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周068---小脚印《把时间当作朋友》第5章 思考

摘抄

正确对待权威并非易事,但是很多人不能正确对待常识就真的令人非常震惊。观察一下生活,观察一下人群,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对权威迷信到漠视常识、遗忘常识的地步。我们的思维误区中有一个盲点被称为“一厢情愿”,这个东西再加上源自无知、恐惧、懒惰的“迷信权威”,就几乎必然会出现漠视常识、遗忘常识的结果。

独立思考的一把钥匙是这样的——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导致人们犯这些逻辑错误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

人类的思考离不开对因果关系的分析。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比如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是有“心”的。

自证预言几乎无所不在,它也使因果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自证预言实现的那一瞬间,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原因竟然“无中生有”变成了真正的原因。
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相信的结果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非常人想象得那么高不可攀,事实上可能恰恰相反——做到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第一,习惯性拒绝思考;第二,不懂得如何思考。

思考

思考,是“人”——作为地球上唯一拥有庞大大脑额叶的物种——最需要习得和精进的技能。遇到问题动脑子想一想其实是根本不费力气的事情,而我们常常不愿意思考而是直接相信权威。但好多“专家”其实是“砖家”——不负责任的发表言论不计后果的欠拍的人。

对待问题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首先需要知道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哪怕是该领域最牛逼的人也无法保证他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其次要有反思质疑的习惯,就比如读书不能尽信书,对于作者的观点要勇于批判,思考作者在书中提出并证明的论点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是错在哪了?我该如何证明作者是错误的,通过自己的思考给出自己的论据论点。网络上有些读书笔记都是单纯的总结作者书中内容,却没有论证作者是否说对了,单纯的抄录和记忆是不会进步的。对于新观点需要先分析因果关系,才能决定是否接受,要懂得勤于思考并掌握如何思考。

在朋友圈、微信群中经常有一些不着实际的内容,一些违背常识的转发,什么转发5个群送100Q币(腾讯发钱肯定也不会用此方法),什么《贞子》上映大家绝对不要去看(在帖子中南京大屠杀的日期都写错了,汗颜)这些分分钟就可以验证真伪的信息以及一些谣言,不停的在网络中病毒性传播。其实如果收到的人可以稍微思考一下,分析一下因果关系,那谣言就将止步于此。不思考不愿意思考是多么可怕的事。

我是一个经常出差的人,在沪宁线上跑多了,哪趟车停哪个站台,哪节车厢离出站口近慢慢的就心里有数了(自己也特意记过一些站台标志),这些和同事说了他们很诧异!我关注这些并且简单思考的结果是我只要愿意基本上每趟车我都可以第一个出站,这代表我可以第一个乘上出租车,可以提前到家或者目的地。无形中我就节省了等待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啊!这样简单思考就大大提高了我工作效率! 某天出差到上海西站,通常每个车站的站台都会有相向的两个楼梯通往地下通道通往出口。上海西站也是,但是两个楼梯口只有一个挂了“出站口”的指示牌。我站在另一边的楼梯口思考这边应该也是可以下去直接通往出口的吧,此时我身旁旁有大量的人都舍近求远的去标示的那边。没一个人进入近在咫尺的楼梯口,我当时就在纳闷难道不通,但看到地下通道里也是有人来往的,就确信应该通,遂第一个尝试着走下去,通的。然后我身后就出现了大批的“追随者”。其实只要简单思考一下就可以省得绕远路了呀!

行动


学习本章后,将跟随笑来老师遇事分析因果关系,独立思考,不盲从。从今天开始,在最后的品书战队两周,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本章的原则去思考。

上周开始的早起行动:6点半之前起床3天(其中有两天起早出差有点被动的意思)没起的日子有两天是 孩子生病凌晨起床护理,早上就拖到7点左右起床。比起以前已有进步,基本满意。还将继续养成6点半之前起床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0周068---小脚印《把时间当作朋友》第5章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