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

作者麦家理想谷关注

2017.09.04 09:37字数 2766阅读 1283评论 7喜欢 45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1张图片

文丨麦家理想谷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

/

1966年9月3日,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被发现自缢于家中,悲壮地走完了一生。

时人评价:他留下了万金家书,却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和气度。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2张图片

曾在法国留学的青年傅雷(左)与老年傅雷(右)都一样消瘦

也许你不是很了解傅雷先生,但你一定听过《傅雷家书》。

金庸曾评价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作为父亲的傅雷对儿子的脉脉温情,那是一种护犊情深的爱。

虽然傅雷并不以教育家而著称,但他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放在今天也依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最严厉的爱最深沉

傅雷是一位严厉到有点苛刻的父亲。

他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严格,很少在孩子们面前嬉戏逗乐,孩子们在父亲面前也永远是小心翼翼,不敢有任何的任性之举,只要父亲在场,都不敢玩笑,只有当父亲出门后,才敢淘气笑闹。

在家教方面,他制定了一系列刻板的规定:

家里热水瓶把手必须一律朝右摆放,倒光了水的空瓶必须放置排尾,灌开水时,也必须从排尾灌起;日历每天由保姆撕去一页,不许别人撕。

他甚至还规定几点工作、几点休息、几点吃饭,都是准时的,不能更改。

傅雷还严禁小孩子们偷听大人的谈话。有一次,杨绛一家到他们家做客,父亲把小孩赶出去,关上房门高谈阔论,没想到两小儿趴在门缝上偷听,傅雷大怒,当着客人的面就把两人训了一顿。

有时候生起气来,傅雷还会对孩子动手。

有一次,傅聪做错一件事,傅雷脾气一上来,抡起一盘蚊香就砸,击中了傅聪的鼻梁,当场血流不止,傅聪的鼻梁从此留下了一道疤。

离开祖国多年,早已长大成人、学有所成的傅聪,曾与杨绛先生在谈话的过程中,很委屈地说:“当年爸爸打得我真痛啊”。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3张图片

年轻时期的傅聪

杨绛也曾在《忆傅雷》一文里提到,傅雷那笑脸只许朋友看,绝不许孩子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笑称在家中不是“老傅”,而是“老虎”。

关于傅雷的严厉,儿子傅敏曾回忆:我的父亲严在哪儿?严在对做人原则的坚持,像撒谎,做事不认真、不负责任……对这些,他从不姑息。

傅雷就像一位传统的老式父亲,用他的严厉来教育着自己的子女。

但严厉并不是目的,对傅雷来说,他对子女的爱只是被自己高大的身形所掩盖了,所以他只能用更加严厉的方式来呵护和关爱自己的孩子。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4张图片

傅雷妻子朱梅馥与孩子的合影,那时傅聪(左)5岁,傅敏(右)2岁

不止傅雷,很多中国家长其实都是这样的,他们不太擅长表达对子女的爱,所以往往表现为严厉。

傅雷的严是一种原则上的严厉,这样的严厉会让孩子“有所畏惧”,“有所畏惧”才不会成为惹人厌的熊孩子或者日后危害社会的分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严厉的背后是另一种深沉的爱。

教育,就是让子女拥有独立人格

傅雷对子女的教育虽然严厉,但是从不专制。

中国的家长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思想,就是把自己的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他们往往打着让子女独立的旗号,来为自己的梦想服务,而实际上这是一种披着爱的外衣的剥夺。因为本质上他们还是把孩子作为他们自己的附属品。

三毛在《亲爱的三毛》里写道: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都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5张图片

傅雷与朱梅馥1934年为庆祝傅聪出生特意合影留念

傅雷不会这样。

最开始,傅雷本来是想让儿子学画画的,但傅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音乐的喜爱。7岁时,数学老师雷垣随意按响琴键,傅聪不看便知是何音符。从此傅雷让傅聪学琴,悉心培养。

还有一回,傅聪在练琴时偷看《水浒传》,结果隔着两层楼都被傅雷听出了异样,傅雷下楼对着傅聪一通爆吼,把儿子吓得魂飞魄散。

正是在父亲的威严下,等到傅聪17岁时,已能自觉刻苦地每天练琴至少七八个小时。不管寒冬还是酷暑,也从不会懈怠。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6张图片

1956年的夏天,傅雷夫妇与傅聪在书房聊天

儿子傅敏成年后回忆: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学习国文或外语时遇到问题了,父亲从来不会给我们直接的答案,或是把我们的错误纠正了就了事,而是让我们去一边自己思考,过一会儿再让我们说出自己的认识,如果不对,就继续思考,到自己能认识满意为止。

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傅雷很注重对子女独立思维和独立精神的培养。他鼓励孩子自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也会尊重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而不是让孩子一味地听从自己的意见。

这一点,当今的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尊重孩子,培养孩子形成独立人格,这对于孩子一辈子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教育是关于“成人”的教育

傅聪在20岁后离开家,踏上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此时,傅雷对儿子的态度也开始有了转变,少了一些严厉和锋芒,多了一些温柔和细腻。

他甚至还向儿子道歉:“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这样的爱,读来让人动容。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7张图片

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

从此,家书成了父子之间心灵沟通的纽带,《傅雷家书》也承载了傅雷对儿子最深的爱。

他和儿子谈爱情: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谈艺术: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谈人生:

孩子,你记住一句话: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地忙着吸收新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万不要让人误会。

在家书中,傅雷和孩子无所不谈,不管是人生的大道理,还是生活的小琐碎,娓娓道来中尽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惦念。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8张图片

傅雷教导儿子:“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雷家书》不在教训,而在熏陶。傅雷用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不断涵养出一个艺术家的傅聪。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这么形容父爱的艺术: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成人”,傅雷在傅聪的成长过程中无疑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冰心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我们这一代人的父亲,他们的爱总是很沉默。但是如果没有父亲对我们那沉默的爱,我想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比现在艰难许多。

是父亲,一直在背后默默守护着我们。而只要我们回头,他们就一直在那里,等着我们。

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_第9张图片

最近阿谷君看到这样一句感人的话:

父亲醉酒,哭得像个孩子,说:你们每次打电话都问妈妈呢,为什么不找老爹?

所以,有时间的话,给父亲打个电话吧!

他们给了我们最好的爱,但现在,他们其实也很需要我们的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装载:他曾怒怼张爱玲,被称为最固执的君子,却写下了最深情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