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1张图片
杨宾画像

原文载《档案学通讯》1984年第2期第56-57页,上图和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

前,一些档案学著作和教材在谈到我国“档案”一词的渊源时,都引用杨宾所著《柳边纪略》一书,作为现有材料中最早出现“档案”一词的例证。但所引原文往往稍有出入。杨宾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著的《柳边纪略》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他又是怎样使用“档案”一词的呢?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2张图片
杨宾画像

杨宾(上图②)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清顺治7年(公元1650年)7月14日。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滋,又号小铁。娶妻朱氏,小字馌(yè),所以杨宾自称耕夫。

他的父亲杨越是明末的一名秀才,因为与南明的抗清有牵连,经人告发被逮捕,最后被流放至东北的宁古塔。妻子范氏同行,抛下了老母及两个儿子。

杨越流放东北时,杨宾才十余岁。父亲的遭遇,对杨宾个人及其家庭都是一次严酷的打击。他自幼离开父母,备尝艰辛。后来,他自己的儿子也远离家乡西去玉门。他在一首诗中倾诉了自己的悲愤:“我父亡辽左,吾儿又玉门。东西皆绝域,老幼总孤魂。旅踪归先后,荒坟哭子孙。遭逢竟如此,身世岂堪论。”[1]

他遵守父命,不求功名,只是一心学习古文诗书以自娱。他写过一首题为《一室》的诗。诗中写道:“一室何妨小,经年亦自安。摊书堪过日,索句每忘餐。扫径移花种,牵藤护药栏。中庭如得月,夜夜背人看。”[2]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清高自赏、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杨宾享年近九十岁。擅长书法,来人求字,有求必应。塞外称“杨夫子”。平素爱好研究金石碑帖,并好跋金石之刻,著有《铁函斋书跋》、《大飘偶笔》、《金石源流》。其他著述还有《柳边纪略》、《啼发堂文集》、《杨大飘日记》等。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3张图片
《柳边纪略》( 上图③)一书,是杨宾去宁古塔探视双亲,回来以后记述的所见所闻。清初,东北地方人烟稀少,“常行数日不见一人”。当地文化不如内地发达。许多事情没有文字记载,更没有什么大量的文献或方志可供查阅。杨宾决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目睹耳闻,来详细介绍东北地区各方面的情况,才写下了这本书。

柳边,又称柳条边、柳墙、条子边。这是清顺治年间开始分段修筑,至康熙年间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条篱笆。沿柳边外侧挖有沟堑。柳边南北长达l,200余里,东西长约500余里。清政府用以限制边内居民越过篱笆去打猎、采集人参、放牧。

杨宾在书中叙述了柳边的来由和柳边内外的形势、山川、官制、兵额、城堡、驿站、部落、寺庙、物产、易货方式、文字、婚姻、民情、民俗等等。《柳边纪略》这本书可供我们研究清初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俗,很有参考价值。

尤其是,书中有三处出现了“档案”一词,特别引起了我们档案工作者的兴趣。这些是迄今为止,我们找到的最早出现“档案”一词的文字材料。现将其摘录如下:

“山海关。……额日天下第一关。……进关者如出时,记有档案。”[3]

“边外驿站。相去远近不一。……每站设笔帖式一。俗呼帮识。拨什库一。拨什库专司应付。笔帖式登记档案。”[4]文中提到的“笔帖式”和“拨什库”均为清代低级官员的名称。

“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贮年久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文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犹之中土文字。汉以前载竹简,故曰简。以韦编贯,故曰编。今之人既书于纸,为卷为部,而犹呼之为编为简也。”[5]

最后一处对“档案”一词的解释,尤为可贵。这对于我们研究“档案”一词的渊源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

《柳边纪略》一书写成于清康熙46年(公元1707年)。在这一年的日记中,杨宾曾有数次校对该书手稿及借给几个友人传阅的记载。

关于“档案”一词的渊源当然尚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但是,杨宾所著的《柳边纪略》这本书却已经与我们档案学界结下了不解之缘,写下了一段颇有意义的档案史话。

原文注

[1]《稀发堂文集》卷4,《哭长儿壁六首》。
[2]《稀发堂文集》卷4。
[3]《柳边纪略》,卷1。
[4]《柳边纪略》,卷3。
[5]同[4]。


小编注
①来源:百度百科
②转引自董盈:“以清代流人为典型的黑龙江流人史”文中的插图,黑龙江新闻网http://hlj.hljnews.cn/system/2013/05/09/002975137_03.shtml
③来源:同①


附件1:原文影印件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4张图片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5张图片

附件2:杂志刊用函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6张图片

附件3:本文的手稿之一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7张图片
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_第8张图片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汝信文字集”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三 ▏杨宾与“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