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论

刚毕业的大学生中,对自己的前途和规划十分明确的不在多数。大家普遍的心理是,端一碗饭先吃着,边吃别找更喜欢的菜。但往往,这碗饭端着端着就放不下了,因为无论好坏,只要能填饱肚子,或者稍微还有那么一丢丢可口,吃着吃着就麻木懈怠了。忘了天底下比这可口的饭菜有好多,川鲁湘粤,色美味鲜。

某天,我们吃腻了眼前的菜,想换个口味,才发现换菜是需要条件和资格的,条件也许是一个圆润莹净的青花瓷碗,也许是一双年轻而细巧纤美的手。

那些天赋好的人,出生自带金饭碗,但他们考虑的却永远与吃无关,饭碗于他们,只是个装备。

那些明智的人,有的一开始就非喜欢的菜不吃,为了心仪的菜,他们宁愿饿着肚子寻找,追求。有的则边端着果腹的碗,边制作属于自己那只精美的碗,为他日换菜备用。

那些朴素的人,即使开始只端了一碗粥,也努力培养自己的味蕾,让它喝出燕窝的滋味,并爱上它。这部分人的饮食哲学是,吃饭就是为填饱肚子,天天吃美味珍馐的人最后也得死,可谓殊途同归,不必太在意吃什么。

剩下的人呢,他们没有天赋好的人的资源,却有天赋好的人的精神向往;没有智者的思维,却有智者的美食偏好;没有朴素者的心态,却有朴素者对安逸的追求。这种能力与欲养的不匹配,最终激发出一种情绪,叫做焦虑。

焦虑是病,得治,怎么治才好?作为一名资深的焦虑病患者,久病成医,最近琢磨出一个偏方,只需在要害部位扎一针,焦虑即去大半。

单位这个平台,就是现在端着的饭碗。想象一下某天失了这个平台,走出社会,还有没有人给我们饭吃。如果有,说明现在这个饭碗不仅给了我们饭菜,还给了烹饪的技能。手握一技,心里便有底。

怕就怕,现在的饭碗仅仅是个用具,丢了它,自己什么也不是,还深陷其中不自知,以为身边的光环是自己能力的体现。

所以现在就照自己的脑门扎一针,清醒后,设想平台撤了以后的效果。如果撤了也不心慌,那焦虑纯属矫情,此处待腻歪了,自有不腻歪的地方任你选择。

如果撤了就心慌,那要立刻向能教你烹饪技术的平台迈进,坚决不做那种模式化,标准化,通用化,谁都能替代自己去做的工作,坚决不做流水线上的某个部件制作者。那样的工作,消耗的是生命,浪费的是时间,积累的却不是经验。

不幸的是,一般越是这样缺了谁都能运转的平台,越像黑洞般无止境吸收宝贵的时间。各种低效率的加班、无意义的会议、形式主义的工作和毫无创造性可言的重复劳作,把你的有效时间如数占尽。一天24小时,只有躺在床上那一刻,才觉的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端着这样的饭碗,你无暇顾及天下其他美食,无精力制作属于自己的饭碗,也无心思和其他厨艺精湛的人沟通切磋。唯有一天24时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而你已用绝大部分有效时间,去吃眼前这碗饭。

更可怕的是,这个饭碗端久了,你会考虑沉没成本,所以你变的纠结、犹豫、没有勇气。毕竟在这只饭碗上,投入了太多时间精力,三五年甚至七八十来年。人一辈子才有几个这样的黄金时间段?!

转眼间,已经到了各方面资本都急剧减少的年龄,我个人认为,这个年龄的转折点应该是35岁。35岁前,该晋升的,最不济也完成铺垫性的基础提拔了;该另谋他处的,也趁着年轻早择木而栖了;该创业的,也在犯错成本较低的年龄另立门户了。

而35岁以后呢?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各方面竞争能力都在下降,唯有家庭负担和周围的拖累与日俱增。当然这些都因人而异,我只说大多数情况。或者举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一个单位的内部竞聘考试,或者社会上各种招聘考试,年临大多限制在35周岁以下,由此可见一斑。

35岁后,此时前进,发现没有平台的光环,你变的什么都不是,那些企业品牌,公司业绩,人脉关系会伴随着离职,与你再无半点关系。你还是那个手无寸铁,赤条条的应聘者。倘若后退,你又心有不甘,想想那碗无半点花样,索然无味的饭,就觉痛苦无望和憋屈。

得病容易去病难,最好的方法是不得病,早预防,在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愿意为哪只碗奋斗终身。如果一开始没想清楚,浑浑噩噩入错了行,也不要认为这辈子就此玩儿完,只要头脑是清醒的,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在梦醒时分,果断扔掉眼前饭碗,重新来过。大不过浴火重生,但也能快意恩仇!

你可能感兴趣的:(饭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