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稚翼20171122家长共读

        高校的商业运作导致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短期需求,而牺牲了学生的长远利益,这种做法完全违背了教育的本意。学校要做的是,不断地向学生提问,而且问得最多的问题应该是他们到底追求什么。教授的角色应该是导师,不是商家或职员:教育不是要消费的,而是要经历的,而且必须是全身心地投入。令人惋惜的是,现在的大学不再为社会文明的发展护航,学校不再了解自己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而是依赖学生的反馈,把学生的反馈当作它们生产的指南针。

        精英高校并没有兴趣培养过多的探索者,如思想家、诗人、教师、牧师、律师、非营利组织工作者、甚至教授。栽培这种类型的人才,高校需要付出更多,要培养利他主义、创造力、知性思维以及理想主义。学校默认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物质的成功等同于人品、尊严和幸福。当然,最知名的学校确实拥有财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艺术以及精神方面的资源,但是学生自己必须去寻找,必须努力去争取。本来学生支付了学费,就应该获得教育,但是却只有自己努力争取才有机会获得。在这样的环境下,若是真心希望获得教育的个体,而并非得过且过的学生,必须排除万难才能满足求知欲。部分求知态度严肃的学生确实在大学教育重受益,但是更多的人发现,当初自己的求学探索精神在4年大学生活之后荡然无存,甚至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除了教育理想的缺失,高校的职业指导办公室服务范围的极度局限也令人失望。四大明星领域——法律、医学、金融和咨询垄断了职业指导办公室的资源。在校园招聘会上,金融和咨询师绝对的主力。个别学校的市场运作更是别出心裁,比如斯坦福大学为支付了一万美金的公司提供人才信息库的特殊渠道,而这种做法恐怕不仅限于斯坦福大学一家。

        私立大学在录取时,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在吸引少量具有特殊天赋的学生作为贤能的同时,保留了大部分的名额给未来的商界人士,即校友捐助者。两者是相互弥补的人群。如今学校可以一石二鸟:经过精心策划、筛选和培养,做到了让贤能和捐助者二者集于一身。因此,我们不难理解,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国际学生在顶尖大学的比例也随之提高。以耶鲁大学为例,校园学生构成体现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欧国家的学生已经不入流,来自“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以及其他处于上升经济体的国家才是新一代的财富来源。

——摘自《优秀的绵羊》第四章

整理:林薇

        看到这里,我又想到这两天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大意是讲孩子一定要“逼”自己考进好的的学校。之前的985、211,现在的“双一流”,大概就是国内最好的大学了,这些学校也存在着作者谈到的商业化的后果。要想在这些学校里获得真正的大学教育,更需要孩子自己去努力争取:首先要明白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大学教育。遗憾的是,大部分大一的新生都没思考过这些问题,包括当年的我。既然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给孩子思考这些问题的机会,那我们的家庭教育要不要引导他们去探索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守护稚翼20171122家长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