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

#上回书说到: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检测58款曲奇、蛋卷等甜点,其中9成有致癌物质,包括丹麦蓝罐、无印良品、锋味等品牌,昨天的文章是解读这条新闻(点击阅读:曲奇致癌?丹麦蓝罐、MUJI、锋味含致癌成分的新闻怎样看)。



我们前些天曾经辟过一个真真假假的谣言(点击阅读:微信流传的“EB流感爆发”是什么鬼),其中提到了一个很早之前分析过的热点问题 —— EB病毒被坊间传成“亲吻病”的事情。


在和这类相关的文章中,我们总提到两点注意事项:

1,不要乱亲别人家的娃;

2,在生病的时候要减少接触别人。


在后来跟读者的互动中,我们发现第一点大家理解起来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第二点有时候就会有偏差。比如普通感冒、流感这些我们知道的传染病,大家都知道避免近距离接触他人,减少感染。但有些传染疾病,却因为传统上的一些错误认识,被当做“不是病”,因此在传染期的时候就不太注意,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上火嘴上起燎泡”。


本文概要 1. 嘴上起燎泡(疱疹)的真实原因不是“火”,而是体内的病毒; 2. 嘴上有疱疹的时候要注意减少病毒的传播,减少和他人接触。



“上火”这个概念,是我国民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生理、身体认知的典范之一。其实就算是在中医理论中,也并没有一种疾病叫上火。上火其实只不过是坊间的一种俗语,和感冒的风格有点相似。


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国人习惯性会叫做“上火”的,其实是一系列不同疾病或者身体症状的集合。这些问题或因为休息少,或因为饮食、饮水、环境等原因诱发,往往表现出一些和炎症有关的症状,比如痛、热、红、肿。因此就会被下意识的当做同样的“上火”来看待了。


“嘴上起燎泡”,可能是很有代表性了。


因为被烫伤之后会起水泡,所以和烫伤水泡比较类似的一些问题,比如磨出的水泡,或者身上病毒引发的疱疹,就都会被广大人民亲切的叫做“燎泡”。既然都有火字旁了,那么反过来就会被下意识的认为这是个跟“火”有关的问题了。问10个中国人,估计至少有七八个会认为嘴上起燎泡的原因是“身体上火”。


实际上,这是一种叫做“唇疱疹”的疾病,英文的学名是Herpes labialis,一般俗称为“Cold Sores”。引发唇疱疹的是一种叫“单纯疱疹病毒/HSV”的病毒,这种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发病的疱疹部位。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1张图片

▲截图来自wiki.com


绝大部分成年人都感染过HSV,在病好之后,病毒往往就潜伏在人体的中枢系统中。不过这没听上去的那么可怕,大部分情况下这些病毒和我们的人体相安无事,属于长期潜伏的“沉睡”型特工 sleeper agent。


但和这些地下工作者一样,在特定条件下,HSV也会被激活,从神经传播到皮肤,形成新的疱疹。


激活的条件很多,包括休息不好、饮水不足、饮食不平衡、营养跟不上、心情郁闷压力大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这些导致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状态不好的时候,病毒就会活跃起来。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视角看,这就是“休息不好上火了”。


那就当做上火有什么不好呢?



把表现相似的不同疾病混为一谈的后果,就是会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无视掉。像很多中国人认为“起燎泡”和口腔溃疡一样,都是简单的上火而已,不是病,没什么要注意的,或者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吃点维生素或者喝杯凉茶啥的去去火。


虽然两者都容易在休息、营养或者环境有问题的时候出现,但口腔溃疡和唇疱疹是两种差别很大的疾病:唇疱疹是HSV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而口腔溃疡虽然发病机理还不明确,但和传染的相关性不大,更多是和身体整体的健康状况、压力、月经前期、刷牙或者假牙不合适等原因有关联。只有很少的时候,比如婴幼儿最开始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会在嘴里出现类似口腔溃疡的症状。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2张图片

▲截图来自《DK英国医学会家庭医生》


对于成人来说,大部分人都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大部分时候复发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也需要注意,随意接触疱疹,还可能导致疱疹“蔓延”,传播到其他部位。比如省略3000字的情况下,可能传染成让人听着就怕的生殖器疱疹。


更重要的是,对于免疫系统还不完善的小朋友来说,尤其是0-6个月的新生儿阶段来说,接触唇疱疹感染后,可能引发的症状会严重很多。而且小朋友在疱疹不适的时候,很难忍住不去摸,这很可能导致疱疹在脸部扩散,导致大范围的疱疹、并因为皮肤破损引发进一步的细菌感染的问题。


同时如果HSV病毒接触感染到眼睛,有可能会引发眼睛角膜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2013年在《眼科学纵览》上发表的统计研究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角膜炎,其中约有4万人因此导致严重的单眼视力障碍或者失明。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3张图片

▲截图翻译自美国儿科学会HealthChildren.org



绝大部分人都会感染HSV病毒,复发也很常见,但基本都会在1-2周内逐渐康复,因此“嘴唇起燎泡”一般并不需要特别担心。但如果孩子年龄较低,第一次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家长在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就诊咨询医生:


  • 如果您的孩子一直有感染或湿疹等慢性皮肤病等方面问题的困扰;

  • 如果您的新生儿出现疱疹或发烧:这可能是危险的新生儿单纯疱疹感染的症状。

  • 如果孩子的眼睛附近有疱疹出现:HSV是角膜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 如果您的孩在疱疹爆发时同时出现头痛,并伴有癫痫或发烧:这可能表示有病毒引起的危险脑部感染,包括脑膜炎或脑炎。

  • 如果疮在7到10天内没有自行愈合:可能需要医生检查排除继发性细菌感染和/或其他疾病。

  • 如果唇疱疹周围的皮肤变红,肿胀或触摸时感觉烫手:这可能是继发细菌感染的迹象。对于免疫系统被某些疾病和药物削弱的儿童,感染可能会传播到血液和全身(败血症)。

  • 如果孩子经常患唇疱疹:每年唇疱疹爆发超过五六次的儿童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以和医生沟通了解是否需要。


关于唇疱疹的症状、判断、处理和预防,我们再截一段《DK家庭医生》的内容给大家当参考。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4张图片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5张图片

▲截图来自《DK英国医学会家庭医生》



也许今天文章的内容太多记不清,那就请牢牢记住美国儿科学会的这句建议就好了:


正患唇疱疹(嘴上起燎泡)的父母或亲友不要亲吻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宝宝。




更多和病毒感染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公众号下方工具栏的【搜索文章】,在搜索栏里输入“病毒”来进入相关的文章列表: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6张图片

  • 多地爆发儿童"诺如病毒"感染如何防治

  • 北京首现"小头症"病毒,我国哪些地区寨卡风险更高?

  • 寨卡病毒和新生儿小头症,为何南美“不宜怀孕”

  • 幼儿园病毒灵事件和抗生素滥用

  • 血常规化验怎么区分孩子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

  • 胸前挂个新西兰消毒卡,就能消灭病毒甲醛PM2.5?你们这都信......

  • 各种儿童皮疹的收藏版文章:湿疹、痱子、手足口、急疹……

  • 流感和普通感冒怎么区分,疫苗要不要打

  • 其实没有一种病叫“感冒”

  • “亲吻病”!你被吓住了么?

  • 婴幼儿脑膜炎,如何早期判断和预防

  • 给自己人的宝宝手足口病说明手册

  • 感冒,真的每次都要查血常规么?

  • 开学季=生病季,如何控制小朋友间的传染病

  • 成人也会被传染手足口,比如我

  • 宝宝感冒不可怕,你需要这样治疗和预防




来自英国医学会《家庭医生》的48种家庭常见身体不适症状的自测小程序上线啦:

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_第7张图片

参考资料:

Cold Sores in Children: About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issues/conditions/skin/Pages/Herpes-Simplex-Virus-Cold-Sores.aspx

《DK英国医学会家庭医生》

Herpes Simplex Epithelial and Stromal Keratitis: An Epidemiologic Update

你可能感兴趣的:(嘴起燎泡别乱亲,那不是火是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