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一书,深受启发,与您分享如下:

1、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三种态度

什么是美_第1张图片

看到这个碗,你想到了什么?

第一种人可能想到这个碗可以装菜,盛汤,用来喝水也不错。第二种人可能会想到这是青花瓷的一种,其原料是氧化钴的钴矿,经过多项复杂的工序而成,这些工序包括采泥、练泥、拉坯、修坯、画坯、施釉、烧窑等。还有一种人可能什么都不想,他们眼前和脑海中只有这个碗,他们只管欣赏这个碗的造型,图案,颜色…

这三种人代表了对待一个事物的三种态度。第一种人是实用的态度。第二种人是科学的态度,而第三种人是美感的态度。

实用的态度在我们日常中是最常见的,我们看到任何事物都会想它们对我有没有用?这并不奇怪,因为“美”最初就是来源于实用。“美”这个字上半部分可以看成是“羊”字,下半部分可以看成是“大”字。远古社会中,羊在六畜之中是提供肉食的主力,羊越大,实用价值就越高,因而古人觉得“羊大为美”。

随着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的审美逐渐从“羊大为美”慢慢过渡到“羊人为美”,所谓“羊人为美”是指‘美’的原来含义是头戴羊头装饰的‘大人’在跳舞,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是人类精神追求的美感表达。

要发现事物之美,就要放下实用和科学的态度,实现从“羊大为美”到“羊人为美”的飞跃。

2、美产生于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我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

我在广州上班,常常有省外的朋友一听到广州都很有兴趣,就问我广州有什么好玩的。我一听到这个问题头就大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总觉得广州没什么好玩的,景点也不多。但是,我到了其他城市,尤其是省外或者国外的城市,却觉得这些城市处处是风景,拿起手机拼命拍照,想把这些美景保存下来。事实上,这些城市未必有广州好,风景也未必比得上广州,但是为什么我却觉得其他地方的风景更好呢?

这是因为我跟广州的距离太近了,出门看到一条街,就联想到超某方向走是某酒店,朝某方向走是某银行,某某建筑是那个公司的办公大楼等等,我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到这一条街道或者建筑物上去,而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而在新的环境中,我还没有认识到事物的实用意义,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因而我可以全神贯注地欣赏它的美。

什么是美_第2张图片

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朋友前几年开始创业,现在小有成就。闲聊中我对他说:“真羡慕你,事业有成,工作顺利,不用朝九晚五打卡上班,下面有十多个人给你干活……”他却对我说:“我才羡慕你呢,现在当老师多好,工作稳定,也有成就感。”为什么我们互相觉得对方的工作好呢?我们在说客套话么?没有必要啊,因为朋友之间不需要讲这些客套话。

原因就是我们都跟对方的工作有一定的距离。如果真的互换工作,我体验到他为了公司盈利的各种焦虑,为招人而头疼,为节省成本而绞尽脑汁,大概我就不会觉得美了。而他体验到当老师那种“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费尽心思去爱一群人,结果却只感动了自己”以后,大概也不会觉得美了。

前段时间跟朋友欣赏一幅画,画的是明清时代乡村里居民的安居乐业图。朋友注视良久,感慨道:“好想生活在那个年代,民风淳朴,没有尔虞我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间过得特别慢。”看她一脸陶醉样,我没有说破,其实她之所以觉得那时的日子美好,也是因为跟它有时间上的距离。如果真的活在那时,沉重的税收,官僚的压迫,大概美感也就消失了。

什么是美_第3张图片

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总觉得当下的日子糟糕透了,各种烦心事缠身,而且感觉永无了断之日。还是以前的日子好哇,即便是最艰苦的高中岁月,现在想来也是甜蜜的。

要观出生活中的美,那必须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与之保持适当的距离。抛开实际切身的利害牵绊,才能安闲自得地来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色。

3、美感是心与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什么是美_第4张图片

比如我在欣赏这样一颗树,我的心境是怎样的呢?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这棵树本身,我丝毫没有想这棵树于我有何用处以及它跟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我的眼前和意识里除了这棵树以外,一无所有。这时候,这棵树的形象慢慢引发类似顽强生命力,不畏挫折,在恶劣的环境也要怒放生命的类似联想。

我把我的情感移到了这棵树。慢慢地,我忘记了树和我是两回事,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仿佛这棵树本来有了情感。同时,我也不知不觉受到这棵树生命力的影响,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更加不畏困难和挫折。真正的美感就这样产生了。

所以说,美感是心与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通过物我合一,人的情感与物的姿态往复回流,产生了妙不可言的美感。

什么是美_第5张图片

在柬埔寨的时候,据王琦说傅教授对着这堵墙拍了30分钟之久,大概傅教授也是体验到了这种物我合一的美感体验。

4、灵感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

这本书给我的第四点启发是关于灵感是如何产生的。我们都觉得灵感是非常神秘的,它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随时随地,毫无规律可循的。但是朱光潜先生在书中说,灵感其实是人的潜意识的活动。

比如有个难题,你在思考的时候,它就同时进入了你的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对于这个难题,你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在意识层面,你就意识到这个难题真不好解,只好放弃。

但是你的潜意识并没有放弃哦,它还在后台继续工作着,替你解决这个难题。几天后,某个瞬间,灵光一现,有答案了,这就是灵感的来源。

上中学的时候,每次考语文的时候,老师都要求我们拿到试卷先看一眼作文再开始做其他题目也是这个道理。看了作文题目以后,开始做题了,表面上看,你好像没有在构思作文,其实你的潜意识一直在默默工作着。很多时候,你写着写着,一下子有了思路。

小的时候看电视连续剧《少年包青天》,就觉得包拯好厉害。每当他遇到棘手的案件,百思不得其解,毫无头绪的时候,暂时从案件里脱离出来,先不去想它,但其实潜意识还在思考着它。几天以后,突然在某个瞬间,包拯灵光一现,案件就水落石出了。

什么是美_第6张图片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工作和生活,如果遇到一时解不开的难题,不妨先放一下,让我的潜意识帮我处理着。

文末,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四点:

1、我们对于一个事物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2、美产生于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3、美感是心与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4、灵感在潜意识中酝酿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