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眼里《道德经》(87)

《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眼里《道德经》(87)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

            ――――牧童对第二十章的认知

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不可不畏)。唯与呵泛指具有隶属关系的社会关系的各个层面,如师生、官民、服务业与消费者、父子……。美,因善而美,因丑衬美,因美而使人愉悦。恶,可是恶行,可是使人讨厌。美与恶、唯与呵是彼此相对的,且又相互成全,是对立的一体存在。就象人怕狗,事实狗也怕人。牧童怕狗,后发现迎面相向勇者胜。牧童退狗进,牧童进则狗退。以师生为例,师怕教不好误了学生,生怕学不好误自身事小被师鄙事大。牧童以为老子的本义是想说物质的双重属性,相互对应映衬制约。“道”做为物质恒变态的总合自然也具有这种属性。视角不同,看到的形态不同。故“道”有多样性,因人的认知不同而不同。


恍呵(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如享太牢),而(如)春登台。我泊焉未兆(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若(如)婴儿未咳。累呵(傫傫兮),如(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若)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沌沌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在这段里有“我”“吾”出现,众“大家”们将之释为老子本人,似也没错,据此,还有延展诠释为老子生活落寞孤独。牧童认为自古真正的思想家们都有一通行状态――难以被世人理解,他们时常思想着常人所不屑的东西,直至这种思想被发现有闪光点时情形才会逆转。孔子孟子庄子老子……,莫不如此!最终其肉体做古,思想不朽!

在本小段中,全是一些对比,我与众人的对比。拥有大智慧的老子若自诩为天下亘古第一之识道悟道致于道之人则与其思想之一的宠辱若惊或节欲(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是相悖的。并且,我与众人相比,众人享太牢沐春风俗人昭昭察察不亦乐乎(若无止)而我独泊兮未兆若昏独闷闷,我远没众人舒适。若我为老子本人,老子得“道”了却没有不识道“之人”过的舒坦,试问,“道”之意义何在?或至此有人说“道”是道,还须德以相辅。没错,道在那儿,一直在那儿。必须以德相矩而使道鲜活且不失严肃,试问,若我与吾此节中是指代老子本人,谁能说老子无德或说老子德不配位?

牧童认为此小节中的“吾”“我”指的是道。文中有众人亦有俗人,牧童认为众人指众人类,俗人指众人类中鄙视或压根不准备识道悟道之人。“吾”或“我”的状态恰是“道”的存在状态。众人或乐或喜,道一直静静地在那存在者,可是众人中的俗人看不见,甚至即使看见了,还鄙为顽和俚。

忽呵(澹兮),其若海,恍呵(  飂兮 ),其若无所止(若无止)。牧童窃以为这句话精妙至极。以“大家”们解读为似在海上无处停留似在风里不知所终。海纳百川,因容而大。风自气流,终有所止。牧童认为老子在这里的本义是指众人也好俗人也罢共同组成眼前这世界且是主体,并且是“道”之一部分,是认知探讨悟悉“道”的主体。这是自有“人”存在始即有的现象状态,并会一直持续下去。又或说“不向道靠近的人”生活在极度“自由”的圈圈内,不知畏何,不知何畏,不知终何?然,牧童偏向于前者。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俚(而我独顽且鄙)。俗人过后又是众人。牧童认为老子这句话的本义是说“大家都认为道不好理解,太虚太玄距人之现实生活太远,不太好接近。非普通人不能识之用之。”

吾欲独异于人(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此处,“大家们”释为我想超于他人就学习道,或我之所以与众人不同是因为我学了道。牧童以为这样解释没错。是啊,得道之人与一干众人自有不同啊。但是,若是坚持“吾”“我”指代是道,则这样的诠释似非老子本义。

道与人不同。道是众物质恒常与变化的状态总合,而人只是众物质之一。然人亦有其特质――人是研究物质恒常与变化等状态(道)的主体。人认识道是从什么时侯开始的呢?自有名始(无名万物之初,有名万物之母)就始认知“道”。当人给某物“有名”始就开始对有名之物关注认知探索致用,亦开始了对道的认知及致用。

牧童认为第二十章阐述了道存在的状态,道与人的关系,道的生成,以及认知道的方法。自然的了,这只是牧童对《道德经》第二十章的认知和领悟。

你可能感兴趣的:(牧童眼里《道德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