评价,称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上市公司,原油产量全球第一,原油储量全球第二,是油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并详细分析指出:“公司坐拥禀赋资源,受益于天然气价格市场化:受煤改气等政策的实行影响,国内天然气消费大幅增长,供需持续偏紧。
公司作为国内天然气巨头,市场份额高达78%,坐拥全国约70%的油气管道,是行业向好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公司作为国内第二大炼化企业,市场份额稳定,炼化升级布局有序进行,将在未来我国炼能过剩的激烈竞争中增强自身竞争力。”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果,也激发了中国石油集团层面继续推动深层改革的动力,伴随着已上市股份公司经营、资产划分层面的稳定成型,中国石油集团层面也开启了公司化改制。
中国石油集团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也成功地闯过“深水区”,为大型国有企业改制再树样板。
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一直给国企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
截至2017年12月,国有企业因办社会职能每年需承担费用1400多亿元,在各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办社会职能机构约1.66万个中,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电、供气和物业管理)管理机构占到约4900个。
以后来被改制的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为例。中国石油官网消息显示,改革前,由于本身的公益属性及体制原因,成立于1974年中国石油中心医院已经陷入了连年亏损的泥潭,只能依赖补贴生存,随着低油价下企业利润出现缩水,这个情况更加严重。“近五年,医院营业收入翻了近一倍,但受石油企业整体效益的影响,工资总额不增反降,医护人员捉襟见肘。”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截至2015年底,医院共有员工1288人,固定资产原值8.2亿元,实际开放床位988张,年门诊量80万人次,住院诊疗2万人次,手术5000余例。据初步测算,仅实施药品零差率一项,中国石油中心医院每年就将减少净收入数千万元。
这不仅是中石油中心医院一家遇到的问题,大多数国企医院都面对着类似的困境。“一方面要面对公立医院的竞争,另一方面要与民营医院争夺市场,受制于原有的管理经营体制和投入不足,很多国企医院正在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国企社会化改革正式提出于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任务。
2017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3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此前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加快推进公司制改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立,依法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产权管理体系和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实现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公司化改制工作也在2017年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典型案例如中国石油旗下拥有的约10家三级医院、40家二级医院、50家一级医院和1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些医疗机构存有20000张床位和1500万年门急诊人次。经过集团审慎选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选择联合社会机构实施企业进行医院社会化改革,为国企社会化改革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改制后,中国石油中心医院举办人由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下称管道局)变更为宝石花医疗,并取得社会服务机构法人资格。“在中国石油系统300多家各级医疗机构成功改制的模式下,宝石花医疗有信心组建和打造中国企业医院医疗集团。”2017年9月17日,宝石花医疗健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宝石花控股)副董事长王晓滨表示。
“宝石花控股致力于整合中国石油核心医院资产,以及其他相关医院和医疗资源,打造中国乃至亚洲最大医院管理集团之一。”宝石花控股表示。
宝石花控股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是利用社会资本创建的专业化医疗产业平台,属于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其注册资本100亿元。作为中国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试点,改制的完成意味着中石油医院社会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7年12月19日下午,中国石油发布公告披露,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中石油集团通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石油集团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改制后名称变更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这代表着中国石油集团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引领下,完成了集团的现代公司制度建立和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使中国石油集团在完善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买上了新的台阶,也为中国石油集团未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 | 环球网
责任编辑 | 张可烨
END
文欢迎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请在文章前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石油,微信号:CNPC-online,附上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