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

点击上方关注“中国国家地理”



今天我们讲


海 参


海参是极古老的海洋生物

它所属的棘皮动物

可以追溯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

十几年前

考古工作者们

在四川华蓥山和浙江长兴的

二叠纪(距今2亿多年前)地层中

发掘到了海参的骨片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1张图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0月,摄影 / 吴立新



柔弱海参怎么活?


在浩瀚的大海中

海参实在是渺小得微不足道

它没有眼睛,没有牙齿

也没有任何抗敌的锐利武器

虽然从不离开大海,却不会游泳

只靠管足和肌肉的伸缩在海底蠕动

爬行一小时才几米远


面对危机四伏的海底环境

它以特殊的斗争形式保护自己

遇到其他动物袭击时

海参会把体腔内的肠子、水肺喷射出来

而自身逃得无影无踪

没有内脏的海参并不会死掉

几十天后又会生出一副新内脏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2张图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8月,果冻一样的海参



海参还会像变色龙一样随机应变

生活在礁石附近的海参

体色会变成淡蓝色

而居住在海草和海带附近的海参则为绿色

虽然没有大脑,海参却真的很聪明

这种变化的体色正是求生的本能

能有效地躲避天敌的伤害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3张图片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08月,紫色海参



海参还具有海星一样的“分身”功能

将它断为数段,投放海里

经过3~8个月

每截又会长成完整的活参

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

当海参感到对外界环境不适宜时

能将自身切成数段

以后每段又会长成新的个体


海参生性迟钝,几乎没有防御能力

所以与它营寄生和共生的动物达10多种

其中最著名的是隐鱼

这种鱼体型细长而光滑

白天把参体当作舒适的寓所

夜里出来寻找一些小甲壳之类的动物充饥

隐鱼的排泄物又是海参的食料



夏眠?冬眠?


刺参产卵后,当水温升高至20℃以上

它便不声不响地转移到深海的岩礁暗处

躲藏在水流静稳的岩底下

翻转身体,腹面朝上,身体缩小

消化道变薄、变细,并停止摄食

一睡就是三四个月

这期间不吃不动,整个身子萎缩变硬

待到秋分,水温降低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


不过也有特例

曾有日本学者报告过

热带普通种玉足海参有“冬眠”的习性



想吃新鲜海参?难!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4张图片

捕参人,摄影/王大斌



西方人对海参不屑一顾

然而中国人却认为海参是美味佳肴

中国历史上,海参最早被文字记录是在晋代

当时它被称作“土肉”,需“炙食”

这或许是当时烹饪手段的局限

明清时期

海参的美食价值已得到世人的充分肯定


现在的海参

分天然野生海参和人工养殖海参两种

市场上销售的海参中大部分为人工养殖海参

这两种海参的区别很大

野生海参通常生活在5、6米到20米的深水中

光照较少,需要3~5年的生长期

人工养殖海参生活在2米深的水域里

光照充足,一般只需要1~2年就可以收获成品


海参被打捞上岸后

6个小时左右

一只完整的海参就会失去原貌

甚至化为一滩水,俗称:化皮

这就是我们很难买到新鲜海参的原因

防止化皮的唯一方法

就是快速地进行再加工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5张图片

加工海参,摄影 / 吕文正



思 考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海参的小知识?


内容来自:《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01月

撰文 / 胡炎摄影 / 王大斌 等

责任编辑 / 张婷图片编辑 / 吴敬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10月

撰文 / 李鹏飞摄影 / 吴立新等

责任编辑 / 李申图片编辑 / 王宁

微信编辑、排版 / 小肉



往期知识

别错过

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_第6张图片


画像石上的“纪录片”

幻日| | 黄土高原

岷山地震带|贝母

什么是藻井|遥感考古

千年矿洞|曹娥江

你可能感兴趣的:(地理知识 | 海参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