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者柳传志

幸运者柳传志_第1张图片

在柳传志选择的这一退休时间,联想的局面仍有诸多变数。比起柳本人的退休“官宣”,他所选择的接班人似乎更是眼下新闻的焦点。

记者 | 王姗姗


马云之后,另有一位著名中国企业家——75岁的柳传志,也在今年宣布退休了。


12月18日晚间,联想控股(03396.HK)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创始人柳传志将卸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由CFO宁旻接任。这已经是柳传志第三次以退休的说法,与他创立的联想告别。前两次分别在2005年和2011年。继任者宁旻在1991年便加入联想,但多年一直以秘书身份伴于创始人柳传志左右。在众多传闻中的接班人之中,他显然是一匹“黑马”。


两分钟带你回顾柳传志的高光时刻。


柳传志被很多“后辈”企业家尊为中国企业家的“教父”级人物。更客观的说法也许应该是,以民营经济为背景的企业家阶层在中国崛起的这30年里,柳传志正是该阶层的重要代表之一。如果从75岁荣休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企业家。


幸运者柳传志_第2张图片

柳传志创业时期的工作照。|图片来源:联想控股官网


1984年,利用中科院计算机所投资的20万元,40岁的柳传志带着10个技术人员创办联想。那一年10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由此拉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与这一重要时代背景相伴,柳传志个人开启了要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自我修炼之路。


幸运者柳传志_第3张图片

1984年,柳传志等11位科研人员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平房(中科院计算所的传达室)中创办了联想。|图片来源:联想控股官网


这条漫长的修炼之路,涵盖了民营改制、战略选择、危机公关以及培训考察接班人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每走一步,都考验着企业家的分寸感。


联想用了整整25年时间,历经数次改制,才逐步摆脱掉“国有民营”这种产权不清的局面。1994年,在公司创立的第十年,联想第一次在港交所上市,同年柳传志说服中科院对联想实施了股份划分——中科院代表国家持股65%,“员工持股会”持有另外35%股权(利润分红权)。


幸运者柳传志_第4张图片

1994年2月14日,联想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图片来源:联想控股官网


第二步是在1998年,联想把“员工持股会”这个模糊概念拥有的集体分红权,进一步落实为包括公司管理层、早期员工在内的具体认股权。2001年,由北京市以及当时的科技部牵头、经财政部批准,联想进一步完成真正意义的股份制改造——员工持股会以企业净资产为评估基础,出资2.31亿元认购联想35%的股份,并由此成立联想控股。


2009年,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获得国科控股(中科院)受让的29%联想股权,才让国资退出控股股东这一身份。完成这一步之后,联想才被真正松绑。


多年来,柳传志每每接受媒体采访或对内演讲,常会带着大家回忆联想一路走来的几个重大节点事件。改制是他特别爱提及的一段历史。另外还有两段分别是:2000年与戴尔展开长达4年的殊死之战并完胜对手,以及2004年12月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PC业务。


幸运者柳传志_第5张图片

2004年12月,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PC业务.


联想最早的产品是“联想式汉字系统”,1991年推出中国第一代的486电脑,次年在深圳建厂,由此走上了“贸工技”的发展之路——先学会做贸易,发展供应链,最终帮助技术变现。这条路的尽头,是联想的全球化战略。但是,联想围绕PC的“贸工技”之路,终有其天花板。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家公司推出的LePhone手机,并没有再度成就联想在PC时代的辉煌,2014年初以29亿美元“故技重施”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目前看,也是收获寥寥。


在全球化战略之后,从联想控股的层面,柳传志又带着他的企业进一步转向了下一段征程:做投资。


事实上早在2000年,联想就成立了风险投资机构——联想投资(2012年更名为君联资本),三年后又创立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弘毅投资。


2015年联想控股整体赴港上市,其招股书首次完整披露了联想在过去15年,在IT产业之外,依靠投资逐步建立起来的多元产业图谱,其中涉及金融服务、现代服务、农业与食品、房地产、化工与能源材料等五大板块和十余家企业。盘点联想近20年的投资之路就会发现,除了杨元庆替联想守住的IT板块,联想这家公司其实并不“科技”。它更多地把赌注放在了那些传统产业领域,如果美化一点讲,也就是放在了对“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上。


作为母公司,联想控股的营收模型并非所投企业营收相加,而是根据持股比例合并各个子企业营收。联想一直在为自己寻找下一个支柱型产业,遗憾的是,这个命题的答案至今没有明确浮现。


2016年下半年,联想控股几乎清空手里地产投资,以138亿元的价格向融创转让了数十个地产物业权益;联想基于佳沃品牌,一度对大农业与食品板块寄予厚望,但截至2018年,该业务在公司年收营的占比仅为3.6%。


所以,当很多人以为联想控股上市会是柳传志的“收关之作”时,这位联想之父却心怀更大的筹谋,他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让自己退休。2018年开始,联想控股着手拆分旗下资产上市,并对外坦言,当初选择在港股上市,原因之一就是港股允许企业实现资产拆分再上市计划。而作为一家投资公司,联想控股只有通过不断拆分上市,才有机会帮助自己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但是,联想控股分拆上市之路走得并不算顺利——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融资服务的正奇金融自去年12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数月未果;第三方支付企业拉卡拉于今年4月登陆深交所,但11月因旗下考拉征信涉嫌经营违规事项而遭遇股价跳水,并收到交易所的“关注函”;6月东航物流IPO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受理,但至今再无消息更新。


所以,在柳传志选择的这一退休时间,联想的局面仍有诸多变数。比起柳本人的退休“官宣”,他所选择的接班人是谁,似乎更是眼下新闻的焦点。


幸运者柳传志_第6张图片

柳传志的接班人是谁,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


50岁的宁旻,第一次被媒体正式关注到,是2015年联想控股上市。招股书显示,个人持股前三名中,除了董事长柳传志和总裁朱立南分别持股3.4%和2.4%之外,另一位持股比例达到1.8%的个人,正是首席财务官兼董秘宁旻。宁旻在联想工作了28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担任柳传志的助理。


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媒体对联想自己培养的干部人才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从杨元庆到朱立南,从郭为到赵令欢,更早还有孙宏斌,往下还有刘军、陈绍鹏……人才济济,也许已经成为联想“甜蜜的烦恼”。向外部反复传达这些人名的,正是柳传志本人。创立联想35年来,他对部下历史功绩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他对部下的培养也是事无巨细的。为了应对全球化战略,有段时间,他要求杨元庆每个月都要飞到美国学英语;他要求部下开会绝不能迟到,会议期间绝不能听到手机铃响。


曾经有一次,在一个管理层会议的现场,突然手机铃声大作,在场者除柳传志之外,第一反应无不是大惊失色。负责布置会场的工作人员开始满世界紧急寻找这部“犯上作乱”的手机,最终他们在主席台背景板后面发现了它——原来是安装背景板的工人把手机丢失在那里。


最终在自己培养的众多人才之中,柳传志选择了某种意义上多年来距离自己最近的宁旻。


“宁旻历经企业发展的多次变革,高度认同企业愿景和联想核心价值观,具有大的战略格局,展示出突出的学习、组织与判断力,素质全面且对企业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实践。”联想控股在昨天的人事变更公告中,这样描述即将履新的公司第二任董事长。


虽然卸任董事长,但出于对继任者保驾护航的目的,柳传志在自己的任期内完成了三个重要的组织架构部署。首先,两员老将双双隐退——联想控股执行董事、总裁朱立南卸任公司总裁之职;弘毅掌门人赵令欢由执行董事改任非执行董事,并不再担任公司常务副总裁。其次,是成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柳、朱、赵三人以及二代接班人皆入此会。第三步,主管金融板块的高级副总裁李蓬,出任首席执行官,与宁旻搭档。


作为一代领军者,柳传志此番能否安心谢幕,与他创办的公司告别?


2004年联想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后,柳传志于2005年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一职。2009年,联想集团管理层出现并购案引发的“消化不良”,柳再次出山,逼退外籍CEO换回杨元庆,而自己则重新当回董事长,直到2011年11月卸任。期间,杨元庆对外的很多表态,与柳传志的说法几乎“一字不差”,从中足见柳对内的影响力。


1980年代诞生的中国企业家之中,外界常会拿柳传志与任正非做对比。 事实上,此二人作为企业家的共性远大于区别。 比如他们都非常聪明地“不问政治”。 按柳传志的说法,“做好商业是企业家的本分。


但是,在中国做企业家,想要心无旁骛、在商言商,其实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柳传志也曾有过另外一句总结: 联想几十年的成长历程,就是“不断地与环境做斗争”的过程。


“有些事情看上去都是应该做的,但这些事一旦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时候,轻重缓急的选择,甚至对错的判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本文文本版权归第一财经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翻译。



幸运者柳传志_第7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运者柳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