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们在一个森林里迷了路,这个森林每5分钟左右就会有一个双向岔口,甲和乙也在里面迷了路:甲认为自己很勇敢,一鼓作气的往前走,到了双岔路口就用自己的直觉选一个走。乙呢,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每到一个岔路口就用笔在纸上记一下。
甲一路走到了路的尽头,发现此路不通,怎么办呢?只能退回去重来,退到哪一个路口呢?刚才第一个路口走的是左边还是右边?哎呀,忘记了。
而乙也同样走到了路的尽头,也是此路不通,然后他不慌不忙的掏出刚才记录的纸,回头看看,哦,刚才第三个路口是往左边走的,不妨退回去走走右边看。”
人类的短期记忆只能记得7加减2个项目,也就是说,再聪明的人,一次也只能同时记得9个项目,森林里的岔口如果超过9个,那甲的头脑里就会一片混乱。而乙呢,借助了纸和笔,他从容的使自己的记忆有了更多的延展。
“然后呢,甲误打误撞走出了森林a,乙凭借自己的记事本也走出了森林a。
第二天,他们要开始走森林b。
甲这次吸取了经验,也拿出了纸和笔开始记录,马上冲进了森林b。
而乙呢,不慌不忙的在森林入口坐下,拿出记事本,翻开昨天的记录,总结经验教训:昨天的岔路一共有19个,有17个都在岔口的某一个方向听到了溪水的声音,而最后证明,这些方向都是正确的方向,因此,如果今天在岔路口听见某一个方向有溪水的声音的话,则优先往这个方向走。”
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有着过去的经验,书籍、信息都是过去经验的传递,但书籍和信息都来自于他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
实际上,只有自己的实践经验才是最宝贵的。但个人过去的经验,必须有所记录才能进行总结,并且为未来提供更多的依据。在这一点上,在记事本上书写过去的经历,并且不断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回过头看在森林a的时候,乙开始只是简单地记录自己所走的岔口的位置,但当他来到第三个岔口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某个方向路面的草比较稀疏,而某个方向又传来了溪水的声响,他开始考虑,这些是不是可能是某种线索。他不知道,但仍然记录下来。最后在行走森林b的过程当中,他发现这些是有用的线索。
当文字要被记录下来的时候,人就会对被记录的文字进行思考,书写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对信息的重新整理和思考。记录的这些东西对不对,有没有用?每一次下笔的时候大抵都会大脑都会这样提醒自己笔和纸做好了记录的工作,而同时大脑做了信息再处理的工作。
——摘自《30岁之前的每一天》
而我们的人生,何尝不需要记录,在每一个岔路口时,如果你有一个记事本,让你过往的记忆得以延展,让你个体的经验得以保存,让你的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再次加工,召唤出那个理性大脑,它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和欲望、它可以帮助你养成好习惯、它甚至可以帮助你规划你的人生。
克服惰性和欲望
举个例子:你在减肥,又想吃一个巧克力蛋糕,你试着把它写在记事本上,我想吃一块巧克力蛋糕,它有150大卡,但是我在减肥,昨天我汗流浃背地跑了30分钟才消耗了150大卡的热量。
当你写完之后,有没有发现不再想吃这块蛋糕了。
养成好习惯
让我们先看看一个成功人士会具有的好习惯:时间管理、事务安排、读书习惯、运动习惯、注意力集中、善于觉察和反省、热爱学习和自我提升等
让我们再看看一个有效的记事本日计划 (图片无法显示,只能以文字描述了)
1、是日金句 (感悟、阅读等习得)
2、待办事务清单
应以优先级,内容,计划时间,实际时间,完成情况等展开列表记录。
3、临时事件栏
4、工作外计划安排(运动、娱乐等)
5、当日问题和改进方法
如:工作事情排得太满,没有休息时间。
改进方法:工作30分钟,给自己5分钟休息时间。
如:晚上看美剧太久。
改进方法:非休息日不能看超过一小时美剧。
6、当日学习。
如:午饭时,同事介绍了一本不错的书《请停止无效努力》,下周看起来。
如:今天看到“时光会给的确幸”公众号里关于理财的一篇文章,发现财务自由对我而言很重要,要开始自己的理财投资学习。
每天都有这样的记录,你对时间的掌控、对事情耗时的预判、对碎片信息的加工、对自己的习惯养成,我相信是显而易见的,接着你不得不在晚上抽出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整理今天一天所发生的,而在早上早一点起来书写今天的日计划,顺便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养成了对自己生活觉察的好习惯。
规划自己的人生
笔记本是我们人生的剧本,如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记录着每天的生活,20年20本,它们叠在一起是否可以呈现你的人生?
而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们设定了一个结局,那么每一年、每一天是否可以因着将要上演的这个结局而呈现出来。
你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3-5年的目标,然后反过来写这个剧本的每一幕,从3年目标推出每一年的目标,从每一年的目标思考出每个月的主题,从每个月的主题安排出每个周的计划,从每个周的计划拆分出每一天的日程,这将是你设计出的人生剧本,有意义有盼望的人生。
你的记事本,就是只属于你自己的经验库,所有对你自己的失误的记录,有效的改进方法,以及对你而言有意义的学习内容都是只属于你的。通过观察自己,通过对自己的“一日三省”以及从生活点滴中学习到的技巧和方法,让自己每天都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先生,一位不屑于我每日愤笔极耕,还尚未了解笔记本魔力的先生。当然有太多因我的驽钝和操作失误的地方导致先生的不屑与不解。不过不管怎么样,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我已经为他下单购买了我最爱的记事本。
感谢趁早效率笔记的创始人王潇,感谢《30岁之前的每一天》作者兼长投网创始人水湄物语,文中多处概念均出自这两位优秀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