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脑对信息的处理犹如一台电脑,作为电脑功能之一的记忆功能,有强劲好坏之分。
记忆力好的人,在学习、工作上往往会有较大的优势,往往能快速把见到的事情、看到的书、听到的见闻,快速变成自己的,各方面的增长是往往比较快的。
关于记忆力,江湖上总会有很多门派的窍门,但是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去了解自身这台电脑是如何运作记忆模块的,想要提升记忆力,仅仅从“记忆术”的书籍中习得一招半式,很容易形成对记忆和记忆术的误解。
本文将从信息处理过程以及生物学角度谈谈大脑记忆模块是如何工作的,读完后你会根本上搞懂一些记忆方法为什么要那么去做了。
关于记忆
维基百科是这么定义的
是神经系统存储过往经验的能力,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相当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直觉来分。
基于现在我们对于记忆形成机制的认识,广为接受的模型将记忆过程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编码、储存、检索;
对记忆最基本的、也是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根据记忆持续的时间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信息输入-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也称瞬时记忆,来自各个感官(视觉、声音或触摸)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
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信息是未经任何加工的,按刺激原有的物理特征编码,只会在大脑里不超过1秒钟,然后消失。
在这个阶段,感官记忆的短暂特征常常让人们觉得记不住刚刚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东西。能否接收记住信息的关键在于—我们的注意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上课时注意力越集中接收到老师的信息越多;当我们背单词时,各个感觉器官并用要比单一感觉器官所获的信息越多。
所以,在感觉记过程中,你的注意力的大门是否打开决定了信息是否进入记忆的第二阶段—短时记忆。
处理编码-短时记忆
与感觉记忆相比,短期记忆有着更长的(几秒至几分钟)存储时间和更为的有限的容量。
短期记忆的作用是让头脑中少量信息保持激活状态,这个阶段从生物学上来讲,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而通过巩固后、可变为长期记忆。
所以,记忆学家们想到了组块、复述的方式来强化、巩固信息延长至长期记忆。
组块的作用是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块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组块是一个重复组织项目的过程,比如
生活中有的人为了更快的记住数字,常常将电话号码进行分组;为了记住单词,常常将单词拆分词缀词根编码。
但是这样仅仅是进行了一定的深加工,短时记忆也只能保持一两分钟而已,只有不断的进行复述重现,这个词才有可能形成进入到长时的记忆。
为什么需要不断重复呢?在《学习之道》中作者从生物学角度这样解释的
人的短期记忆单元只有有限的4个组块,而且这4个组块需要施加能量才不会丢失记忆,你需要保持活跃,所以我们想要记住东西一般需要不断的重复复习。
这个阶段,我们不断让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必要条件,利用组块和复述手段对信息赋予意义直至输送到长时记忆。
储存提取-长时记忆
在短期记忆处理过后的信息就存储在长期记忆里面了,长期记忆有着与短期记忆相反的特点,非常长的存储时间、无法测量的存储量。
如果短期记忆时电脑中的内存时,长期记忆就是电脑中的硬盘了。
从生物学上来说,它不是神经细胞活动的痕迹,而可能是神经组织结构的痕迹,是一种神经组织结构上的永久性变化。
在《学习之道》中作者提到
长时记忆就像仓库一样,东西一旦进去,它们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儿了,这间仓库幽深广阔,然而我们的包裹埋藏的太深,常常难寻踪迹。当然,也需要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到它
以上信息可以推论,既然长时记忆里的信息是一种组织结构上的管理,那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建立起网络,各个信息之间建立起网络节点越多,提取效率越高、储存的时间越长;
同理没有被关联到网络中的信息,提取就非常困难,一段时间内没有联系可能会被大脑清理的危险。所以我们学习很多记忆方法,想记得牢核心就是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以达到快速的提取。
总结:
感觉记忆的关键在于注意力,短时记忆的关键在于组块和重复,长时记忆的关键在于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形成网络。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記憶
《心理学入门》格尔德米策尔
《学习之道》芭芭拉奥克利
END.
这篇文章有帮助到你的话,点个❤再走吧。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