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记真实
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205]篇
《省俭有方》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的第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梭罗独居在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之时的背景,建木屋的过程、材料,他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与看法等等。
坦白说,我一度很奇怪这篇文章为什么题目是《省俭有方》,因为在我看来这概括不了整篇文章中表达的内涵,而只是体现了文中一部分段落中梭罗对待物质的态度,也或许这是翻译家的意译?不得而知。
尽管在看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犯了对作家简单一句话、直白的描写却非要深究出道理或者背后蕴意的毛病,也有过不认可却又忍不住深思的地方,还有过至今疑惑不解不知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的时候。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梭罗在这篇文章中的好多词句,堪称名言名录,值得再三咀嚼。
下面,摘抄一些我认为好的词句,供观者一同研读;同时,也辅以自己的浅显、天马行空理解,供观者参考,期待与观者探讨:
1.其实,不管哪本书,说到底,都是第一人称在说这说那,不过我们往往把它给忘了。
2.我还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都能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
3.至于我的其他读者,他们会接受他们认为适合的那些部分。
这些词句,出现在文章的第二段中。当我看到的时候,感觉颇对胃口。
码字至今,我写的文章,都是以自身的真实感受为主,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暂时还到不了站在生命中除我之外的其他人的角度,去形象、生动描绘他人感知的人与事,更甚至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至始至终更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
同时,我目前做到的只是真心实意写自己的生活,可惜文字还达不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朴实无华的程度,尚忍不住卖弄文采,有时候会用华丽辞藻堆砌文章。或许只能慢慢写,也慢慢悟吧。
对于我的读者而言,当我的文章触动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可能就喜欢并接受;对文章无感,必然是触动不到他们的内心,也并不合适,自然也不会接受。有时候也会为关注度少而郁闷,不过,每个人其实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无法强求每个人都喜欢你、接纳你。很多时候,抱着“和而不同”的想法去认知生活种种,也挺好。
4.因为这些家产来得容易,但要舍弃却很难,乃是他们的不幸
5.劳动的人没得闲暇休息,使身体得以日渐复原。他无法保持最洒脱的人际关系,他的劳动到了市场上就不免贬值。
梭罗的小木屋附近,住着很多继承了大片农庄却并不富裕的邻居。梭罗既钦佩他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勤勤恳恳的劳作,又为他们甘于物质的桎梏、不思挣脱而痛心疾首。
于我而言,从上面那些话语,我想到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甚至于社会中未宣之于口却众所周知的一些阶层或者进化论思想:
直白的说,勤恳工作的劳动者是最底层的最辛苦的回报却可能是最小的一类人,往上一层也许是所谓的蓝领,靠技术吃饭,很多时候不用直接劳作,会运用一些脑力;再往上一层,则是按部就班的白领,靠脑子里积攒的知识提供给公司、家庭、社会,换取自身生活的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价值;最高层的是处于顶端的控制人物,引领国家、社会发展方向,一个决定可以影响不计其数人的生活。
总说超越一个阶层很难,尤其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简直可以一定程度上决定他以后的人生。虽然听上去有一种宿命的论调,忽视了后天的奋斗与努力等种种因素,但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每一行每一业的人存在都有其原因,不可轻视。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谓之“适者生存”很残酷,却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也必有看的清楚明白,并兢兢业业最终超脱的,可是,你走出了一个圈子,实际上融入了另外一个圈子,焉知彼圈比此圈好,焉知放弃的就是值得的?
所以,永远不要轻看任何人的存在意义,永远不要为自己所看到的人或事轻易下定论,毕竟,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最知晓,个中感触也因人而异。
6.我们天性中最优秀的品质,好似水果外皮的粉霜,只有精心加以呵护才保得住
7.良心最最坏的还是你成为你自己的奴隶监工
8.公众舆论只是一个软弱无力的暴君。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决定了,或者换句话说,指明了他的命运
9.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绝望
10.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一种特征。
你如何看待自己?这是我们在面试的时候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哪怕曾身为帝王的武则天,尚不能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确切的结论,遑论常人。
自己,是永远看不清自己的。你的好与坏,善与恶,藏在内心深处,有时候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在莫名的时期忽然又爆发出自己也预料不到的力量。
也许可以做到的,只是在遵守现有社会规则的时候,保持住内心的清明,呵护优秀的品质,做自己个性与情绪的主人,同时,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放弃,任自己肆意沉沦。
11.摒弃我们的偏见,从来不算为时太晚
12.任何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行为方式,不管它有多么古老,如无确证都是不可信的
13.老年人未必都能胜任年轻人的导师,因为老年人一生中获益也不见得比失去的更多
14.如果说我有什么自以为有价值的经验,我一定会想,这可是我的贤师们都还没有说过的呢
15.一代人抛弃上一代的劳绩,就像抛弃搁浅了的船。
有色眼镜,代沟,偏见,有时候可以等同理解为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或者另外一类人的误解。
因为人有千千万,思想必也有千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片面想法,就轻易决定对另外一个人或事的态度。一旦心中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想法,就很难抛弃这种想法带来的情绪上和心理上的影响,从而难以产生客观的看法。
不过,也并不是让你不要相信一个人或一类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思想。不管外人是善意还是恶意,即使是一样的事情,相似的状况,他人的建议终究是出自他人,你可以参考,但终究要根据自我的判断作出最后的决定。
就像对古代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一样,“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轻易下论调,也不全然抛弃。就算是碰到没有可参照经验的人或事又如何,何妨做第一人,为后人留下经验或教训呢。
16.有些东西在某些人的圈子里,确实是生命的必需品,但换了一个圈子,却仅仅成了奢侈品,要是再换一个圈子,则完全成了未知之物。
这句话,写的很直白,乍一看也很简单,可等我反复思量,却觉得回味无穷。
对我来说,这句话中的“必需品”与“奢侈品”实际上可以替代生命中存在的很多,譬如物质需求,譬如感情需求。不单是这二者具体指代的内容,还包括了这二者在每个人生命中的轻重程度,以及因着程度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
同时,“圈子”,也可以做广义、宽泛理解,既可以指现实存在的某个相同爱好相同职业等形成的圈子,也可以指社会中无形之中产生的各种圈子,还可以理解为过去、现在、未来的空间理论等等。
再结合后文中梭罗根据他的生活,他的理解展开的大篇幅详细讲解,虽然与我的理解略有出入,却也从现实的角度让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认识。
17.人的各种能量从来还没有被估量过,我们也不应该根据任何先例来判断人的能量,尝试过的事委实太少了
18.宇宙间形形色色的宿或宫中,有多少相聚很远的不同物种,却会在同一个时刻思考同一个事物!如同我们的各种体制一样,大自然和人生也是形形色色的
19.我们应该在一个钟头里经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时代:是的,经历所有时代中所有的世界
20.既然从一个中心可以画出好多好多半径来,生活方式一样也有好多好多的
21.有一个人将想象的事实归纳为自己所理解的事实时,我敢预言说,所有的人最终都会在那个基础上打造他们的生活。
我一向认同人的大脑或者说人的思想是无穷的,是神奇而不可具体描绘的。
正如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很可能就是大千世界中极小的一个存在。谁敢保证玄幻小说中描述的我们这个世界只是大千世界的微小部分是虚假的,谁又能够确定世界上不存在重生、穿越、神与鬼等神奇现象呢?
就像电视上演的古代电视剧,明知是虚构的、想象的,但在那里面认真饰演的演员投入的情绪是真的,你接收的思想、感知的道理是真的,甚至演示的社会环境、民俗风情也可能是真的。没有真实经历就不能全然否定事物的存在,就算真的经历过,一个人的经历也不能代表客观、全面的存在。
倘若社会真的存在所有时代、所有世界,的确是一件光想象就觉得精彩纷呈的事情。而倘若一个人坚定自己的所想,持之以恒践行,又有什么不可能成为现实呢?
就让我抱着幻想,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