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

《白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是当代最负盛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TED 演讲人,世界超级语言学家。曾先后当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外交政策》杂志全球顶尖思想家、《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被人们称作当代最伟大思想家。其代表作《语言本能》《思想本质》《心智探奇》《白板》,被人们称作“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不仅是认知心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更是都登上了亚马逊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被普通读者广泛所知,对现实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平克认为人类的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不是由后天决定的。


所谓人性的白板说,就是认为人生下来是一块白板,什么属性都不带,所有的性格和能力都是经过后天培养出来的。这套学说起源于启蒙时代,直到今天依旧广受欢迎。


在此基础上,平克说,科学视角下的人性观反而能为我们解决人类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提供更多的启迪。比如,承认人天生具有偏爱自己后代的行为倾向,并不会为人们的自私提供正当依据,反而能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到“博爱”的重要。比如在推行收养制度的时候,如果能够考虑到人性及其缺陷,那么我们就可以事先通过制度和政策的设计,加强对收养家庭的跟踪服务,以减少和防止出现继父母虐待儿童的行为,让收养制度更好地发挥功效。


但在作者看来,人类的认知并非是完全由外部决定的,有很多是我们大脑自带的。这种自带的认知牢固地扎根于我们大脑深处,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第一个观点,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局限是由大脑决定的。我们通常认为,人的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其实来源于白板说。因为白板说认为,大脑本身空无一物,只有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加工处理后才能形成认知,因此,我们认知的上限是由我们所接触的客观存在决定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世界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大”。但在作者看来,人类的认知并非是完全由外部决定的,有很多是我们大脑自带的。这种自带的认知牢固地扎根于我们大脑深处,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这种自带的认知被称为“核心直觉”。所谓核心直觉,就是我们纯朴的直觉,也就是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基础感觉。


平克反驳了这种说法,认为人类的苦难源于人性中固有的利益冲突,更直接地说,源于人们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态度截然不同。在一个弱肉强食的传统社会里,人们更倾向于和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共同劳动、相互照顾。


这种对待亲属和非亲属的态度不是个例,而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倾向,是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基因传承的产物。就像不管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花钱,而不是向慈善机构捐款去挽救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孩子。这意味着,即使在完全公平的社会系统中,也难以避免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现象。我们也没有办法从根源上杜绝人类苦难的产生,只能够尽力在平等和自由之间进行权衡。而这一切,皆因人性早已注定。


平克则认为,后天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作用要远远小于基因的作用。


也就是说,父母不应该把孩子视为一张有待涂抹的白纸,而是要“因材施教”,释放孩子原有的天性和禀赋,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人类大脑中关于暴力的架构会促使人们因为上述原因采取暴力行为,这是生物的本能反应,不可避免。


因此,控制人类的暴力行为,重要的不是如何彻底消除暴力,而是通过制度的设定和环境的营造,去引导人们不点燃暴力的火苗,关闭人性中暴力的开关。


两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生物学,强行进行后天改造可能导致更大的痛苦。


白板说认为认知由外部决定,平克认为人类的认知由大脑决定;白板说认为暴力不是人的天性,是由后天习得的,平克则认为暴力是大脑自带的设计架构,人类不能消除暴力,却可以控制开启暴力的机关;白板说认为孩子生来脑袋空空,所有的知识、习惯、特性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平克则认为孩子生来带有心智性格,基因对性格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体会:

跟传统的认知会有一些冲突,但是又是用科学的实验证明的结论,有很多原创性和引人思考的结论。

作者强调了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是基因决定的,后天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这一点强调了对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强行把他塑造成我们希望他成为的样子。

认知心理学一直在发展,而我们认为正确的很多观念都是靠不住的,需要反复思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