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1张图片



陆冉


从年轻人之间相互发送的“中老年表情包”,到画坏了似的纹身图案,再到《蹦迪治大病》一般充斥 90 年代视频特效的MV……某种“故意低级”的审美趣味总能在一批年轻人当中引发崇拜热潮。这些视觉向来不入训练有素的精英阶层的法眼,被当作是条件或技术不足的底层人民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但敢作敢为的年轻创作者们偏偏有意抓住这一点,借“糟糕审美”进行酣畅的自我表达,也赢得了同在一个波段的粉丝。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2张图片冷月与枭笑的““北京土行孙”项目”

故意“以丑为美”并非新鲜事,每个时代都有一小撮年轻人为糟糕的审美趣味而疯狂(想想那些低成本电影)。但每个时代、不同文化里的“坏品味”都有自己的坏法。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Creators 创想计划将不定时地推出一些糟糕视觉的创造者,他们有的带着来自城镇街头的野生气息,比如新生代日本平面设计师高田唯;有的故意使用廉价或者过时的数字技术;也有的带有互联网 meme 一样速成、粗糙、俗气的质感;还有的像儿童的信手乱画一样含有捣乱和破坏的意图。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3张图片JAGDA东京新欢,高田唯,2016-2017

不过,我们到底为什么喜欢或者想要创造这些审美趣味糟糕的东西?

媚俗、乡土、直白、怪异、粗糙……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概念基本被归纳到“丑”的范围里;与之相反,含蓄、简洁、精致、优雅……通常被认为是美的,而“美”是褒义,“丑”是贬义,这形成了某种默认的标准。但是哪里有规则,哪里就有反抗。“为什么这个丑和那个美?”“为什么丑不如美?”“丑又怎么样,我就想丑一丑。”于是,一些审美标准的挑衅者诞生了。不论他们是本身就来自底层,还是做了“上流社会”的叛离者,总之他们受够了小心翼翼、死气沉沉的高级审美,以及高级审美所兜售的千篇一律生活方式,他们试图跨越美和丑之间的界线,同时也要打破高低文化之间的藩篱。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4张图片电影《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2000)当中“比拼名片”的经典一幕,很好地表现了精英阶层所追求的那种高级美感。当然,这种精英生活,最后把主角给逼疯了。

大多数时候,这些挑衅者是充满的幽默感的,他们不介意自己看起来愚蠢一点,因为这比处心积虑地装聪明要好玩得多,也可爱得多。同时,自嘲的姿态也让他们能更方便地嘲讽别人。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5张图片David Shrigley 的坏作品,图片来自艺术家个人网站

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让今天变成了展示“丑”的绝佳时代,它让创作和展示的门槛都降到了最低——拥有一部带有摄像头的手机就拥有了创作工具,拥有一个社交媒体账号和Wi-Fi信号,就拥有了展示平台。在抖音、快手、朋友圈上发出的“俗气”影像的创作者,未必都含有“故意丑”的初衷,但却扩大了糟糕视觉的声量,底层文化大大方方地席卷而来,对一贯被精英主导的文化圈产生了自下而上的影响。也许正是他们启发了原本被封锁在高空的创作者。从前的艺术家最多只敢于取用一些来自日常与民间素材,在创作中仍然要使用被认可的美学规则对这些素材进行包装和转换,给它们披上美丽的外衣;而如今的创作者则根本不惧怕赤裸裸地呈现日常的灵魂。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6张图片2017年3月,艺术家冯琳个展“绝望的主妇”海报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7张图片彭可,亲密审讯,Salt Projects,2018。艺术家在现场展现了日常用品的本来面貌。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8张图片彭可,亲密审讯,Salt Projects,2018

怀旧情绪也是创造糟糕视觉的生产力。而有了技术做硬性指标新旧之间的分界也变得更加清晰——如今,“新”与“旧”的差别与其说是时间的差别,不如说是解析度的差别。技术超速发展,提前淘汰了许多人们还未从心理上抛弃的东西,这使怀旧情绪更为普遍。当大荧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VR设备中的影像变得越来越精细,人们开始怀念显像管电视机和 8 比特游戏当中的画质。在低分辨率的图像、没建好的模型、没抠好的图和缺少过度的刺眼色彩当中,隐藏着人们对过往的迷恋。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9张图片劳家辉,《我和妈妈在珠江边合影》 110x160cm,铝塑板上纸上铅笔,2017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10张图片黄炳,Dear, can I give you a hand?,2018,图片来自古根海姆美术馆官方网站。艺术家黄炳曾经在采访中说,他这种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其实来源于早年的 flash 软件

当然,还是存在“装丑”和“真丑”之间的区别的,这个区别不在于谁高谁下,而在于“装丑”比“真丑”多想了一步,多想的这一步有可能扩大了“丑”的价值。不过“以丑为美”也像“美”本身一样容易被利用,后者的同谋是消费社会,前者的同谋则是一些机灵的投机分子。总之,美的规则被改写之后,就会有新的规则诞生,到时候自然也会出现新的规则破坏者。


封面图:高嘉丰,《蹦迪治大病》MV截图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11张图片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_第1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一些审美趣味好像很糟糕的东西?| 创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