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问的有些早。
但这个问题很多人应该都想过:
退休后准备干点啥?
普通人退休,大多冲着休闲娱乐去的,力求轻松愉悦、放松身心。
但不管怎么选,还是得从经济基础出发,取决于口袋里有多少钱。
以及晚辈争不争气,是不是还得啃老、得继续还房贷,得帮忙带小孩……
问题依旧一大堆。
那大佬们呢?
坐拥金山银山,有钱有闲,退休后是不是就过起了天堂生活?
我们不妨来看一下——
《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这个名字我们可真是太熟悉了。
无人不知他曾是「世界首富」。
不但首富,还在首富位子上牢牢坐了N年。
就算已经退休11年之后,依然是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的第二位。
这部刚刚在网飞上线的纪录片,豆瓣9.1。
就揭开了光环之下的比尔·盖茨。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早在2007年就凭借《难以忽视的真相》,得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其特点就是不会循规蹈矩复述人物履历。
这次比尔·盖茨的纪录片,也同样没有老生常谈的讲他如何创立微软这个商业帝国。
而是探索他的动机与记忆,着重讲述了08年比尔从微软退休之后所做的事。
富豪退休都做些什么,还真是让人好奇,毕竟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打开之前,鱼叔非常想当然:
以世界首富的实力和地位,做什么都是很简单的事。
然而看完之后,却想由衷感叹一句:
大兄弟,你太难了!
在纪录片里,比尔·盖茨看起来就像个随便从美国街头抓过来的普通人。
喜欢吃汉堡,跟你我一样老是不吃早饭。
像喝水一样喝可乐,想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咬眼镜腿。
首富也不能抵御的快乐水
他从小不爱出门,宅在屋里做这做那。
用他姐姐的话说,「是个古怪的孩子」。
宅男石锤。
不善于与人打交道,聊天也是话题终结者。
在微软公司里,他有一句口头禅:
「这是我听说过的最傻的想法。」
日常开个会,都能听到好几遍。
同事们都懵了,这句话你刚刚才说过,是每一个想法都比之前所有的更傻吗?
有可能真是如此。
因为他大脑转速实在太快了。
一般人确实跟不上。
一个小时能够看150页书,跟朋友度个假,就看了14本。
外出出差,要带上一布袋的书,因为出差的时候有更多的时间阅读。
我们常说,喜欢看书的人愿意思考。
这话在比尔·盖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平日在家会突然开始踱步想事情。
甚至还有自己的「思考周」。
他会只提着一大袋子书跑到河上的小屋里住一周,集中阅读和思考。
想的问题太多,妻子梅琳达都吐槽他。
「里面简直一团混乱!」
他不但想的多,更想的远。
总喜欢比别人多想一步,或者尝试一些未曾尝试的角度。
从微软退休之前,他和梅琳达建立了基金会,专门用于慈善事业。
而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当时在做的事情是:
研究厕所。
是的,就是这么一项接地气的工作。
因为通过一篇《纽约时报》上的文章他俩得知,时至今日,这世界上仍然有大量的儿童正在死于痢疾。
而他们,有能力对此做些什么。
人会得痢疾,水源不干净是重要原因。
在很多欠发达地区,人们依旧会把排泄物直接倾倒进河流或湖泊中。
但同时,他们又会从这些地方取生活用水。
这一段建议不要吃饭时观看
如何处理排泄物成了消除痢疾重中之重。
看起来似乎有些滑稽。
一个世界首富,召集了一大帮科技天才,每天围着粪便打转。
在当时的情境下,大家不看好这个项目。
要一个完全没有下水道系统、没有污水处理厂,甚至建了厂也没有足够能源维持运行的城市,革新排泄方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比尔就是喜欢做些怪事。
他切换思路,开始研究不需要管道排放、不需要外接能源就能处理排泄物的马桶。
这个想法已经非常异想天开。
但还有更让人惊呆的。
他甚至思考,能不能把排泄物变废为宝,一边产生能源,一边净化出可饮用的水源。
粪便里提取饮用水,这到底是什么要命的操作!
比尔在喝粪便提取出的纯净水……
这种独辟蹊径是比尔惯有的思考方式。
温室效应日益严重,主流的做法是考虑如何处理已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如何减少排放。
他直接从源头着手,为什么不替换掉现在使用的能源?
毕竟,对于终会耗尽的不可再生能源来说,这也是早晚的事。
马上,他开始着手研究核能。
这个决定可太不受欢迎了。
虽然有数据表明,死于核能的人总共有几千例,而每年死于煤电厂废弃物毒害的却有80万人(战争不算在内)。
危害程度其实一目了然。
但即便如此,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核能」还是跟「魔鬼」划等号。
人们谈核色变。
顶着舆论的压力,比尔又找来一帮科学家研究核电站。
他们分析了切尔诺贝利的原因,分析了福岛核电站的缺陷。
致力于设计出一种哪怕面对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也不会出现事故的新型核电站。
甚至更进一步。
将过去旧方法产生的核废料重复利用,进行能源再生产。
为了这个项目,比尔九年内坚持不懈地造访在核能开发上比较积极国家——中国。
终于,在2015年的时候,他跟我国签下了核电站建设合作计划。
敢想,敢做,敢突破。
他的奇思妙想,无论过程如何曲折,最终总能走上正轨。
一边鼓捣厕所,一边研究核电站。
还嫌不够。
比尔又分出精力致力于消灭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儿麻痹症,很长一段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儿童健康的巨大威胁。
我国也不例外。
直到80年代,还时不时有孩子因为这个病落下残疾。
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国家大面积推进疫苗接种,才逐渐在国内消灭了这个病症。
相信大家对童年集体「吃糖丸」还有印象,那就是小儿麻痹症的疫苗。
印象中……还挺好吃的?
2000年,经中国国家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证实,中国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已被阻断,成为无脊灰国家。
但在非洲的尼日利亚,直到2008年,病例还在疯狂增长。
比尔&梅琳达基金会研究后发现,这是因为当地宗教在抵抗疫苗接种。
这样的谣言,听起来有几分似曾相识
为此,不擅长社交的比尔特意去到尼日利亚皇宫,和领袖们见面,解答他们的疑问。
说服他们给孩子接种可以预防残疾的疫苗。
比尔·盖茨的这些行为,在有些人看来,或许并不理解。
耗时伤神还投入巨大,到底图什么呢?
可能会有答案说,「为了出风头」「为了博名声」。
确实,像「水源」「疾病」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在平时听起来总有几分唱高调的味道。
有钱人做慈善,也成了众人眼中一种「打造人设」的手段。
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也觉得他们的捐献是理所当然。
但这世上,其实没什么理所当然。
这不是他的义务,也没有直接责任。
「他完全可以不这么做。」
当然,关于贫与富,关于责任与义务,涉及的议题太过庞大,鱼叔今天也并不是想跟大家讨论这些。
只是想说。
有些自以为遥不可及、无关痛痒的问题,其实远比想象的,离我们更近。
世界是个整体,没有人真的能够置身事外。
有些人有能力带头站了出来,而站在后面没站出来的人,即便不给予支持也没必要指指点点吃酸柠檬。
而且,「全球性问题」,分量真的太重太重。
任何问题只要带上了这三个字,就几乎等同于贴上了不可能彻底解决的标签。
这里面牵扯了太多。
地区,国家,民族,宗教。
观念,文化,政治,历史。
这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就可以掌控的事。
有太多不可抗的阻拦因素,超乎预期之外。
厕所革命。
比尔又是召集相关人才,又是搞「清洁厕所设计大赛」,还要面对公众质疑。
后来终于研制出能自行清洁的马桶,还建立了能源自给自足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奈何成本太高,后续推广依旧艰难。
脊灰问题,眼看着已经大面积好转,新增病例逐年减少。
谁想到,2010年,当地恐怖主义爆发,恐怖分子控制了整个区域。
不但脊灰本身开始重新爆发,恐怖分子还将矛头对准了疫苗接种的工作者。
面对恐怖主义,比尔也同样无能为力。
伤亡和病患同时袭来。
预防脊灰的工作到底什么时候能走出困境,还遥遥无期。
最让人沮丧的还是新型核电站。
理想中零事故的核电站终于设计完成,眼看着通过了试验阶段,就可以投入建设。
结果镜头一转,出现了一头金黄飘逸头发的男子,宣布中美贸易战开始。
川普政府一纸令下,取消了他们可以在中国建核电站的贸易协议。
比尔看着这样的突变,也只能无奈的骂了一句「oh shit」。
比尔离开微软后的退休生活,似乎失去了当初在商业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势头。
花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却没有一项能真正达到他的目标。
想要搞定人的事,可比搞定电脑难多了。
对此,导演抛出了一个灵魂提问:
搞了这么多项目都没成功,有没有一个时刻觉得,太难了,我不干了?
比尔这个从小到大的乐天派,也承认了自己的挫败感。
——有时候确实会这么想。
但是他顿了顿,又说:
「但是大部分时候,我还是觉得,需要更加努力。」
虽然是碗高浓度鸡汤,但鱼叔还是喝了。
因为。
刚开始,我以为自己可以一窥全球首富退休后「有钱人的快乐」。
进度一半,我看到了一个试图以一己之力推动世界前进的先锋行者。
最后,我才模糊发现,在这些琐碎片段背后,是这个世界正在悄悄发生的巨大变革。
这些问题,即便是世界首富,也难逃其困。
更别说是渺小的我们。
如此说来,似乎有些悲观与无力。
但看到像比尔·盖茨这样手握财富与地位的人,在退休后放弃安逸,为了解决全球性难题一路受挫,却依旧兢兢业业努力。
还是会觉得——
这个世界或许,也没有那么糟糕。
助理编辑:张小一
点个「在看」
不要小瞧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