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

这次想要谈谈两本书,一本叫“Getting to 50/50: How Working Couples Can Have It Allby Sharing It All”(《目标50/50:双职夫妻如何共担职责以兼顾事业与家庭》),作者SharonMeers和Joanna Strober;另一本叫“PerfectMadness: Motherhood in the Age of Anxiety”(《完美的疯狂:焦虑时代的为母之道》),作者JudithWarner。

这两本书的上架建议都是育儿,本来并不在我的阅读视野之内。但在朋友力荐下看了之后,发现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就大概的内容而言,《目标50/50》主要讲的是职场母亲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两位作者本身都是事业成功的商业精英。这本书建立在大量访谈、真实的事例、以及各种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女性成为母亲之后的各种隐性和显性的职业障碍做了非常犀利的描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很实用的建议。

《完美的疯狂》主要是关于当代美国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遇到的各种困境和焦虑。作者的两个孩子都在法国出生,她在大女儿三岁半、小女儿半岁的时候搬回美国,感受到两国对于“母职”的理解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同时在对孩子养育的社会支持上美国也远远落后于法国。因此她最后的落脚点,在于督促美国要改革相关的社会福利制度。除了制度性的因素之外,她书中谈到的整个社会弥漫式的焦虑、育儿问题上疯狂的完美主义倾向、对孩子的过高要求等等,我觉得跟今日的中国社会也相当类似。

这两本书虽然都以“成为母亲”作为切入点,但其实涵盖的面非常广,从个人的自我认知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制度结构都有涉及。不过我主要想谈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女性对自己的期望;第二,女性对伴侣关系期望。当然,这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根本上说,它们涉及的是女性对自己的定位:我们在这世界上的位置,以及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位置。

《目标50/50》主要的重心是职场问题,所以书中谈了职场上存在的对母亲显性或隐性的偏见。两位作者在书中指出,社会存在一个普遍的偏见,即认为女人的天性就是没有男人那样喜欢工作、追求成功和野心勃勃。尤其在做了母亲之后,女性的重心一定会转向孩子。书中给出了大量的实例和调查结论,说明女性员工有了孩子之后,同事和老板往往会自动认为她不会像以前一样投入工作,而不论这个人本身的想法和行为如何。基于此,老板可能会做出相应的人事安排,比如“出于好心”将她调往比较不需要出差、比较清闲、或是索性就完全不重要的工作。

实际上这样的偏见,并不是只存在于职场中,而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大概听到过很多父母用“疼爱”的语气说:“哎呀,一个女孩子,就这样吧。”父母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从事“太累”的工作,不要从事竞争性太强的工作,不要责任太大的、不要难度太大的、不要经常出差的…………这些“好心”和“疼爱”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女性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人,她是一种介于孩子和男人之间的物种,她的心智和能力,都不能达到完全发展的状态。

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_第1张图片

要命的是,正如书中指出的,大部分的人是会倾向于接受社会赋予她们的角色的。如果一个女孩子从小受的教养就是如此,她很容易自己就会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可以想想每年毕业生找工作、求职的时候,会听到多少女孩子说:“我父母觉得女孩子做公务员,有个稳定的工作就挺好的。”在《目标50/50》中,作者们也提到在普遍的偏见之下,在“男女平等”的虚幻表象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如何发现现实的骨感,从而渐渐放弃自己最初的梦想和热情,接受社会分配给自己的角色,接受“母亲”这个新身份让自己变成了职场上的“次等”员工。

说到这里,我想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工作轻松一点、多照顾孩子一点,这些有什么不好呢?谁愿意那么累呢?男人是没办法,必须得打拼阿。我想在这里还是有必要澄清一下,如果我们所谈论是在基本的生存压力之下挣扎的情况,或许确实如此。但是我们这里说的并不是这种情况。换言之,我所说的、以及书中所说的职业追求,已经不是从一个纯功利的角度在谈论工作——在这样的层面,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所提供的,远远不只是一份收入而已,它可能关系到这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至人生意义的追求。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所受到的隐性歧视,等于是限缩了她们的选择空间,逼迫她们去选择一个单一的人生价值——传统上赋予女性的养育者的价值。

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这个“养育者”的价值,在我们的社会中一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而另一方面,又日渐被赋予了过高的要求。这一点,这两本书中所描述的美国的现象,我觉得跟当代的中国极其类似。《完美的疯狂》中谈到,全职妈妈们一天到晚去参加孩子们的各种活动,从儿子的足球比赛到女儿的烤曲奇趴体,以至于连晚上都还在带着孩子满城奔波——作者跟她在法国的情况做对比,说在法国即使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也不会这么繁忙,而且她们家庭生活的重心始终是跟伴侣的二人世界。《目标50/50》中,作者则提到社会对母职的高要求所造成的职场母亲对孩子的“负罪感”问题。两本书都进而论述了这种高标准、高压力的育儿会给母亲、孩子和整个家庭都带来负面的影响,以及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如何有碍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_第2张图片

而谈到这种“以孩子为重心”与“以伴侣关系为重心”的家庭生活的对比,就涉及到了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女性对伴侣关系的期望问题。

《完美的疯狂》一书中,有一章的名字叫做“很棒的老公”(wonderful husband),我觉得极为精准地描述了我们这一代很多人看似“美满”的婚姻。在这一章中,作者描述很多女性的谈话以“我有一个很棒的丈夫”开头,但随着谈话的继续,你发现在这个正面的宣告之后,隐藏着巨大的被压抑的不满和愤怒。这些“很棒的老公”们不参与孩子的养育、不关心家庭的日常琐事,而最重要的是,这就等于他们不关心妻子日常的生活——那些让她们头疼、纠结,吞噬了她们时间的、重复的、无聊的、琐碎的细节。

不过我觉得作者最犀利的地方,在于她指出了我们是如何接受了这一切,用各种方式掩藏这些不满和愤怒,以让关系可以得到维系,让家庭生活可以“正常”地继续。她提到女性如何把这一切合理化——我不想重复作者给的例子,我们只需要看看我们身边到女性,满眼都是例子:多少人不断地用各种事例重复向你证明“男人带孩子不靠谱”?你的母亲有没有骄傲地向你宣称过家里的东西放在哪只有她知道,父亲在这方面是个白痴?我们用玩笑来冲淡不满,用“这方面我就是比他好”来自我安慰,而这一切又进一步将男性推出家庭责任的范畴,他们可以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不是我该干的”,又或是垂头丧气地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先天不足”。


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_第3张图片
关于“男人带孩子”的各种“江湖传说”

作者进而论述了这种隐藏的不满如何影响到婚姻的方方面面。她敏锐地观察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也是我在我周遭的环境中观察到的非常普遍的情况——即越来越多的婚姻中,夫妻双方虽然住在一起,却过着各自的生活。他们不再从彼此身上寻求支持和满足,一切都可以在婚姻外找到。作者用了一个很妙的词——外包(outsource)。作者问道:孩子的养育可以外包(在中国,外包给祖父母是极常见的现象),家务可以外包,可是友谊呢?互相的情感连结、理解、支持、两个人相处的激情和浪漫……甚至,性呢?

很讽刺的是,通常当“性”都被“外包”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关系出问题了。但一段关系中真正核心的、真正支撑关系的那些东西,在那之前早都已经出问题了,人们却不愿意承认,不愿意正视。我在现代的伴侣关系中越来越多地看到“我很好,他过他的,我有我的生活”这一模式。而Warner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关系,早已背离了“伴侣”二字最基本的涵义。

无独有偶,在《目标50/50》中,两位作者提了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但她们在书的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一点:所谓50/50,最根本的前提和基础,在于你的伴侣。50/50,是指夫妻双方都同样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正如他们也都同样地投入到各自的事业中。没有哪一方的职业发展比对方更重要,反过来也没有哪一方比对方更“擅长”或需要付更多的家庭责任。当然,作者也强调,所谓50/50,并不是机械地每一天都要“工作量均分”,而指的是一种共同的投入。她们还用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为什么这对于伴侣双方、孩子、以及家庭关系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说起来,我的朋友之所以要推荐我看这两本书,是因为她在决定生小孩之前,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迷茫和恐惧期,而这两本书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把这两本书塞给我的时候跟我说,这两本书之所以会对她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因为,当时的那个“迷茫期”,她并不是一个人度过的。这些书是她老公跟她一起买的,两个人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规划。而在生完孩子之后,他们也一起经历新手父母的手足无措,一起设法调整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出差安排,一起参与孩子从换尿布到拼乐高的日常。她可以说是一个实现了“50/50”的典范,而之所以能够如此,前提正是如书中所说,她有一位“最坚定的盟友”——她的丈夫。


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_第4张图片

那么,她只是碰巧运气好,遇上了一位好的伴侣吗?这大概是一个很容易的托词,让我们继续滑入被动接受的老旧模式。而事实是,无论是我的这位朋友,还是《目标50/50》的两位作者,她们能够得到“好运”的眷顾,是因为她们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从而也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伴侣。在这一点上,她们从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妥协——归根结底,这与上述《完美的疯狂》中所描述的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它们的关键都在于:我们如何理解婚姻。

总而言之,这两本书对现状都有相当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描述,而它们描述的其实是一个很惨淡的图景:我们对自己不敢报太大的期望,我们在职场上放弃梦想和追求;而同时我们也不敢对伴侣关系报太高的期望,在婚姻中我们也放弃对一个真正的伴侣的渴望和要求。我们被动地接受一切,却任由不满与不甘在心底的角落暗暗累积,最后以各种扭曲的面目表现出来——比如焦虑、控制欲、在孩子身上寻求实现、对伴侣的冷暴力或是过度纠缠、出轨、以至躯体化的疾病等等等等。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就这样过去了,而我们却以为这是常态,我们用“人生不过就是如此”来麻醉自己,渐渐也开始约束别人,开始对他人跳出“常态”的行为加以谴责和打击。

在这两本书中,提到了很多可能的改变之道,从个人行为上的改变和努力,到社会制度的改革和文化观念的转变。但我想说的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或许改变的第一步,是我们要开始正视和承认自己的需求:包括我们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推动改变的动力和勇气,才会敢于挑战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否认、抵制和排斥,并最终带来整体制度和文化的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关于母职、婚姻及其他)