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待人,以身示范

今天学习的是《论语》子罕第九的第十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本句话释义: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或是盲人时,即使对方年少,也一定要从他的坐席上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则一定会改步快行。

这句话讲了孔子对于三种人的恭敬状态,但对于不同的人恭敬的内涵又是有差异的。对于披麻戴孝穿重孝服的人,孔子是一种同情庄重的同理心,他能够体察到他人,失去亲人的哀痛;对于穿官服礼服的人,孔子的恭敬有别于现代人对于权威的谄媚,是孔子尊礼而行的表现。孔子一心想恢复周礼,而古代不同的官阶会有不同的官服,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礼服,恭敬穿官服和礼服的人,是对先王礼制的恭敬;对盲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更应该表示尊敬,体现了孔子的悲哀悯心。

李老师举了孔子教育儿子孔鲤的事例。孔鲤两次趋而过庭的状态很好体现了对父亲的恭敬的状态。反省我们现在的自身的言行举止和待人处事:却往往是不走心,对别人无感觉,麻木不仁。反观自己的行为,自己做的就太惭愧。经常会有同事过来找我,看着他们进来,我依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站起来和他们说话;等到他们说完了以后,也没有站起来去送他们。总认为这些同事都很熟悉,无所谓,其实从内心来讲,就是缺少待人着想,缺少对他人的尊重的原因;领导在上面开会,也经常会在下面忙着看手机、做自己的事情,这的确是不考虑领导的感受的原因;对待自己的家人也是很随意,经常会因为他们做的事不如自己的意就发脾气,确如李诚一老师讲的那样,就是没有敬畏心,总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一切让自己开心就好的缘故。

做人当作优秀的人,尊重他人,待人着想,有恭敬心。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像孔子一样心存恭敬,心中始终有他人,这样才会爱出者爱返。对比自己富裕的人、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比自己有名的人、比自己贫穷的人、比自己社会地位低的人、比自己学问低的人都要表达出自己对他人的尊重和和恭敬,没有分别心,没有差别的尊重他人。

"见之,必作;过之,必趋。"把孔子对待三种人的细微的状态记录的生动形象,圣人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上示范的恭敬心是如此的令人佩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孔门弟子善于学习、观察体会,然后把孔子言行记录下来,把孔子尊天敬人的美好形象如实的跃然纸上,让我们有了效学的榜样。同时也体现了很好的学习方式,当遇到好的老师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效学老师,在观察和效学的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

学完本章后,加深了我对圣人的崇敬之情。做人当如孔子,要学会恭敬的对待他人,多替他人着想。在和他人相处时,做到当知当觉,警惕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坚持学习,跟从老师,效学圣人,身先示范。在细微处传承圣人的精神,找回本自具足的人性的光辉。

你可能感兴趣的:(恭敬待人,以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