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

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_第1张图片
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_第2张图片

如果天地变成我们的课堂,把社会当成学校,大自然将会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研学旅行以旅行为载体,以教育为目的,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近几年,随着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国家政策陆续发布,研学旅行迅速成为教育界、旅游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热潮。

通过与中国研学旅行中小学校长联盟特聘专家林水洲老师四十分钟的对话,我们又对研学旅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且对研学旅行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与研学旅行的缘分

当谈起什么时间和为什么会接触研学旅行这个行业,林老师回忆:早在2007年的时候,湖北省教育厅就要求每一个县成立一个校外活动中心。当时,林老师在湖北省教育厅工作,申报工作时,就是林老师最早期就接触到“研学旅行”,只不过那时候叫做“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

国家正在进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教育部门的口号“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十九大以后,党的教育方针提高了一个层次,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对教育的要求:“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到了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教育。加了一个“好”字,那对教育的要求就更高了。新时期,我们办教育,不仅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是要更好的。新增加的劳动教育就包含了我们研学旅行这一块的工作,引导学生要多参与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党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发展来说,研学旅行的教育新形势也属于一个历史的机缘。


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_第3张图片

中国研学行业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中国研学旅行工作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林老师说道,且给我们具体分析了以下两个体现的方面。

第一:政策层面上,2016年12月,教育部联合十一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随后开展了研学旅行在8个省市的试点工作。目前来说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是在部分省市,还未涉及到全国范围。

第二:实施意见上,教育部还没有发布相关的研学旅行有关基地营地建设的标准;没有针对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化的大纲进行发文;对研学导师没有更具体的要求,进行研学旅行工作没有一定的标准;没有经费保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安全制度保障和安全实施的标准。

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未来可期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林老师认为,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对教育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从培养青少年、国家接班人的角度来讲,研学旅行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林老师还强调: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出发,学生的成长必定要有团体性,实践性。人的成长是离不开团体的,我们研学旅行活动正是我们作为培养人的一个有效途径。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研学旅行要求学校以集中体验,集中探究的形式,这就体现了团体性;研学旅行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探究、体验、记载的一个实践过程。

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和培养人的技能,还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研学旅行产值已超过千亿。全国有1.6亿学生,湖北省有580多万,所涉猎的面非常之大。

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_第4张图片

目前推进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面临的阻碍

林老师根据自己这么多年的研学旅行行业从业经验分析了中国研学旅行现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与期待。当然了,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也将面临一些困难与阻碍。林老师从以下六个层面为我们解答了目前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推进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政府层面:国家虽然已经出台了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但关于农村孩子对研学旅行可望不可即的情况,还没有具体的有效措施。

经费筹措: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的经费保障层面还是有缺陷,农村孩子参加研学旅行主要也是由学生家长来承担费用,那么,贫困家庭和偏远地区的学生就会错失参加研学旅行活动的机会。

课程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是多样化的,对编写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结合不同的环境与资源。就湖北省来看,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精品是不多的。其实,研学旅行出现“只游不学”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课程不够丰富。

研学导师:要培养专业的研学导师来服务研学旅行。一个专业的研学导师要懂教育学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学。目前,做研学导师这项工作的多数是导游,他们更多只懂得线路和景点基本知识,导致研学旅行的教育部分得不到满足。培训的对象包括导游,基地老师,校长。没有好的研学导师,研学课程得不到充分传授。

基地营地:现有的基地营地,远远满足不了研学旅行的要求和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基地营地建设标准不高,规范程度不够,就导致研学旅行课程得不到更好的落实,学生得不到更好的体验,学生的安全也得不到更大程度的保障。虽然很多省份公布和认定了研学旅行基地营地,但国家还没有出台一个关于基地营地建设的标准,而且这项标准不是某个部门能制定的。

制度:目前研学旅行还在初始阶段,安全措施得不到落实,设备无法到位,没有真正硬性的条件没有。校长和家长对研学旅行还有所保留,还有很多的的顾虑。

开发编写研学旅行课程

两个特征、三个阶段、四个环节

谈到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编写,这也是林老师一直以来的工作内容之一。林老师说:研学旅行课程编写,与其他课程是不同的。

研学旅行课程编写具有两个核心特征:“研究性”“体验性”。

研学旅行本身就是一个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必须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特点。因此,“研究性”是研学旅行课程的首要特征。

研学旅行是一种通过体验来达成教育目标的育人方式,强调要有体验活动,要有旅行的体验过程,没有旅行体验就不能称之为研学旅行。“体验性”便是研学旅行的第二个突出特征。

研学旅行课程除了具有“研究性”和“体验性”两个核心特征外,还具有“计划性”“团体性”“社会性”“生活性”等特点。

林老师还强调:要想做好研学旅行课程编写,一定要落实“三个阶段,四个环节”三个阶段,四个环节。

“三个阶段”是指课前、课中、 课段三个阶段。课前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准备阶段, 课中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实施阶段,课后阶段是研学旅行的总结评价阶段。

1.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是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实施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要做好课程方案上报、选择机构、确定路线、实地考察、方案确定、学生教育等很多准备工作。但是,最核心的是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课程目标的确定。确定课程目标是做好其他准备工作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个目标主要是确定大的课程目标。

第二件事情是组织架构的建立。研学旅行课程属于实践活动课程,课程组织的有序性、安全性、教育性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目标,而这些课程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建立起研学旅行课程的组织架构。这种组织架构除了干部、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关系网外,最根本的是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体系的建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应该成为研学旅行课程最主要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

第三件事情是研学手册的编制。研学旅行手册是整个研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本保障。研学手册应该包括研学旅行组织架构、联系网络、课程简介、行程安排、研学课题等方面,研学手册应该力求做到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2.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是研学旅行的实施阶段。课中阶段主要包括乘车管理、食宿管理、活动管理三项核心内容。

第一项是乘车管理。乘车管理包括往返家庭过程中的乘车设计与管理、通往旅行目的地过程中的交通设计与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交通设计与管理等。乘车管理包括乘车秩序、座位安排、文明要求等内容,最好的乘车管理方式是自我管理和小组合作管理。

第二项是食宿管理。食宿管理属于生活管理,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宿管理中,较好的管理方式是提前设计好餐桌人员分配、餐桌号、餐桌长,以及住宿人员房间分配、住宿管理制度规定、查岗查房等内容,以便实现食宿管理的有序化、自动化、科学化、效能化,以及食宿管理的学生自治。

第三项是活动管理。活动管理主要是研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目前比较普遍的管理方式是以学校、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大一统管理,这种管理可以保障预设性、有序性,但缺乏灵活性、生成性和个性化。学校可以运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为学生设计更多的模块化、个性化、微型化的选择性、探究性、合作性课程。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是研学旅行的评价总结阶段。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阶段,也是很多学校容易忽视和轻视的阶段。课后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研学作业的完成、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成绩的认定等内容。

第一,研学作业的完成。按照研学旅行的设计,学校会在研学旅行的课前阶段布置研学作业,并在课中阶段体验、探究,回到学校后整理和按要求完成作业。

第二,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成果的展示应该以小组为单位,以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研学成果的展示实际上是一种课程评价方式,有利于检验研学目标的实现情况。研学成果的展示还可以实现研学成果的物化和延续,以提升研学的实效性。

第三,研学成绩的认定。研学既然纳入课程,就应该有类似于学科课程的成绩和学分认定系统,这是研学旅行课程规范管理的需要,也是推动学生有效参与研学的重要手段。

“四个环节”是指确定目标、选择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环节。是研学旅行课程的规范性结构。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第一个环节。这一环节要在课前阶段完成,主要是根据学校的课程规划、育人目标、年龄特征等来进行设计一个大方向。大方向确定之后,最重要也最艰难的工作是确定微型育人目标,一次研学旅行不可能实现太大、太多的目标。微型育人目标确定后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按照学科知识的要求确定研学内容,一条思路是按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课程资源综合设计研学内容。

2.选择资源

选择资源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第二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前阶段完成,主要是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者根据研学大目标确定研学目的地和线路,这是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第一次选择。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者还应该根据课程微型目标选择课程微资源,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择和探究,这是课程资源选择的关键。课程设计者还可以把课程资源的设计权交给学生或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主生成课程资源,这是一种更高境界和层次的课程资源开发方式。

3.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第三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在课中阶段完成,主要内容是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资源,亲身到研学目的地进行参观、考察、体验、探究。

课程实施阶段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大一统的走马观花,这是研学旅行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也是研学旅行课程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课程实施就只有“旅行”,没有“研学”,和真正的研学旅行还有很大差距。课程实施阶段的“研学性质”是未来研学旅行最大的挑战,需要旅行社和学校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的第四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后阶段完成。课程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研学作业的完成、研学成果的展示、研学体会的分享、研学成绩的评定和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等。

正确看待“研学热”的现状

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由初级 — 中级 — 高级的发展过程,研学旅行的发展也应是这样一个有序的过程。

研学旅行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表现形式,满足党和国家育人树人的要求,有助于拉动经济的发展,为行业单位提供增长点。无论是从怀有教育情节,还是从培养国家接班人的角度出发,研学旅行成为社会的热点都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个好的现象。虽然在过热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忘初心,研学旅行工作会更加规范合理。教育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任务也很重,要做到怎么更好的引导研学旅行工作规范与科学发展!最后,林老师说自己对中国研学旅行行业还是充满信心的。

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_第5张图片

总得来说,研学旅行是一个筑梦工程,把孩子的梦、家庭的梦、国家的梦全都融进去了。从2007年的“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如今的“研学旅行”,十二年,林老师一直在为中国研学旅行事业做贡献。未来,愿我们带着信念,带着希望,研学旅行这条筑梦路,远远没有尽头!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到“研学热”,这位专家眼中的研学旅行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