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的Linux内核模块机制

Linux的硬件驱动程序是一个个内核模块,每次升级内核,就必须重新编译所有模块,因此硬件厂家必须提供驱动程序源代码才能配适不断升级的Linux内核。而驱动程序源代码的开放会导致硬件设计机密的泄漏,这导致了硬件厂家的抵制,因此大量硬件没有可用的Linux版驱动程序。
  我首次安装Linux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时Linux内核版本还是2.2,当时就有很多声音批评Linux的内核模块机制。直到18年后的今天,最新的内核版本升级到了4.18,这个问题竟然毫无改进。作为一个十几年的GNU/Linux爱好者,实在感到痛心疾首,对Linux内核社区的developers感到及其失望,这18年来Linux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这帮大神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技术上说这个问题是否很难解决?一点都不难!微软的windows95的开发时间那么早,都可以直接使用硬件厂家提供的二进制驱动程序,Linux内核社区聚集了那么多技术大神,不可能真的有不可逾越的技术门槛。原因只能是“固执”,对GPL过于执着了,甚至可以说是病态的偏执,导致他们不肯接受硬件厂家提供的闭源二进制驱动程序。
  如果Linux可以改掉这个缺点,那么它的生态环境必然会迅速改善。希望有人可以做点什么,哪怕重新fork一个Linux内核分支,甩开Linux内核社区单干也可以。只要硬件驱动程序跟上,内核的升级并不重要,现在很多办公电脑不是还在跑老掉牙的WindowsXP吗?在使用体验上和最新的Windows10相比,又有多少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拙劣的Linux内核模块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