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助人者,还是圣斗士?

于是,当你遭遇挫折时,我不会立刻要你振奋,

我会,陪你一起,去感受你的挫折,

因为,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当你含着悲伤的泪水,

抚着胸口说:“痛”时,

我会,默默地、凝视着,你的痛,

去感受你的痛。

如果可以,我会,轻轻拍着你的背,

抚慰那个痛.......

于是,当你发现自己过去的闪亮时刻(独特经验),笑开了脸时,

我会,跟着你笑,兴奋地问:

“你是怎么办到的?”

于是,当你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跃欲试时......

我会,跟着你振奋开怀,与你一起,

享受内在力量的渗透与饱满。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于是,当你》,此刻,我是用心逐字逐句用键盘敲打出来的。

至今我仍非常感恩好友虹丹在2年前让我结识了包含这首诗的张德芬作品《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

那时我是一个在别人看来前途无量的HR主管,却是内心忐忑的迷路人;

那时 我是一个优秀的培训师,却是距离孩子越来越远的妈妈;

那时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同事,却是让老公欲言又止的河东狮......

于是,在好友的陪伴下我开始了自助的道路。

我发现一切的根源只有三个字:“我!我!我!”

好友送我的这本《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我读了五遍,非常认真做了读书笔记,甚至其中有一段时间开始背这本书。

老友看我实在喜欢就把此书送给我,一直被我珍藏着。

后来因为这本书又结识了更多的书,加上本人天生不算特别聪明所以背书以失败告终。

如何做一个助人者?也是我从这首《于是,当你》的诗中体会到的,虽然那时我做得还是一个自助的动作。

1、没有谁能拯救谁?

著名作家曹文轩在《朗读者》分享到:所有的作家都在写一个东西——那就是生老病死。

这意味着我们的背后有一个更伟大,无声力量,有的人说是上帝,有的说是佛主,而我更愿意说它是宇宙意识。

我们在其内也在其外。用我的导师的话来说,我们是人同时也是用神的材料做成的。

取决于你怎么去做,但无论你去做什么,你都无法拯救谁,除了你自己。

“来,想不想抽一张?这个有疗愈作用的......”阿里老师向我征询时,并没有同时拿出他随身放在包里的奥修禅卡。

看我点头,他方才拉开了背包的拉链。

第一张是一个被囚在栅栏里的小男孩孤单的背影

再来一张!我说

一张被手脚栅栏束缚在一个黑色长方框里的看不清脸部的人

再来一张!

一张双臂振呼带着光突破黑暗,而脸色痛苦又坚毅,心窝发出很强光芒的男孩。

再来一张!

..........连续抽了五张,最后才抽到这张被晶莹剔透蝴蝶翅膀轻抚,双眼间一朵徐徐展开的莲花的安详清明的脸。

当时我警觉地问阿里老师:“如果我一直抽得是不好的牌,你是否会一直让我抽下去?.....”

阿里老师点点头:“一定会抽到好牌的,其实在你看似不好的牌里,也有机遇,只是你情绪低落,能量不高,所以你没有看到。”

他指出:每个人对牌都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此牌的玄妙之处。”

阿里老师和我重点的解释了最后一张牌------

蝴蝶的后面是一张有意识的脸,透过内在太阳的扬升,静心就诞生了。

我们向内看,不要去判断好的,坏的,超越幻想。抛开头脑向内走,就可以放松而进入你自己内心最深的真理。

只有我们站在最终的意义上,从你明亮意识的最高峰上看,你就能超越幻象找到你的源头。

没有同情与劝慰,没有讲大道理,在整个抽牌活动的过程中,阿里老师都是让我去看牌里有什么。

然后才从另一个视角引导我打开框架。专注、聆听、同理心、切入感受、具体化......一切都润物细无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虽然未来路漫漫兮,虽然我的资历还太浅,虽然.......但我没有错过现在呀.....对不对?”我问阿里老师。“对啦!”阿里老师点点头。

当我臣服于自己的自卑、害怕、不确定........我觉得离那个真正的自己又迈进了一步。


我们是助人者,还是圣斗士?_第1张图片

2、我们为什么要挑战?

“来!!!”、“欢迎挑战!”、“我不害怕”、“我不怕权威”......

我静静地看着A同学在群里“舌战群儒”。作为互称为好伙伴的我,在内心却能清晰地听到她的内心有个声音在说:“其实我害怕......"。

但我不敢,我怕她会认为我在屈服,我怕她会认为我在摆出回头是岸的说教姿态……

更怕她强烈的说:“我来挑战你......。”我是人,当然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的基本属性。

我承认我在潜意识防止别人对自己进行贬低和否认。

我也承认自己期待外界的认可和肯定,这也常常成为我前进的源动力之一。

还有一点是,我不得不说,当我们情绪来了以后,我们就已经忘记我们为了什么而挑战了。

说真的,我以前真不是个胆小的人。什么都喜欢冲到前面。

过去曾有一位老总对我苦口婆心:“你是运气好,可算是遇到我了,作为过来人我不得不告诉你,第一个冲上去的人……。”

可是随着学习成长,我变得有些胆小,以前接到别人咨询预约。管它行不行,就上了。

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的。所以当亲朋好友再打来电话替别人向我预约咨询时,我婉拒了。

因为我不得不问自己:

“为什么在咨询过程中,你要过度臆测?”

“在交互中你确定自己不是在证明什么吗?”

“你的内心宁静吗?”

“你在慌什么?”

.........

当我犹疑的回答这些问题时。我知道我要更精进的学习,而不是急于去达到累计了咨询多少个小时。

我明白,没搞明白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没有咨格去帮助别人的,这不是谦虚而是一份和事实和承诺。

为什么要挑战?

“挑战的目的不是要案主‘俯首认罪’,也不是要完全没有自我防卫

而是要帮助案主能够进入内在,去看那些为了逃避害怕的,所担心的人事物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并且在咨询师的支持下,勇敢地去面对自己,自我挑战一把,并从中找寻解决方案。”看着宝蕊老师文章的这段话。

我发现这与《助人技巧》相互映照的:“整个过程中,助人者引导历程,而个案决定改变什么,何时以及如何改变……”。

“助人是帮助个案从情绪的痛苦深渊中得到释放,帮助案主发现生活的方向,并获得促进改变的回馈。”

“同时助人历程能让案主经历健康的人际关系,朝向个人成长,关注生命存在的议题.......”。

寺外有几个香客,当到寺庙上香求神拜佛后,其中有人对禅师说:“大师,请收我为徒吧!”。

禅师笑而不语,让其到寺外清洁打扫干活,做了很长时间。

于是那人又说:“我们都干了这么久了,在这里也呆了很长时间,心诚天地可见,请收我们为徒吧!”

而禅师仍笑道:“不急,机缘未到。”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专注当下,而一直在向外求,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修行已经开始了。

既然已经开始,那禅师收与不收你为徒就不重要了。所以佛主慈悲,你想求子,可拜见送子观音,你若求财,可拜见财神.......

有道是“佛渡有缘人”,为一切有情众生平等指示其本具的佛性,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大开方便之门,因机说法,循循善诱。

即使“棒喝”也是在对方准备好的时候吧!

佛法普度众生,严格意义上讲,是让大众都找到真正的自己 - 真我。

也是每位众生各具一个的生命、宇宙、一切的真相 -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即把人从此岸(假我)度到彼岸(真我)的意思。

回头再来谈我认为我们所发生的挑战,是在温暖安全中找到改变力量而顺其自然,有为当为。

而不是一个身着盔甲,持枪挥剑的圣斗士。

如果你是战士,对方不是敌人就是战友。你是攻击他,还是联合起来对抗什么?

如果说挑战真的是一个武器,那么武器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在于人,而不是那个武器。

就如同武侠小说里的高手,摘下一片柳叶就能直击要害。

生活需要内在平静,助人者亦然。做到“澄清”的同时,不要过度臆测。

不然很可能影响来访者,让他们开始想那些不存在的烦恼,他们更多的需要抒压,需要一个窗口,需要有力量看到他们能做到的可能性。

我个人认为,随时你得回到自己,认识自己,去找到内心真正的那个自己,不然一切为了挑战而挑战是无意义的。

这个世界是交互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挑战的同时,也学会平衡,我们需要学会跟这个世界温柔相处。

晚上,手机收到A同学发来的致歉信息,我不得不感叹她的确是个内心强大的人,也是个有担当的人。

她坦言自己好害怕我会把她从好友删除掉,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所以我的回复:

“.....我默默地看着你,就像默默地看着我自己”。她真诚也打动了我,同时我也回复到:

“道歉需要力量,而原谅更需要力量!”

3、我们真以为我们知道的,是真相吗?

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真相,你每天从头条里浏览的新闻是真相吗?

或者你看到这个新闻之后,出现一些专家开始对此进行分析和解读后,你会说:“哦,原来是这样!”

那这个“原来是这样”,它就是真相吗?

或者之后你有个朋友,告诉你一些别的,“其实是这样”,“哦,原来其实是这样,”它就是真相吗?

或者过了段时间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发现居然是那样”,那这个“居然是那样”就真的是真相吗?那请告诉我到底什么是真相?

我来说一个,我们三人小组练习的一个片断吧。

我是观察者,B同学做咨询师,C同学做案主,专注、聆听、同理......关系链接的不错。

当案主说到一个负面事件时,B同学开始走神了,她不断强化这个事件的某些部分和情绪。当案主说到一个负面事件时,B同学明显慌了,她开始强化这个事件的细节。

督导的薇燕老师当场制止,并毫不客气对B同学指出:“你在做什么,你怎么在不断强化她很惨?你发生了什么?……”

看到B同学的反省后,薇燕老师对案主进行接下来的咨询,具体化,中正帮助对方打开更多框架,周严而全面,让来访者看到更多的自己。

整个过程笃定,不察觉的丝丝入扣,更重要的是她的能量非常温暖柔和,让人感受到无限希望。

结束后,C同学坦言内心非常舒服、宁静,逐渐摆脱受害者的角色,她非常感恩老师给到她温暖、重回平和。

虽然只是练习,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督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老师严厉的背后是爱,我也了然到助人者所要具备的,对待来访者的慈悲和负责任的态度。

轮到我作案主了,C同学做咨询师,我的某个记忆点被触动到了,但我不记得那是什么,只能感觉到。

C同学沉默了,片刻后她拉着我的手坦言道:“很抱歉,目前我评估没有能力帮你!对不起,我将为你转介别的咨询师.....”。

没有证明的企图,没有优越感的流露,也没有我不争气的挫败.......

只有真实的陪伴!完全的真实。而正是这份真实,在定静中,我突然发现了我自己的力量和资源。这真是个很奇妙的过程

其实,做个诚实的人真心不容易,我们很容易以善意为借口撒个小谎的。

比如我总忘记吃早餐,在面对同事的关心:“你吃了吗?”

我总是点头:“恩,吃了。”因为我觉得说实话好麻烦,也觉得因为忘记了的解释听起来怪怪的,也认为是个屁大点事儿。

我跟C同学平时在微信里互动少得可怜,我几乎忘记是她是我的微信好友。

当我在群里表达我的观点和感受后,微信那端的她发过来一个温暖的拥抱,没有是与非、错与对的评判,只有纯然的陪伴。

我一直在想什么真相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执着于我们看到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从我们的角度看到而已,我们可以充满怀疑,但是永远不要否定一切!

公汽里同座的同事D对一件事很困惑,她坦言无法理解另一个当事人。

我用了老师的方法,貌似随意把她的手机的一面拿过来对着她问:“你看到了什么?”

她仔细的看了一下:“Iphone的LOGO,有个小熊的贴饰……”。

我摇摇头:“不,你是错的,你不对!什么都没有,完全漆黑一片”。

看着她诧异的表情,我邀请她到我这边来看看,果真她观察到手机的那一面(我看到的),漆黑一片。

“你愿意暂时放下你看到的世界,去看看对方的那个世界吗?没有对错,你并没有丢失掉你的立场,你愿意吗?”

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样的话,我愿意。”

真相,就是当你愿意敞开那一刻,允许一切进来的显化出来的可能性吧!

量子力学定律之一:“观察者决定观察对象。”以我的角度翻译过来就是:

你观察到什么,什么就显化了,但同时没有被显化的东西作为暗物质依然存在着。

4、把光明带到黑暗OR黑暗带到光明?

这里的黑暗代表我们的人格阴影或是心理创伤,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都有,我的老师把她称为灰暗事件。

我们可以在每个当下创造出更多的光亮事件,让光亮事件越来越大,从而全面覆盖了光亮事件。

所以学会使用注意力就能让自己的心灵花园种出更多的鲜花。

但将黑暗带到光明中也是真正有效的作为。

张德芬曾说过——过份强调或追求光明反而会让阴影被推挤到黑暗的角落,永不见天日。

谁比谁更好?

其实每个当下发生了就是最好的,一切发生的,都是必然的。

当那位同学内心被压抑的能量正在找出口发泄出来,用其他“光明”去遮盖它是没有用的。

所以薇燕老师采取那样的处理,我更认为这不是一个技术展示,更是一份从爱出发的责任和担当。

如果我们想从受害者跳脱出来,不是抗争,不是屏蔽,逃跑,而是去面对,同时去化解和整合这些痛苦。

它们本就是我们内心的一部分啊!我观察的是那位同学被疗愈,并生发出更多的力量。

著名的心理指导家拉撒利斯曾说:“阴影包含了人生的线索以及改变的秘密,这样的改变能影响你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甚至你的DNA遗传信息。”

好比你的疱已经化脓了,所以你得把里面东西挤出来才行。

当我们把内心的阴暗面释放,并转化掉就会有更多拥有选择的自由。

写作的过程的确是一个疗愈与创造的过程,面前的这台笔记本一直忠实的陪伴着我。

每次开机,它会跳出两行温暖的字:有了我,你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会忘记,只要你告诉我,我会提醒你的哦!

很多时候,我都认为它是有生命的,一切皆有灵性,宇宙在它本有方式运作着。

在无数个平行宇宙里也存在着无数个我,所以真的你,不仅限于现在这个皮肤以内,拥有肉体的你。

所以,一切都真的是我们的选择,当我们“人是生而自由的”这句话。

别忘了还有后半句——“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别忘记了还有再下一句——“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我们无需拯救谁,我们不是圣斗士,可能通过助自己去帮助到他人,也可能通过帮助他人而最终让自己更好的成长。

当你真正爱自己时,所有的一切都会来爱你!

就像我此刻体会到我面前的这台笔记本电脑,一直静静陪着我,某种程度上不也是一个助人者吗?



我们是助人者,还是圣斗士?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是助人者,还是圣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