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对企业家的治理”,总体上不矛盾,局部矛盾。
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我29年前看过的一部央视连续剧。
这部当时万人空巷的现象级作品叫《封神榜》,傅艺伟主演的,开播于1990年。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大王在一次祭祀的时候,由于缺乏敬畏之心,对女娲起了色心。女娲就委派狐仙去惩罚大王。狐仙吸取美丽的苏妲己的魂魄,借用了她的肉身。
这是典型的降维打击。因为认知不一样,大王和他的忠臣们注定会输的一败涂地。大王在世上活了多少年,见过多少世面?狐仙活了多少年,而且还一直在深山幽谷之中修炼。而且狐仙背后是女娲在撑腰。
苏妲己引诱大王成功之后,设置了酒池肉林,让大王丧失斗志,享受美酒和美女,对大王而言,这毕竟比管理朝政有趣得多了。
设置了炮烙之刑,阻碍大王的信息来源。
把“兼听则明”变成了她和国师申公豹的左右耳。
让大王选择性的失明和耳聋。
一个吹枕边风,一个扮作专家权威,获得大王的充分授权。
陆陆续续把大王的朝廷的高层职业经理人,一个个要么逼死(挖掉比干的玲珑心为大王治病),瓦解决策层:要么逼走(如大将黄飞虎),破军队和国防,破坏业务部门;要么逼反,西伯侯的大儿子伯邑考的被杀之后,二王子姬发大怒,起兵问罪......这是分公司独立和夺权。
由于时代的局限,其实商朝的创始人之始就没有做好制度建设。把权力装进笼子里。
我特别佩服那些在饭局自己可能喝酒前把车钥匙交出来的人,他告诉自己在清醒的时候信得过的当天不喝酒朋友:我喝了酒,就不是我了,如果我要开车,你们就把我绑了,请代驾。
综上所述,对企业家进行“治理”是总体框架。不然,一个企业几乎没有“基业长青”的可能。
那为什么局部矛盾呢?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时候,商业历史也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一个创始人成功了,大家都说他果断。
失败了,就是武断独裁。
这是站在评者的角度。
而站在“做事的人”的角度。
创始人发挥“企业家精神”或是“被治理”本身并不矛盾。创始人自己给自己找的笼子,并且经过多次实战检验、校正和迭代、基本有效,并且可以继续迭代。
另外,划出一个小圈子的业务,让创始人去折腾,发挥企业家精神,就如乔布斯被赶出苹果后去做皮克斯。没有被赶出去的俞敏洪做了洪泰基金。在企业还输得起的范围和时间内,让企业家去折腾。敬畏之心,只会奖励给那些重重摔过跟头的人。
我看《京东传》中的描述:恰恰是刘强东的“强势独裁”让京东在电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我担心的是优势反制。
环境变了,企业的发展阶段变了,自己还是牢牢抓住自己曾经杀出重围的武器不放。结果活生生把前面的丰功伟绩都毁了。
所以,作为创始人,这是自己的选择。
每一次企业的腾飞后面,都是创始人的一次身心俱焚,涅盘重生的一次对自己的否定和重生。
这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