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幸福樣態

空間的幸福樣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在“空間、建築、都市”的課上,老师講observation by traveling,他的ppt上出現了這樣的一句話——“在遊歷中尋幸福的空間樣態”。他講他去過的城市,見到的不一樣的風景,感受到的不一樣的都市狀態。

        旅行是經驗的累計,一個建築師要有對多樣空間的不同體驗,對不同的城市狀態的切身感受才能更好地為他人為社會設計好的空間,好的城市。所以遊歷對於一個建築師才那麽重要吧。什麼是幸福的空間樣態,什麼是一個好的城市。旅行中當你踏在那篇土地上,聽雨落的聲音,看人這土地上的建築、人、樹,或者我們並不能看到這個城市的全部,但城市的印記卻烙在心底。

    旅行並不等於旅遊,不是到了景點拍拍照,然後發個朋友圈。旅行是身體力行,把自己放到行走當中,去感受所到之處的風土人情,去思考旅行的意義。在不斷的行走中感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才是一場真真正正的身心得遊歷,即便沿途有生命的危險,但伴隨的卻是人生。

       大一選修了一門《旅行與人生》的課,很欣賞那個女老師的豁達開朗的性格,她是個十分有個性同時又很有氣質的人。她從大學時期開始旅行、徒步,去過很多地方,她跟我們講了很多行走中的故事,言語中充滿了哲理性。

       剛過去的暑假,我們剛經歷過一場建築認知的旅行。沿途也有很多歡樂,但是每天暴走與城市之間,我們開始懂得去思考空間,思考建築,思考城市。開始明白旅行不是去過之後只留下幾張照片。你要去搭搭公交、地鐵,在鄉下要試著去步行,要去感受當地人的節奏。當你開始去思考,這才是人生的開始。行走才有了意義。

       當你跟著上班族一起擠地鐵,當你穿梭在人流不息的繁華都市,當你在古城河畔放慢腳步看河邊老人在洗衣服,當你走過連接河兩岸的棧道……你穿過這些空間,你開始明白什麼是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空間的幸福樣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