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温度,多个角度 ——读于丹《论语》心得、《论语》感悟

正常温度,多个角度 ——读于丹《论语》心得、《论语》感悟_第1张图片
图取自网络


易中天看孔子,看到的是灰色;于丹读《论语》,感到的是温度。我知道孔老二,是在高中批林批孔时的妖魔化;很想知道孔丘到底是怎样一个面貌,两千多年一直被争议。

2000年,从技术部门走到管理岗位,磨不过书商的纠缠,买下了《四书五经》。初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中国人传统的大道理,很震撼人心!看《论语》中每一则语录,很多都是成语,讲话、写文章常用,经典着呢!

2006年,百家讲坛火了,于丹《论语》心得热的不得了。我也想过一下热,但电视是妻子把持着,我从来不与她抢;企业管理那些繁杂的事,我也一直就静不下来心。记得出差到书店看过已出版的书,看了很多章节也未下决心买一本。

退休前,先被安排有些轻松的管理岗。抓紧一切时间读《论语》,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论语》与现实的对照”为主题,上贴吧与网友交流了120篇。不那么系统,但也在去“妖魔化”。退休后,时间是大块的,细看了《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两本书,受益非浅。

两本书,于丹用十四个“之道”,谈了她对《论语》的认知,很生活化与大众化。马上感到,孔子这个智慧的老头,圣贤却也那么接地气,两千年之后,我们仍然为他那简单的真理折服。读于丹的心得和感悟,有两点特别清晰了,就是她在后记中阐明的。而这也同时证明于丹的别致。

还原《论语》的正常温度。“半部《论语》治天下”,将它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达到令人敬畏而顶礼膜拜。这就形成热浪了,一般人不敢靠前,属于不正常!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论语》中朴实内涵的延展,成为统治阶级政治化的法棍;与“道”“释”并称仪式庄严的“儒教”,也不是《论语》中简单真理的浓缩,表现为封闭自锁的宗教信仰;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更不是《论语》中心灵交流的痛透,体现的是外在的灌输。

我们把后续追加的那些东西都去掉,还是于丹说得准:“半部《论语》修自身”! 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才能深入人心。于是我们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人人都视它为一眼温泉,感知一下身体的病灶,唤醒内在心灵,使人们豁然开朗!

解读《论语》需多个角度。于丹的心得也好,感悟也罢。十四个“之道”就把《论语》道完全了吗?连我这个普通人都不认同。她论述了“学习之道”,难道没有教育之道吗?她谈了“治国之道”,为政之道,管理之道也可以谈吧!但那是另外的角度了,而且最好请研究这方面的人士来谈!2017年就有个当过厅官的老人读论语,写书的目的就是给当官看为政之道。这样多好!于丹论坛的主题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可是,批评的声音很大。于丹的回应有道理:“诚意的探讨,会非常认真地去尊重;人身攻击的谩骂,一笑随风。”争执是好事,理不辩不明。争论的人越多,《论语》的影响力越大,国民的认知力越强,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学者的论述自有个人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对经典进行阐发。不同角度去看,看到的东西一定是不同的!于丹自己也说,她读硕士的时候是学古典文学专业,而读博士的时候是学大众传播专业,她的角度就是普及。加上她的演讲温文尔雅,有如行云流水,使人感到春风扑面,视野开阔,只言片语中点出许多人间大道,让生活豁然开朗。

明白了这两点,要感謝于丹老师,我不会因身份卑微放弃读解《论语》,继续从其他角度去贴近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常温度,多个角度 ——读于丹《论语》心得、《论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