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首轮播出时间距今已有三个多月,当时该剧引起了不少自媒体、社交平台的关注,对此感兴趣的观众早就费尽心思找渠道观看。在高口碑的铺垫下,6月24日《我们与恶的距离》在腾讯视频首播,身边讨论这部剧的朋友更多了,它的确是一部值得探讨的现实题材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
The World Between Us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共10集,主线是一个“无差别杀人案件“:大学生李晓明在电影院开枪无差别扫射,造成9死21伤。被捕后拒绝接受精神鉴定,不愿说出作案动机,也拒绝与家人见面。
以李晓明被执行死刑为界点,前五集剧情沉闷、压抑,一点也不快意恩仇,缠绕在受害人、罪犯家属及为罪犯辩护的律师之间。每个人都很煎熬,走不出悲痛且无处宣泄的受害人,不知如何赎罪只能逃避的罪犯家属,想要找到犯罪动机维护司法公平却不被理解的律师。
直到第五集末,李晓明被执行了死刑,每个压抑的角色终于都爆发出强烈的情绪:
失去儿子的宋乔安在李晓明死刑的那天发现女下属就是凶手的妹妹李晓文,她运用权利之便跟踪曝光罪犯家属得以泄愤。
作为罪犯的妹妹,自卑、隐忍的李晓文在媒体穷追猛打下发出“你们杀的人不比我哥少”的控诉。
律师则信仰崩塌,情绪失控,没有顾及家人感受,成了一个不称职的丈夫。
此时,被杀人犯的恶牵连在一起的人矛盾达到高峰,每个人似乎都到了奔溃的边缘,但那些悲伤、愧疚、自责,不解该宣泄的都宣泄出来,每个人都慢慢打开自己的心门。后面剧情人物也自然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最终让牵连其中的人都有机会看到“希望就在云后面”。
《我们与恶的距离》在挑战人性,站在不同的立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路历程,深入其中,似乎都能理解。就算是最终都没有明确说出杀人动机的李晓明,我们在他家属讲述的细枝末节中也能洞察出一二:想学机械、想被认可、想证明自己、想干大事。但这一切都不该成为杀人的理由,所以这部剧没有展开李晓明的心路,他是风暴眼,但不是主角,戛然而止于死刑是他最好的归属。
这部剧看起是灰色、压抑的,但它整体是理性的,不批判,不对立、不做定论,试图去理解每个人。结局里受害者家属和加害者家属之所以能坐下来尝试理解彼此,代表理性的律师功不可没,他让双方有机会敞开心扉,疏通内心的症结。
但是人性复杂多变,《我们与恶的距离》只是在挑战人性理性的一面,感性的那面在日本电影《告白》里又是另一种景象了。
电影《告白》是一部开始看起来很温馨,但越看越疑惑,到结局会有一种喘不过气的压抑。它的开场是充满活力的学生在教室一起喝同一种牛奶,忽然老师告诉学生她在其中两杯牛奶里注射了艾滋病血液,引起恐慌。老师唯一的女儿被自己的两个学生杀害,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受到法律制裁,她选择自己复仇。
这个复仇不是简单的杀人偿命,是老师花了很多心思发现两个凶手学生的内心世界后,各个击破弱点,对他们诛心式报复。人的内心是一个世界,这里可挖掘和利用的空间很大,电影《告白》就是由几个人物的内心告白构成。
虽然他们都敞开了心扉,但是人物就像是在平行世界里,讲述同一件事时完全是不同的视角。坦白的很彻底,却不是双向沟通,每个人都只活在自己的情绪里,有交集碰撞都是发生在互相伤害时。
和《我们与恶的距离》不同,《告白》揭示了杀人少年的犯罪动机:渴望母爱,想要变强,想要引起别人注意。而失去女儿的老师不是揭斯里底的受害者形象,她告白时条理清晰,看起来知性且理性。当少年最后失去最珍贵的妈妈,以绝望的流着鼻血形象出现时,我们已分不清谁是受害者谁是加害者。
不管是《我们与恶的距离》还是《告白》,犯罪少年都生活压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又渴望被人注意与认可。他们的烦恼一开始看起来很平常,但人的内心是无底洞,谁又能知道那冰冻三尺的面下积累着多少寒气。
每个人都有负能量,就算都在朋友圈展示“岁月静好,不辜人生”,也要适当给自己找一处地方排解“这TM是什么狗屁人生”。我们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更要做一个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