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吴斌

[读后感]《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吴斌_第1张图片


短小精悍的书,知乎“一小时”系列电子书的第122本。

其实本来想自己写一本这样的书的(捂脸),因为我一直相信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事情符合我的价值观,而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这个趋势也早已显现。在股权投资领域,随着平台型财务顾问、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我觉得“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透明度”这件事要比“从信息不对称中赚取利益”这件事对我的吸引力大得不是一点半点。然而读了作者这本书后,从普及这个领域的目的来看,我觉得我很难是能写得更好了。

作者是吴斌(青锐创投),全书正式开始之前他强调了这是入门级别的书,只属于粗浅理解。但我读得津津有味。他没有得到过美元基金的系统化职业培训,但付出了更多努力和思考(去想“VC这个事情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在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去做好事情”)。短短一本书里随处可见VC界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例子,我觉得他已经做到信手拈来,多年浸染,知识很成体系了。

就像他在序言里写的:

没有什么是“事情本来就这样”,我必须从零开始,去想为什么这么合理、那样不合理。

其实这种好习惯几乎适用于所有人和所有行业了(认真脸)。

下面会出现一些简写/缩写,在此先对VC和PE做个最简单的解释,略详细的在笔记中有。

风险投资:VC:Venture Capital

私募股权:PE:Private Equity 

其实广义来说,VC属于PE,因为VC性质上也是“私募股权”嘛。如果非要(也有必要)与PE分开,那么可以把VC理解为(从投/融资轮次角度来说的话)更早一点的阶段。

二者的区别在第一章的内容中有很清晰的解释。

(另稍微补充一小点:VC、PE都属于平时大家说的“买方”,对应的“卖方”的概念,典型的例子就是投行。)


下面把每一章简要回顾一遍:

chp1 金融行业的非主流:VC究竟是干什么的

1. VC是“非主流的三次方”:

下面三行字的格式遵循:[领域]([该领域的主流];[该领域的非主流])”,就能看出VC目前还是多么小众了:

——投资(债权投资;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对公开市场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对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

——对非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对成长期企业的私募股权;对早期创业企业的风险投资

作者从三个方面印证了这一点(查阅大量资料后的个人经验估计):

1)从业人员数量:(估)中国<5k,活跃<1k

2)管理资产额度:(估)总量<8000亿人民币(最大的IDG、红杉也就几百亿人民币)

3)行业发展时间:≈40年

2. 国内大部分所谓“创投”,其实干的是PE的事情

PE:找个已经比较稳定盈利、风险较小但发展速度也相对不高的公司,投机性地参与一下,赌未来上市溢价。

而真正的VC的特点:

1)敢于投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持续亏损烧钱的企业,但一旦商业模式形成,利润率将极高;

2)投资的企业必须有巨大市场空间和可能的爆发性增长速度,是一年几倍的增长,千亿市场(而不是每年20%的增长去做一个10亿的市场)

chp2 那些关于风险投资人的误解:投资人都是高富帅

解答了几个常见的误解。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自行查看,因为我没有这样的误解,在笔记中就把重点放在其他章啦。

chp3 转行做VC,活少钱多?

其实:一天工作时间12-16小时很正常。

VC封闭周期一般6-12年,中位数可能7-8年。在此期间流动性极差,一个早期天使项目要获得流动性,3-5年算是靠谱的,在此期间根本退不出。

在前面的章节作者就举过例子:美国<20%的VC能赚钱,其他80%都是不赚/亏损的。

最后引用了清科的报告,大致描述了一下VC行业人员的薪酬情况。

chp4 有什么路径可以进VC

路径】FA、互联网从业者、四大、咨询(外资战略咨询)、投行、应届生、创业者

举几个例子:

FA转VC:有FA工作经验的人进入VC行业工作是最通畅的:在项目获取、行业研究、财务建模、DD方面信手拈来。尤其“项目获取”这点,很多比VC还强。

--注:FA:Financial Advisor,财务顾问;DD: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

互联网从业者转VC:一般VC喜欢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者运营,但一般不太招聘程序员。

创业者转VC:最合适的是一种半成功状态(有创业能力,但也明白自己局限,不会去干涉投资的项目),但经历过完整成功创业过程,股权退出后,身价能有数千万到数亿,这时候直接做合伙人,甚至创始合伙人。

不过,其实VC最大的人力资源,是另外一家VC…(哈哈哈,瞎说什么大实话)

chp5 成为风投需要哪些基础素养

见导图,作者列出了八条素养。不要嫌多,我觉得哪一条都必不可少,现实工作生活中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读后感]《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吴斌_第2张图片

早期投资本身周期长、风险高,而离钱又很近,如果急功近利,想走捷径,贪图短期利益,资源依赖,那只能获得一时的小利益;长期来看很容易栽跟头。

好的投资人员一定是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相信自己长期帮助人们实现好的愿景,也一定会有好的回报,而不是刻意去做一个小商人。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情怀和坚持的。

chp6 风险投资人所需的应用技能

见导图,“技能”比上一章“素养”列出的更多,有十条,同样,我觉得现实中只可能更多不可能更少。

可能正确的路径是,自己有所侧重,精进一到两个维度+拓展其他维度。只不过在风投领域,可能需要同时进行“精进”和“拓展”,如果对自己要求高的话压力会比较大。之前我就很焦虑,后来发现一句正确的废话是“着急本身不解决事情呀,做了才解决呀”,于是坦然接受了暂时不高大上的自己:P

以后有机会想跟大家更细一点地分享讨论如何在“成为好的VC人”这个大前提下,精进和拓展这些应用技能。我自己也在不停地摸索,一点点地进步。


[读后感]《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吴斌_第3张图片

chp7 这个行业的事业空间有多大

投资人应该是人的最后一份职业”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

有多大?

1)把VC真的做好做大,基本满足大部分人在物质和价值感上的追求。

虽然不能像实体企业那样可以用“人员杠杆”做成一个庞大事业,但可以用“资金杠杆”。

(顶级VC管理10亿美元级别,10-20人团队就可,平均每人对应3000-5000万美元。多的话人均管理资金超过1亿美元的也有,而中国一些最领先的VC也基本到达这个能力了,基本和顶级PE一致了)

2)VC人出来创业未必不能尝试

好的投资人和好的创业者其实特质不一样,但VC人本身能力并没有问题,去辅助一位CEO创业还是非常好的。

chp8 风投在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

1. 作者分为了4个阶段

1)政府主导期(1999年前)

2)国外美元机构的黄金年代(1999-2005)[VIE的发明]

3)创投的民营本土化(2005-2011)

这里作者分成美元基金线和人民币基金线两条线讲的,思路真清楚。

4)细分、融合和新的裂变(2010-今):轮次细分、领域细分、币种融合、团队裂变

2. 中国VC的未来?

1)持续的分散化和差异化是常态

VC没有太大的规模效应,太大了一定效率低,这时候需要裂变,分出来了效率更高。

2)会有一拨新的明星机构产生

3)VC比拼在于研究判断适当的服务,而不是渠道,人多不一定有用了

移动互联网打破基于项目本身的基础信息不对称;平台型FA也在加剧这一变化

4)美元基金的优势还将持续5年以上

这是由LP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中国仍缺少成熟的愿意投VC的FOF,而个人LP又大多急功近利(要求短平快),无法忍受早期VC要求的8-12年封闭期(比10年前好很多,但仍和美元基金的LP差距很大)。

--注:LP (Limited Partner),白话说就是“出钱”的机构或人,而GP(General Partner)简单来说就是“出脑子”。

          FOF(Fund of Funds),简单说就是专门投资于其他基金的基金。


我觉得用书里不同地方出现的这三句作为本篇笔记的结尾很合适^^

大佬还是大佬:

“中国的VC界,直到现在仍然是在美元基金系出身的投资人的统治之下(红杉沈南鹏,经纬张颖,IDG周全、熊晓鸽,GGV符绩勋、李宏伟,新晋红人金沙江朱啸虎等),这些名字才是VC界的主流大佬。”

然而,这是最好的时代:

“当今的年轻人是幸运的,因为人民币基金的时代即将来临,VC行业已经进入了所谓的2.0阶段,这个行业的活跃机构也从过去的十几二十家变成了一两百家。”

但还需沉下心,脚踏实地:

“这个行业里从来没有真正好用的慧眼识珠的天赋技能。好的个人,都是通过8-1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锻炼出来的,经手的资金可能就要数亿,项目要几十个。”

我还记得半年前我们在A.T. Kearney巴黎的会议室里,Nicolas Lioliakis(当时学“公司战略”这门课的教授,A.T. Kearney的Managing Director)问我们你觉得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呀?大家笑嘻嘻地说应该在投行啊咨询啊资产管理啊苦逼地工作着呢吧。这确实是我们作为毕业生所谓最好的出路了。

我则认真地看着教授,说十年内我会成为一个让自己骄傲的female venture capitalist;同时如果时机合适,会做一个连续创业者。

感觉全班气氛一下子严肃了许多,鸦雀无声。

过去的“几辈子”,靠着小聪明、临场发挥,路途还算顺利的我,终于认真起来开始实打实的积累了。我在践行我的这两个目标了,你开始践行你的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入门风险投资的第一本书》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