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清代篇

第一篇笔记 汉代篇 共3796字
第二篇笔记 唐代篇 共5421字
第三篇笔记 清代篇 共3797字
第四篇笔记 宋代篇 共4323字
第五篇笔记 明代篇 共4763字


按理说应该先读 宋代和明代的,可是最近我还是想先看看钱穆先生是怎么看待清朝的。

于是直接翻到最后一章,第一段就这么写着:

我们讲政治制度,有一些确实是制度,有一些则只能叫事件或法术。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之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术则出之于私,因此没有一定恰好的节限。

对此我不做评论。

西汉和唐代可以说是乱世后建立制度的朝代,而东汉和宋代则加载了不少的私信。到了明代,则是制度和法术的博弈了。

等到清朝建立之后,则是很偷懒的全盘照搬了明代的法术,再加上自己的私心。

一、 部族政权

前面两篇笔记也都提到过,随着政权的扩大,统治王朝的权利势必会分散开来,成为所谓的统治阶级。

在科举之前,这部分人一般是军人或者世家。而在科举之后,这部分则被士人所代替。

所谓士人,就是通过科举考试拿到社会地位的读书人。上等士人,进入朝廷成为官员,参与国家决策。下等士人,则通过经营家族和产业,成为高于平民却没有什么贵族特权的新的阶级。

中国的皇帝向来不会宣称“朕即国家”,只会说自己是“天子”,只是代天牧民而已。至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种话,皇帝也不会对着自己的臣子讲。

无论哪个朝代更替,皇权都无法取得所有士人阶级的支持,原因是皇权实际上和士人是存在天然的利益冲突的。皇权需要权利更集中,更强的中央政府和更多的中央税收,士人则需要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和对名下资产的保护。

所以在明末的时候,对于先平乱还是先对抗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朝中的士人们是有争议的,闹动乱的地区官员就希望先平乱,而北方的官员则希望先与北虏对抗。导致明末的军队如同救火队一样,只能先把李闯镇压一下,然后就得北上勤王。

到了清代可不一样,十几万的满族人成为了皇权天然的拥护者。这就打乱了原本政治的平衡了,皇权力量大大增强,可以将士人的势力打压下去,堪称是独裁了。

按照历史的走势,一开始努尔哈赤离世之后,留下了一个八旗代议制的制度,由八旗统帅共同决策,考虑到八旗实际上既是奴隶主,也是部族军队的实体,这个制度实际上就是军头代仪制度。

经过皇太极和康熙的不懈努力(顺治打了个酱油),最终八旗代议制彻底成为历史,朝中也没有了和皇权对抗的相权,可以想象到的混乱时代,就这么开始了。

二、 中央政府

皇帝应当是所有国民的元首,对于皇帝而言,所有的臣民都应是一视同仁的,皇帝也理应受到全国民众的拥戴。

然而清代的皇帝并不是这样,来自部族的支持同样也要求皇帝要无条件的偏袒满族人,这样的政权天然的就失去了公平性,是一种私政权。皇帝为了偏袒族人,则需要比前朝多的多得多的私心。而一旦私心多了,法术就胜过了制度,人治就胜过了法治。

清代的中央政府结构与明朝相同,也是采用了内阁学士加六部的形式,来进行决策和行政。然而清朝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以下几个特殊的部分。

首先是军机处,本来是一个为了战时快速通信的临时单位,在雍正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常设单位,其主要职责就是以军事机密的形式传达皇帝的旨意。

听起来似乎还像回事,但是等到战事结束之后,皇帝却仍然用军机处来下达旨意,这就很扯了。

无论是唐代的三省,宋代的政事堂还是明代内阁。政策的制定和下达一定是公开的,起码是局部公开的,此外一定会设立一个机构用来二次审核行政指令并能将其打回。

如果皇帝把所有的指令都叫做军事机密呢?这就是清代皇帝们的私心了。

鉴于明代秉笔太监们的覆辙,清代设立军机处时,是直接从内阁里调大臣进来。可是军机处的性质本来就类似于秘书,是私臣,将内阁学士变成皇帝的秘书,这就很混乱了。

最混乱的地方来自于行政流转和汇报关系,这直接决定了不同的官员体系向哪里负责。清代政府的最高命令叫上谕,分两种,一种是公开的叫明发上谕,会昭告一些不痛不痒的事情,包括皇帝出巡,经筵,官员的人事变动,这是类似于之前朝代的。

另一种新发明叫做 寄信上谕,是直接由皇帝通过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期间谁都不知道。

比如皇帝要江苏巡抚做个事情,是不需要经过江苏巡抚的上级的,只需要用一个寄信上谕就行。而负责拟旨的大臣就叫做军机大臣。可是军机大臣是皇帝御用的秘书,并非是政府的领袖,这就很混乱了。

所以清代的皇帝就这么和全国的高官们直接进行着秘密政治,这当然不能算是一种制度,只能算是一种法术了。

雍正时期还有另一个新机构叫粘杆处,其设立就是用来监视全国的官员的,大臣的私生活,亲人间的琐碎事都瞒不过他。

通过这个特务机构,皇帝在奏章上报之前就先于六部拿到了。可是六部才是政府的行政核心,皇帝却能先于六部拿到公事。于是六部的部分职权便被皇帝架空了。

之前也说过,皇帝的旨意是需要通过宰相盖章的,如果没有,这个诏书就不能下发给行政机构。这种公开的行政流程就是一种制度。而皇帝不需要任何人看便能下发旨意,便是一种充满私心的法术了,是没有理由的。

皇帝之所以可以这么干,还是因为背后站着整个满族和满族控制的军事力量。

三、六部官员

虽然清制沿袭了明代的设置,但是由于满族特权的存在,在官员设置上,清廷居然给每个部都设置了一位满尚书一位汉尚书,两位满侍郎和两位汉侍郎,共计6位长官。

而六部之中共计36位长官都是可以直接面圣的,因此可以说尚书和侍郎之间是没有汇报关系的。所以谁都不知道一个部里到底是谁说了算,也不知道谁在做事谁在划水。

这种架空了六部的制度和前面的秘密政治加载一起,就将原本的政府组织制度变成了可以随意拿捏的法术了。

原本上,低级官员的人事权都是由吏部来管,而对于高级官员,明代开始廷推,由官员们选出大学士,算是一种先进的进步了。

到了清代之后,所有官员无论大小,一律由皇帝来任命,这不是因为皇帝重视人事,而是满族的皇帝需要控制朝廷的人事来打压汉族人。

四、 地方政府

清代常设总督和巡抚,下设布政使,下面还有道员,知府和知县,一共五级。

然而常设的总督巡抚仍然没有军事指挥权,需要中央下派大臣,如经略大臣等,总督巡抚只是负责执行皇帝命令的傀儡而已,并不能按照想法来进行地方行政。

之所以总督安于做傀儡,也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八旗中的一份子。整个八旗占满了军队中中高级将领的位置,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军事实力。

这个情况直到清中叶,爆发了川楚教乱之后,清廷耗费十年之久来平乱,将八旗军队打烂。结果又过了几年,爆发了太平天国,皇帝却无法从抽烟遛鸟的满族大爷们征发士兵了,只能坐看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这些汉臣来训练民团,也就是后来的湘军和淮军。

说来可笑,攻破天京大门的湘军理论上说是民兵。

等到这代臣子走后,皇帝又启用了大量的满族人来担任地方长官,至于效果如何,看看辛亥革命的时候各地满人的样子不就知道了么。

五、满汉矛盾

满族皇权一直都比较心虚,可以说是没有做好融入中国的心理准备,居然为自己设立了好几个退路。

最大的就是关东三省了,这部分土地居然是不许出关发展的。此外将台湾也化作了禁区,不准沿海的福建人登岛。新疆也是留给了满族人作为衣食之地,不准汉人进入的(结果后来人口比例失调,爆发了回乱)。

最奇葩的是,居然还将绥远和察哈尔地区也变成禁区,禁止汉人和蒙古人打交道。

除了各式各样的禁区之外,清代政府将科举和选官制度也彻底的毁掉了。为了保证满族和蒙族在政府的优势,汉族官员的数量不能超过全部官员数量的百分之四十,本来用于选拔人才的科举变成了羁縻汉族士人阶级的狗笼头。

而满人无论出身如何,学识怎样都能资兼文武,位裁将相。
也就不难猜想到满族官员的实际水平了。

在清代,国民分三等,一是满人,二是被满人笼络的蒙族和藏族人,三等才是占绝对人口数量的汉族人。

满族人善于通过宗教等形式来羁縻蒙古和西藏政权。所以你就能发现他们能很淡定的今天信崇孔子,明天却又去礼拜喇嘛。
这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一种法术而已。

除了讨好战斗力更强的蒙族和藏族,清代皇帝们打压士人也是非常用心的。

首先是连续三代的文字狱,一代更比一代强。
然后是全国禁止士人言事,不得立盟结社,不得刊刻文字的限制,恰好堵死了西方人所争取的三大自由了。

究其原因看来,满族人只是把中国当做了征服地而非是本土来看待,只有对征服地才能毫不犹豫的施加各种独裁的政策,若是对于本土,这种政策肯定是要想想的。

这种征服地和本土的区别才是所谓帝国主义,印度再怎么独裁黑暗统治,却不能影响到不列颠保持民主。

六、反抗,制度与变法

清代的选官,兵役和税法三大基本项可以说都是烂透了,在税法上,清代又走上了地丁合一的懒政路子。不区分丁税和地税的结果就是随着人口增加,人民对国家不负责起来。

清代虽然号称“永不加赋”,但是脑子正常的君主都会觉得自己的祖先简直是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又想了不少别的方式来搞钱,实际上老百姓的负担依旧是一点没轻。

历史上,制定的再好的制度也会因为执行的问题而逐渐崩坏,更别说是由于私心所建立的法术了。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政治都变得平庸,敷衍,腐败,虚弱和奴性。

所谓的八旗天兵在康熙年间平吴三桂时期就已经腐败的几无战斗力了,在川楚教乱之后,清廷的满族军事力量已经彻底的烂了。

等到天国起事,南方的汉人督抚们都开始搞起联省自治来,不愿意服从北方的统治。

等到光绪年间,皇帝才第一次开始考虑变法,但是光绪也没有想清楚,到底变法要依靠那部分势力,消灭哪部分势力。

百日维新就此失败。

随后清廷开了不少倒车,搞出什么满族内阁之类的东西来。无法和主体民族融合,这是从这个政权出生开始就带有的先天缺陷。

后面钱穆先生还讨论了不少革命和改革的东西,我也读了,但是不能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中国历史政治得失》清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