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百年】第五章 黑云摧城(十一)我是文学家

一天的时间对于正常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一天的工作学习?一天的英雄联盟?或许是一天的休闲娱乐,追一部韩剧,蒙上被子眼睛一闭一睁。

对于正常人来讲一天只不过是他们看似漫长生命中无数无聊的日子的其中之一,无足轻重,微不足道。

但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一天就会很重要,就会决定命运乃至生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没有例外。

比如你做出某个会决定你未来的选择,比如九一八和七七事变,比如此时的杜松。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啊?”

这首儿歌在杜松身上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版本:

“援军在哪里啊?援军在哪里啊?”

假设一下,杜松手头有三万人马,后金有五旗(每旗标准编制为七千五百人)共计三万七千五百人,这时候再来一路明军,援军少说有两万人,这场战斗明军就会很有希望。

那么杜松的援军到底在哪里?

答案并不困难,不在翠绿的山林里,不在天边,不在梦中,它就在眼前,就在那个杜松看到过来到过还趁夜色渡过的浑河边上,准确的来说是刚刚渡过。

再准确的说,他们是3月2日渡过的浑河。

而杜松,3月1日全军覆没,战败身死。

援军想要救援,需要的不是多快的战马,而是一台时光机。

事后杨镐先生本着“死人背黑锅不背白不背”的精神把战败原因一股脑推到杜松身上,万历皇帝对杜松的评价也很具有代表性:

“杜松贪功轻进以致丧师,深可痛恨。”

把十余万大军的失败归结到一个人身上,这是不地道,还是只是一路统兵将领的身上,那真的是特别不地道。

但是还真没有冤枉杜松,因为杜松的失败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他就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杜松与后金的第一战成为了明朝这次战役最关键的部分,它决定了一切:

萨尔浒战役。

当后来的明军渡过浑河来到萨尔浒的时候,硝烟仍未吹散,望着漫山遍野的尸体,呼吸着空气中那一丝丝血腥的气息,任谁也知道等待他们的并非他们所想的一片光明。

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支训练有素武器精良在当时世界上可以说是前三名的强大军队,他们就像当初那支横扫欧亚大陆的铁骑,无人可挡,杀神下凡,和他们作战必须保持十二万分的警惕,收起所有的轻视和散漫,否则任你是谁是哪位名将是哪个猛人下场就以杜松为代表,在经过无数名将猛人的试验付出十余万军队几十万生灵的巨大代价后,终于有一个人悟出了可以阻挡他们的方法,那就是:

凭坚城,用大炮。

用游戏的说法就是“血要厚,攻要高,还让敌人打不着”,即使是这样他也不敢说有勇气有胆量有把握有信心可以收拾到这支军队。

但这已经是七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作为面对这支军队的人,他们一无所知,甭管祖上是谁自己有多猛自己履历表有多牛,更何况这支军队的将领,当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有些感到好笑,老虎的身体绵羊的内心,F1赛车的配置却安装了一个三蹦子的发动机,打开一看还是充电的那种:

他是个好人,但并无用处。

起码在此时此地此刻此处,他毫无用处。

北路军主帅,马林。

我要介绍一下他的身份,明朝大将,这是他的第二职业或者说是他表面的身份,他的本职工作是文学家。

郭德纲老师的相声段子《我是文学家》,卖着鸡蛋灌饼顶着文学家的名头;而马林是干着刀口舔血的活同样顶着文学家的名。

二者的唯一区别在于,郭德纲那个是假的,马林这个是真的。

一切的悲剧就此开始。

从小马林就很爱读书,出于一种莫名的天赋,不用人催不用人管自己就爱去读书,这让多少中国家长感到欣慰啊,得出“此子必成大器”的论断,望子成龙的梦想就要得以实现!

可是,马林什么书都看,什么书都读,唯独不看兵书,不看战策,一看都不看,连瞟都不瞟一下。

不是看书,就是出门社交,交往的不是文人雅士就是大儒名师,真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天天参加各种文联活动,坐而论道,谈天说地,驾一叶轻舟飘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马林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很快乐。

当某位大师的关门学生的某位专家公然指出“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并为此洋洋洒洒慷慨激昂的时候,我们的先人那些真正的文人雅士却纵横于书海,长笑于人家,对于他们而言,他们很快乐。

任何违背当事人意愿的强迫,都不会给人带来快乐。

但在一个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的物质社会,单纯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而不把物质世界放在首位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读书不为名不为利不为功不为当官不为货卖帝王家,甚至连拯救苍生这种全人类的伟大使命都不在乎,只是为了读书的快乐,在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人在我的印象里只有一个: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即使是他的老师,这辈子追求的也不过是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思想企图改变当时的天下。

没有目的,没有野心,往往会带来快乐。

马林之所以可以每天读书每天去沙龙每天吃宴席,不愁吃不愁喝,全都是因为他的父亲。

他有一个好爸爸:

马芳。

和他同时代相提并论的将领还有两个:

戚继光、李成梁。

但是马芳相比这两位又更传奇。

马芳出生在蔚县,今天河北张家口蔚县,当时山西大同蔚县,无论河北也好山西也罢,在当时都不算什么好地方,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每天面对的就是蒙古骑兵,今天是这个部的明天是那个族的,走马灯的来抢,还经常是连人带物一起拿走,苦不堪言。

更倒霉的是,蒙古往往出现几个猛人,表现为:特别能打,特别能抢,这时候明朝守军干脆不管不顾,抢完拉倒,反正打也白打。

俺答汗,也称顺义王。

这个王不是俺答汗自己封的,而是明朝给的。

明朝也不想给,我们堂堂天朝上国大国威仪讲华夷之辨,直到俺答汗打到北京城下,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在高拱和张居正的极力主张下才有了俺达封贡,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双方 通商做生意,史称“隆庆议和”。

不对,是“隆庆和议”,是和议不是议和,我们天子守国门不议和的嘛,就是被打的跑到境外也叫东狩北狩什么的,先当婊子再立牌坊,智慧实在是高。

这个和议光讨论就持续了很多年,在此之前俺答汗最爱光临的“旅游景点”就是大同,每次来吃点拿点,而马芳就是他某次的俘虏之一。

当时的马芳只有十岁。

到了蒙古,小马芳的任务只有一个:

放羊。(使之牧)

在放羊的时候,小小年纪的马芳深知终身学习和技多不压身的道理,拿几枝小木枝做了个简易弹弓,至于弹药——小石头遍地都是,小马芳每天就一边放羊一边练习弹弓,从十步到五十步再到上百步,他始终相信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马芳等到了机遇,因为他等到了一行人,为首的正是俺答汗。

俺答汗一行正在打猎,突然一只猛虎窜到了俺答汗的马前,身后的侍卫吓呆了,距离虎口近在咫尺的俺答汗更是傻了,他看到了血盆大口和光洁的虎牙,上面一点肉丝都没有,看来这只老虎已经有几天没进食了。

这突如其来的危险任何人都始料不及,唯独不远处的马芳。

眼看这个危害边境沾满鲜血的俺答汗就要命丧虎口,眼看大明就要少一个凶悍敌人,马芳瞬时张弓搭箭,瞄准了那个危害大同危害家乡的俺答汗旁边的老虎,一箭命中要害。

和同行王二小的选择不同,马芳救了敌人。

从此,俺答汗把马林引为亲信,马芳可以喝最好的酒吃最好的肉穿最好的衣服还有睡最好的女人。

这一箭,马芳从奴隶成为了人生赢家。

这笔生意很划算,除了政治不正确以外。

直到有次俺答汗到大同“观光”,马芳趁人不备骑马逃到了明军大营。(潜自间道亡归)

当时的大同巡抚是个好人,不像其他领导一样在听完马芳的传奇经历后斥责马芳不杀俺答汗之罪,而是好言安慰,对马芳的爱国之心表示肯定。

就这样马芳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祖国,成为了一名光荣却死亡率极高的明朝小兵,俗称“炮灰”。

十年以后,马芳官升宣府总兵、左都督,不是戚继光的少年得志,不是李成梁的中年发迹,他的起点不是指挥使不是参将,他只是一名小兵。

这十年来在大同这个高死亡率的边关,不仅没有战死,还做到了这么高的位置,是什么让马芳做到的呢?

说来你可能不相信,那就是:勇敢。

没错,那就是勇敢,就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第一个和敌人交锋,第一个杀入敌人阵中,基本就是往枪口上撞那种。

敌人快,我比你更快;敌人狠,我比你更狠。

这就是马芳的座右铭。

在当时明朝内部流传着对马芳的一则评价:

勇不过马芳。

给出这个结论的是明世宗嘉靖皇帝。

勇敢,敢于迈出第一步,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光靠勇敢,盲目勇敢,也是迈向死亡的第一步,马芳的勇敢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将帅之勇,也就是俗话说的动脑子。

这点很重要。

有嘉靖第一鬼才的严世藩都对马芳敬而远之,称:“(马芳)虽表面憨鲁,实心细如发,更兼胸怀韬略,不可引之为仇也。”

能让严世藩都敬重的人,数数手指头也没几个。

与马林的文学造诣蹭蹭的往上涨相比,能写诗,还能出书,名声响当当在文学界内都是挑拇指称赞(时誉籍甚),马林自己也认为自己才高八斗未来在文学界前途一片光明。(亦自诩身高)

马林从骨子里就把自己当做一个文人。(请注意这句话)

参军后,马林先是靠父亲的资历成为参将,杀敌五个是杀敌五百,敌人主动撤退是大败敌军,朝里有人好当官,马林的升官速度比他的文学功底还要涨的快,没过两年就成辽东总兵了。

然后因为和高淮掐架,差点被流放充军,被罚免职在家里蹲,官没了换别人得哭死要么就真死,马林不一样,心情大好,在家里写诗作画看书准备出版自己的自传《我是文学家》,自娱自乐,做起了文学家的老本行,直到被征召出征萨尔浒。

马林一看眼前这场景,心里一掂量自己论猛比杜松差的远呢,我是个文学家啊,可猛的都玩完了自己这不猛的岂不是更完蛋,所以马林选择了一个很被动的战术,被动到不能再被动,就像一只乌龟把头缩进壳里一样。

马林兵分三部,三部各自安营扎寨,寨子不在平原而在山腰,依山而建,这样可以克制骑兵在平原的高机动能力,让步兵尽可能得以施展,不是山顶不是山下而是山腰是为了进可攻退可守。

三部之间距离相近,做到互相支援,实在不行可以炮火支援(马林的火炮最多),三足鼎立,互为犄角。

最后挖战壕三道,步兵藏身于战壕内,火器在战壕外,骑兵在火器前,以免后金骑兵的突进,保护火器。

这样的防御可谓面面俱到,而马林的目的只有一个,死守,守到另一个猛人带领的明军前来支援,他的探马已经赶去送信,到时候二一添作五合二为一大败后金军队。

打不过守总守得住吧!

这就是马芳的战术思路,不高明不霸气但却很实在。

事实证明,马林这个很窝囊的战术却很克制骑兵兵种,对付一般的敌人还真是个难题。

可问题在于,努尔哈赤是一般的敌人吗?

后金三千铁骑顶着炮火和箭雨爬上山腰,先打开一道突破口,后面的大部队趁明军手忙脚乱忙于对付营内突进的骑兵时全线压上,明军三部的第一部顷刻间已经沦陷,三角形的稳定土崩瓦解。

因为带领这三千骑兵将领是努尔哈赤。

就在马林诧异于后金军队怎么这么快攻破自己精心设计的防御之时,自己的军中突然哗声大起。

“兄弟们,后金军队从后面摸上来了!”

这面话音未落,那面又传来了叫喊声。

“后金军杀上来了!”

马林向后方看去,一股黑色的洪流居高临下“先据山巅,向下冲击”;再向前方看去,无数后金的骑兵已经杀到很近的地方,自己安排的骑兵早已七零八落四散奔逃,负责火炮的明军是“火未及用,刃已加颈”。

士兵慌了,负责指挥的中下级军官慌了,马林身边的副将参将也慌了,这时候大家的希望全都寄托在马林的身上。

马林抽出腰下佩剑,高呼“众军听令,随本帅杀向敌寇”,自己身先士卒,慌乱的士兵们看到马林的样子大受鼓舞,迸发出超强的战斗力,阻挡住后金的攻势。

这似乎是马林应该做的,但这只是美好的幻想。

完了,全都完了,怎么办?怎么办?

全副盔甲,大军主帅,钢铁般的身躯有着一颗柔弱的心灵,骨子里的马林是不会用军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的,他不去思考厮杀,思考身先士卒,而是以文人的思维去思考,他想到了自己还没出版的书,想到了自己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

到底是个文人。

“不,我不能死在这里!”

思考后得出的结果就是一个字:

撤。

“风紧,扯呼!”

马林和他身边的几个亲随飞也似的窜了出去,一股脑的逃向明朝方向。

这种行为叫做临阵逃脱。

士兵临阵逃脱要问斩,那主帅临阵脱逃呢?

内外交困的明军失去了主帅的指挥各自为战逃的逃死的死,后金军队就这样消灭了明军四路大军中的又一路。

战死明军的尸体堆满了三座山之间的山,死者的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河水,一时间“水为之赤”。

这其中也包括马林的儿子:马燃、马熠。

后世对此战马林表现的评价为:

“林虽更历边镇,然未经强敌 ,无大将才。”

“当世以虚名用之,故败。”

不是那块材料却被放到那个位置,害人、害己、坏事。

ps:以后两道三天一更,可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朝三百年】第五章 黑云摧城(十一)我是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