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给孩子立规矩吗?记住这管用的三点建议!


你会给孩子立规矩吗?记住这管用的三点建议!_第1张图片

你是否有时会困惑:父母是应该给孩子立规矩?还是释放孩子更多的天性?

你是否有时会痛苦:自己已经那么有耐心和爱心了,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省点心?

你是否有时会愤怒:明明是孩子自己的责任,为什么总是要父母“背锅”?

别担心,兜兜爸今天要介绍的三个方法将彻底解决你的烦恼,因为它们来自于儿童心理学奠基之作——《孩子,挑战》,这本书是那么经典,以至于在当下风行的《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手册》等大作中都有它的影子。来吧,兜兜爸这就带你们跟随本书作者鲁道夫 德雷克斯一起升级打怪,在更加平等对待孩子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

一、坚持相互尊重,牢记教育目标

我们要尊重孩子有决定自己意愿的权利,我们也要学会对自己尊重,不让不良行为的孩子摆布我们。                                                                                                 ——鲁道夫 德雷克斯

兜兜爸上次写了一篇《只讲干货:照着做就能让孩子听话的四步法》,受到了不少肯定,但也遭遇了一些质疑——一些小伙伴言辞犀利的指出:为什么要孩子听话?听话就那么好吗?

兜兜爸完全能够理解,这也说出大多数现代父母的困惑——我们一方面希望孩子不给我们添乱,另一方面又总是怀疑自己所立的规矩是错误的,担心扼杀了孩子自由的天性。

让我们一起破除这个死循环,跟着兜兜爸大声念出咒语:“孩子是人,父母也是人!”

是的,现代教育理论告诉了家长们太多的道理,以至于我们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留神就给孩子留下了永久的“心灵创伤”,成为“罪大恶极”的父母。实际上,父母不可能也不应该确保自己对孩子所提的每一个要求,所立的每一项规矩都是正确的,因为父母和孩子一样是人。既然都是人,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尊重孩子决定自己意愿的同时,也尊重一下父母自身的立场呢?

乐乐是一个一岁半的小宝贝,她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故意乱扔勺子,把饭菜扔得到处都是,乐乐妈经常耐心地告诉她:“不要乱扔勺子!”但是她还是玩得乐此不疲。乐乐妈觉得很困惑,她告诉兜兜爸:“她太小了,我也不想教训她,可我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这是兜兜爸在拆书活动中接触的真实案例,当时立刻就有其他小伙伴说:“很多书都建议不要限制孩子吃饭时疯玩的自由,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诚然,这个小伙伴所说的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它忽略了一个前提——父母的感受。如果一对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这样的行为却勉强自己同意孩子这样做,那就是不尊重自己的立场,久而久之就会不经意地偏向“纵容”。兜兜爸认为,在家庭教育中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家庭特别是中国的家庭都有其特殊性,如果我们不能接受,那就可以明确告诉孩子你自己的想法:“乱扔餐具和食物会影响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时的心情,如果你想留在椅子上吃饭,就不能乱扔勺子和饭菜,否则就只能被抱离饭桌了。”如果孩子依然选择乱扔,那就果断将孩子抱下饭桌,但整个过程必须是平静的。

有很多小伙伴对此会持怀疑态度,但兜兜爸必须要告诉大家:只要牢记教育目标——让我们成为慈爱沉稳的父母,让孩子在平等和自由中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确定规矩,提出要求。相对于规矩本身的内容,让孩子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中接受规矩的存在和懂得运用规则,岂不是重要得多吗?

二、学会和善坚定,巧用逻辑后果

强硬,是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我们命令他们这么做。

坚定,则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鲁道夫 德雷克斯

瓜瓜是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他经常在饭点看电视,大人喊他总是装作听不见。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吃饭时间到了,瓜瓜爸喊:“瓜瓜,把电视关掉,来吃饭啦!”瓜瓜像聋了一样,当作没听到。于是瓜瓜爸有点生气:“你怎么总是这个样子,一到吃饭就看电视,快点关掉!听到没有!”瓜瓜置若罔闻,依然盯着电视。瓜瓜爸很生气,一把夺过遥控器关掉电视,接着瓜瓜就大哭大闹,有时动用家法也不起任何作用。而最让瓜瓜爸沮丧的是——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瓜瓜爸对兜兜爸说:“好好说不听,惩罚也没有用,还能让我怎么办呢?

这是很多父母每天都会遭遇的场景,并为此苦恼不已。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有耐心,所以在多次挫败后把责任归结于孩子的不可理喻。事实上,兜兜爸只能遗憾地告诉他们:“强硬,通常只能带来反抗和不妥协,就算一时解决了问题,也无法避免长期的反复。

很多家长并没有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强硬”,一起来跟兜兜爸喊出判断咒语吧:凡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应该”做什么的单方面要求,都是“强硬”。

在瓜瓜的案例中,瓜瓜爸的耐心和提醒看似给了瓜瓜余地和机会,但实际上“关掉电视来吃饭”只是瓜瓜爸单方面的意愿而已,他认为孩子这时就“应该”来吃饭,而孩子心里想的却是:这时候“应该”再看会儿电视,这样截然相反的心思,纵使再有耐心,又有何用呢?

如果瓜瓜爸能够以和善的态度,坚定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并以此来确立规矩,那么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选择,往往需要用到逻辑后果。比如瓜瓜爸可以这样平静而和善地说:“瓜瓜,现在是吃饭时间,你可以选择在这个时候看电视,但爸爸妈妈饿了,我们不会等你,如果这会儿不吃,今天就不再提供食物了,你得饿着肚子等下一顿,所以你考虑一下,然后决定吧。”所谓逻辑后果,就是与孩子行为密切相关的比较合理的后果。这里的核心是让孩子自己判断哪个选择是最有利于自己的,进而作出决定。当然,如果孩子选择的是看电视,那么家长就必须坚定地执行,而且要让孩子明白这不是惩罚,只是破坏规矩所承受的自然的逻辑后果。

三、树立合作意识,建立共同规则

训练孩子合作时,我们自己率先要有合作的态度。

家里的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学着思考:“现在这个情况,需要我做什么?”

                                                                                                       ——鲁道夫 德雷克斯

很多家长在立规矩时都喜欢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每一次的博弈都能希望父母能够“赢了”孩子,否则就似乎无法确认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实际上,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民主化,孩子能够感受到并已经实际拥有了更多平等和自由,所以父母首先要转变的观念是:我们所立的规矩,不是要压迫孩子,“赢了”孩子,而是充分合作,赢得孩子!

鲁道夫 德雷克斯曾经把家庭比作一辆大货车,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车轮,每个车轮同等重要。而很多父母还是会下意识地将自己想象成车头,把孩子想象成车尾,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们根本无法相信孩子具有合作的心智和能力。

果真如此吗?一项研究表明,聋哑人的正常宝宝在哭闹时是只有扭曲的表情而没有声音的,因为他们通过观察和感知,知道父母是听不到的。当他们长大一些后,当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愤怒时,他们也不会采取大声吼叫的方式,而是用使劲跺脚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因此,孩子是非常聪明的,他们完全具有合作的可能,但是他们的能力无法建立起合作的规则,所以更需要父母首先树立起合作的态度,多想一想“我能够做些什么”并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让双方都能够接受。

波波是一个七岁的聪明小学生,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大概在一个小时左右,可是从放学回家开始,波波总要拖拉很久,东摸西翻,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每天都要弄得很晚。波波爸必须不断地提醒他:“波波,快去做作业!”“波波,不可以再玩了,应该先把作业做好!”……可是波波就算开始做作业了,心里想的依然是其他东西。波波爸对兜兜爸说:“我总不能一直坐在他旁边盯着他吧?就算能做到,我也管不住他的心思啊!”

是的,如果父母总是要代替孩子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培养出孩子承担责任的意识呢?波波爸之所以束手无策,是因为他没有和波波共同建立一个彼此接受的规则。借用德雷克斯的比喻,如果把父母和孩子的合作看成一辆货车,那么车头就是承担责任,车身就是建立的规则,车轮则是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以及他们各自的立场。

波波爸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这个事情中,父母要帮助孩子实现的真正目标并非“按时做完作业”,而是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比如不在很晚的时间打扰父母学习和休息的责任。

其次,波波爸必须先具有合作的态度,把这份责任引入即将建立的规则中,使这个规则既比较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又不会损害父母的利益。

再次,波波爸应当在这个过程中多想一想:“现在这个情况,需要我做些什么?”然后引导孩子共同和建立起这个规则。

最后,波波爸要和孩子一起坚决地执行规则。

所以波波爸可以先和老师了解一下一般孩子作业的完成时间,并和老师沟通好,波波可能最近会有作业完不成的情况,这是一项家庭规则的建立过程,请老师能够谅解和配合。(主动为建立规则多做一些准备工作)

然后波波爸可以这样和波波说:“爸爸发现你每次回家做作业时间都很长,而老师反映说一般作业完成时间是一个小时,爸爸非常相信你的能力,但是可以给你额外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除去吃饭、洗漱等时间,以后晚上八点之后我们就不允许再做作业了,爸爸会把你的书包收起来,你先想一想,这个要求有没有超出你的能力,如果你觉得可以,我们以后就这样进行,但是你要承担作业完不成第二天被老师责罚的后果,如果你觉得不太合理,可以和爸爸商量。”(规则内容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同时不损害父母的利益)

通过这样的方法,波波爸和波波可以建立起一套属于他们家庭独特的规则,让波波明白做作业是他自己的责任,他也有义务合理安排好时间。(实现家庭教育的真正目标)如果他没有在八点钟之前完成,那么必然要承担被批评的后果,进而在规则的催动下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坚定地执行规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会给孩子立规矩吗?记住这管用的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