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孩子发热

如何应对孩子发热

“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能造成器官损害的疾病同时会有发热的症状,但就发热本身而言,除非是超高热,否则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更不会烧坏脑子、心脏或者其他器官。

发热治疗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所以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关注孩子的体温更重要。体温超过39℃或孩子明显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服用退热药,发现不对劲、心里没底就去医院,至于其他的事情,孩子怎么舒服怎么来。”

一上来,裴医生就讲了自己女儿急疹发热的例子。发热持续了五天,孩子除了高热以外,精神状况并没有什么不好的,退烧药吃了之后就玩闹,药效过后体温又猛蹿。第一天,妈妈和外婆还能淡定,第二天,外婆扛不住了,妈妈也跟着紧张,带去医院查血,白细胞无明显增加,喉咙不红,肺部听起来也没事,内科医生觉得就是病毒感染,建议就是带回家继续观察,毕竟发热都有个过程。但到了第四天,孩子仍然高热不退,外婆就一定要带孩子去打针。裴医生觉得孩子虽然发热,但精神状况还不错,很多病毒感染都要发热三五天,打针也解决不了问题。第五天的时候,中午就退热了,下午身上出了大片大片的疹子,全家人终于都放下心来。

但回头一想,都是一家人,大家的愿望都是希望孩子好,谁都不会在孩子的问题上存私心,家人之间本该信任无间,但三个人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差异,所以还是产生了分歧和矛盾。面对疾病,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生之间都会存在分歧,因为紧张和担心,家人间也都会产生质疑。孩子一发热,大部分家长的愿望都是孩子早点退热,觉得热度退下来了,孩子就恢复健康了,自己就安心了,所以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给孩子退热。不论发热的原因是什么,在很多人眼里打针才是真正的治疗,打上了针家长心里才踏实。

刚好,结合我自身的经历,对“着急”这点真的是深有体会。昨天早晨起床给孩子换衣服,发现肚皮上长了一堆红疙瘩,看样子就是湿疹。其实前一天就发现端倪了,皮肤粗糙,有很多干皮,怀疑是干性湿疹,却心存侥幸,并未重视,导致昨天湿疹全面爆发。好在我平时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湿疹就是要保湿,实在不行再涂激素药膏。每隔一小时厚厚的涂几层护肤霜,2小时以后都有了明显好转,但孩子睡了两小时以后,却更严重了。之后更勤的涂凡士林等保湿,却再也没阻止湿疹的发展和蔓延,到了晚上终于扛不住用上了激素药膏。这一个过程,我是很心急的,总想立马就皮肤光滑,立马就恢复健康。一整天心神不宁,第一次经历孩子“生病”,这种滋味真是太难受了,魂不守舍。

继续讲发热。发热到底该怎么办呢?大部分家长都有“发热恐惧症”,但实际上目前的研究并未发现发热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除非是少见的热性惊厥持续状态和中暑。相反,目前还有证据说体温升高可以减少孩子体内微生物的复制和繁殖,也可以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发热对孩子病情恢复其实是有利的。儿童发热大部分是由普通自限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警惕一些严重的症状和表现,发现不对劲及时就医。发热并不是一种病,而是应对身体状况的一种生理机制,甚至有利于对抗感染。

发热不会烧坏心脏,除非是原本心脏就有问题的孩子,对这类孩子我们要积极退热;颅内感染如化脓性脑膜炎会发热,也会引起脑组织损伤留下后遗症,但脑子烧坏本身不是发热引起的,而是感染引起的,脑子坏了和发热都是感染的结果;一些心脏疾病如心内膜炎或者其他炎症比如川崎病也会导致发热,但还是那个道理,造成心脏受伤的是疾病本身,而不是发热这个症状。

发热只是症状,有些造成器官损害的疾病同时会有发热症状,但发热本身不会烧坏脑子、心脏或者其他器官。

3个月以上的孩子,以病毒引起的自限性感染居多,很多情况下可以在家观察护理,孩子有劲玩、会和大人互动,说明精神状况还不错。如果孩子发热同时还伴有头痛、脖子硬、抽搐、喉咙痛、耳朵痛、身上出现皮疹或瘀斑、反复呕吐、腹泻等伴随症状,应该去医院。

2岁以下孩子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2岁及以上孩子持续发热超过3天,也应该去医院。无论任何年龄,体温反复超过40℃或者其他家长心里没底的情况,也应该去医院。

美国儿科学会关于退热的最新指南里,反复强调的一点是,除非是超高热,发热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是有好处的。有明确的原因的发热,比如严重细菌感染,自然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发热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利于对抗感染,除非是发热导致孩子明显不适,否则不需要退热。发热的目标是改善孩子的舒适度而不是退热。

有些治疗不能退热,但能让孩子更舒服,比如孩子感觉热的时候,减少衣物,开空调。有些治疗可以退热,也可以改善孩子的舒适度,比如服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这样的退热药,不但退热效果好,还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孩子的舒适度。相反,有些治疗也可以退热,但效果不好,还可能让孩子更难受,比如吹风扇、温水擦浴、冰袋敷头等。

擦浴是用水和身体的温差来带走热量,温差小了没效果,温差大了会引起身体不适,很多研究证实,与退烧药几乎会引起孩子的不适相比,擦浴会引起很大一部分孩子哭闹、寒战。

冷就穿衣,热就脱衣;热就开冷气,冷就开暖气,因为都可以让孩子更舒服。至于冰袋冰敷、退热贴、湿毛巾裹腿这样的小面积接触皮肤的降温方式,既降不了温,又让孩子不舒服,自然就该放弃,而酒精擦浴可以短时间降温,但可能导致孩子酒精中毒,应该禁止。

温水擦浴和泡澡这样的方式,39℃以下根本不需要用,39℃以上也是先吃退热药,只有当孩子不能吃退热药时才可考虑用。

类似于退热贴、湿毛巾裹腿、喝黄豆水、藿香正气水敷肚脐退热、小儿推拿退热、灌肠退热等神奇的退热方法,为什么这么深入人心呢?因为这些方法符合人们心中对退热的期待:简单、奇效、绿色无副作用。为什么这么退热方法效果差甚至没效果还这么多人信呢?那是因为孩子发热大部分是由自愈性疾病引起的,及时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到一定时间大部分孩子也会退热,这类偏方传播量一大、用的人一多,总有一部分孩子刚好是采用了这些方法后退热的,然后家长就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偏方见效了,自愈性疾病一直是偏方秘方大显身手之地。

给孩子吃了退热药退热,大家会觉得理所当然不值得称道,不退反而不能接受。但对于道听途说的偏方就没那么高的要求了,反正抱着试试看的念头,用了后热度真的退了,奔走相告,信偏方的人越来越多;用了没效果,就想反正是偏方,没用就没用呗,又没什么明显的副作用,这就是偏方听起来这么神奇的地方。只不过,家长没碰上副作用不代表没有,比如灌肠导致的穿孔,退热贴导致的过敏。温水擦浴和裹毛巾没什么风险,爱擦擦爱裹裹,别神化它就好,至于舒服不舒服,只有孩子知道。

灌肠(直肠给药)只能用专门的直肠栓剂,只有在不适合口服退热药的时候用一下,在超高热的时候可以用一下冰盐水灌肠。其他疾病也是一样,与口服药物相比,直肠给药并没有什么优势,不然药物厂家为什么不多生产一些栓剂?

无论是灌肠还是灌水,灌肠只是一种给药的方式。塞个退热栓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插管打液体就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肠道损伤,孩子因为肠壁更薄弱,所以风险更大。抗生素没有经肛门灌入这一使用方式,把口服药和注射药拿来灌肠,无一不是违规用药。利巴韦林这样的抗病毒药居然也被用来灌肠,真是超乎想象。给孩子用不该用的激素、抗生素,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过敏、耐药的风险,局部药物刺激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灌肠还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环境,诱发肠道感染,长时间保留大量液体灌肠还可能导致孩子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

孩子发热的时候怎么穿衣服?----怎么舒服怎么来。热就减衣服,冷就加衣服,尽量不让孩子难受为原则。不会说话的婴儿,密切观察,寒战、手脚冰冷就多穿盖,身体发烫就减少衣物。

为什么发热的时候觉得很热,出一身汗就好了?----因为体温调节中枢下调了设定温度,才启动退热机制,退热机制就是让身体出汗。也就是说是要好了才会出汗,而不是出了汗就好了。而退热药的作用就是下调体温调节中枢设定的温度,进而引起出汗,然后体温就降下来了。

退热药的是是非非----发热是症状,不是疾病,发热给孩子带来的主要问题是难受,吃退热药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舒服一些,而不是别的。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能睡的话,39.5℃也可以不用药;精神状态不好,38.5℃也要给。布洛芬只能用于6个月以上的孩子,对乙酰氨基酚可用于3个月以上孩子,呕吐的孩子也可以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但过量使用也有肝损害的风险,所以不推荐在38.5℃以下没有任何其他基础疾病的孩子用药。不要联合交替使用两种药物,一次只使用一种药。退热药只是缓解孩子的不适,体温恢复正常也不代表孩子的病就好了,药效过了体温还是会升上来的。所以家长不要盲目为了退热而把退热药加量,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药量指导用药即可,否则有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

2014年,裴医生女儿又经历了一次高热,去医院检查,白细胞显著增加,怀疑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开了头孢类抗生素,但裴医生认为首选青霉素类,头孢类虽然级别高,但不一定效果好,直接上第三类抗生素头孢还是有些过了。由于女儿精神状态还不错,于是建议妻子带着女儿回家观察。3天后所有症状消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应对孩子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